72%!南韓成全球股市新王 專家:三大關鍵因素助韓股瘋狂暴走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今年全球股市的鎂光燈,毫不意外地打在了南韓股市身上,南韓綜合指數 (KOSPI) 今年迄今上漲 72%,將新興市場 MSCI 指數的 31% 與標普 500 的 18% 遠遠甩在身後,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股市王者」。

這輪多頭的熱度滲透在市場的每個角落,半導體族群暴漲 128%、軍工漲 102%、汽車漲幅 67%,表現最弱的公用事業與紡織業也有 23% 和 18% 的漲幅,韓股總市值飆升至 3500 兆韓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48%,10 月日均成交額年增逾一倍至 12.6 兆韓元,突破 4000 點當天更創 18.9 兆韓元的天量成交,券商交易系統幾乎被買單擠至癱瘓。
全球新興市場基金 10 月淨買超 320 億美元中,其中 28% 流向韓股,佔比遠超過印度的 17% 與巴西的 12%,外資正以實際行動投票。
這場多頭市場的背後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三重共振。所謂「天時」,全球正陷入「三低」環境,Fed 降息預期升溫、WTI 原油跌至 60 美元附近、美元指數走弱推動韓元升值,外資持有韓股的匯兌收益達 6.8%;加上韓美貿易摩擦緩和,10 月底雙方簽署關稅協議,南韓汽車出口美國成本降低 10%,韓華海洋更因核潛艦合作股價單日漲 15%,「貿易威脅」陰霾消散。
「地利」則來自 AI 浪潮下的半導體超級週期。SK 海力士的 HBM3E 佔據全球 72% 高端市場,三星 12 層 HBM3E 獲輝達青睞,兩家合計掌控 91%HBM 產能。記憶體價格持續攀升,DRAM 從 1.8 美元 / GB 漲至 3.2 美元,NAND 從 0.3 美元漲至 0.52 美元,SK 海力士利潤率從 18% 飆升至 35%,三星半導體利潤率從 12% 漲至 21%。
三星股價突破 10 萬韓元,今年來上漲 57.9%,單家就為 KOSPI 貢獻 12.3% 漲幅,SK 海力士更誇張,股價上漲近兩倍,第三季淨利達 12.6 兆韓元(約 8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倍。半導體龍頭的爆發,更帶動設備商 SEMES(漲 176%)、材料商 KCC(漲 128%)、軍工韓華太空 (漲 60%) 等整個產業鏈「雞犬升天」。
「人和」則離不開政策推手。南韓政府 6 月推出 35 兆韓元經濟救助計畫,12 兆投向半導體研發、8 兆支持軍工出口,加上《半導體特別法》10% 稅額抵免,三星、SK 海力士稅後利潤率提升 2.3%。
企業治理改革強制股利率低於 3% 的公司回購股票,推動 KOSPI 成分股回購規模達 18.7 兆韓元,本益比從 9.3 倍修復至 11.7 倍,逼近新興市場平均值。
更關鍵的是,首爾 21 區投機性打房限購令推出後,10 月房市流出 4.2 兆韓元,其中 2.8 兆湧入股市,佔散戶新增資金的 65%,「炒房資金轉戰股市」成新趨勢。
市場狂熱中,外資、本土機構與散戶形成「三股勢力」。外資方面,今年第三季美國資金買入 8.2 兆韓元,10 月英國單月掃貨 3.1 兆,本土機構如韓國國民年金,持股市值突破 208 兆韓元,僅三星、SK 海力士就貢獻超 23 兆增值,10 月回檔時更豪擲 1.2 億淨買超固盤。
最醒目的仍是散戶。截至 10 月 15 日,南韓散戶槓桿資金達 23.8 兆韓元,逼近 2021 年 25.6 兆歷史高點,手中閒錢更達 66.6 兆韓元,較去年增加 38%。10 月新增股票帳戶 87 萬個,季增 42%,20-30 歲年輕人佔 63%,韓國財經論壇「Stocknote」日發文量 128 萬條,是去年同期 3 倍,「SK 海力士 HBM」搜尋量月增 380%。他們不僅押注本土,第二季滿倉半導體 (42%),第三季轉投汽車 (37%)、軍工(28%),10 月聽說韓美合作基建又買進 1.8 兆建築股,更斥資 1840 億美元買美股美債,特斯拉槓桿 ETF 最受追捧。
交易頻率更是驚人,散戶日均交易 3.2 次,是機構 6.7 倍,10 月 16 日大盤回檔時,散戶單日買進 5.8 兆韓元,佔 30.7%。
不過,狂歡之下隱憂漸顯。外資持股已平均獲利 42%,英國短線資金佔比 67%,上周四 (10 月 30 日) 已開始撤離 2.3 兆韓元。
更危險的是槓桿高漲,韓國金融協會已發出警告,金融監督院更將槓桿 ETF 漲跌幅限制從 30% 縮減至 20%,要求券商提醒高槓桿投資者。
這輪多頭市場,既是全球資本對韓國產業週期的押注,也是本土散戶再一次衝鋒,但當槓桿與狂熱交織,狂歡能持續多久,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