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需求旺!微軟算力吃緊時間超預期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彭博報導,熟悉微軟內部預測的人士透露,由於雲端需求持續高漲,微軟 (MSFT-US) 的美國多個資料中心地區,正面臨實體空間或伺服器短缺,導致資料中心供應吃緊時間超出微軟原先預期。

根據消息人士,包括北維吉尼亞州與德州等關鍵的伺服器園區,Azure 雲端服務的新訂閱到明年上半年仍受限。相比之下,微軟財務長 Amy Hood 今年 1 月就曾預估到 6 月供需會好轉,之後卻在 7 月財報電話會議中指出,希望到 12 月能有所改善。
供應不足影響的不僅是用於人工智慧 (AI) 的繪圖處理器 (GPU),還有以中央處理器 (CPU) 為主的傳統雲端服務資料中心。
Azure 是微軟最重要的成長引擎——該雲端部門在 2025 會計年度營收超過 750 億美元,增速超越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 (AMZN-US) 與 Alphabet(GOOGL-US) 旗下的 Google。
然而,伺服器供應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已經成為雲端供應商近年來不斷面臨的問題。在過去六季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微軟都表示無法滿足所有客戶的雲端需求,亞馬遜與 Google 也曾提到類似的瓶頸。
微軟發言人表示,美國大部分 Azure 服務和地區仍有可用容量,現有客戶部署的工作負載可繼續擴展。在某些突發需求飆升的情況下,公司將採取「容量保護措施」,以平衡整個資料中心的客戶需求。
Azure 客戶可依據地理位置與可用軟體選擇資料中心。當首選設施缺乏空間時,微軟業務人員會引導客戶到其他仍有容量的地區,但這可能增加運算的複雜性及數據傳輸上的延遲。
一些客戶因 Azure 容量受限,把業務轉向其他雲端平台,或暫時僅將關鍵工作負載放上雲端,以等待容量增加。微軟發言人補充指出,公司也會在假日等需求高峰期,協助大型客戶規劃工作負載分配,若因此產生額外成本或延遲,微軟會加以補償。
微軟近年大舉擴建資料中心,去年一年已增建超過 2GW 容量,約等於胡佛水壩的發電量。微軟技術長 Kevin Scott 在 10 月初表示,「自從 ChatGPT 與 GPT-4 推出後,要快速擴增容量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最遠大的預測也經常無法應付需求。」
AI 的高強度運算需求促成資料中心擴建潮,但微軟用來支撐網路應用與網站的傳統雲端基礎設施,同樣面臨供應緊張。據了解,OpenAI 是微軟 CPU 型工作負載的最大客戶。
微軟本身也使用大量運算資源,來支援內部工作與應用程式,例如 Office。有消息指出,部分員工在受影響地區被要求暫停內部專案,以節省容量。
從資料中心規劃到伺服器正式啟用,通常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資料中心所需的關鍵元件,包括半導體及電力基礎設施 (如變壓器),交付時間往往很長。
針對 Azure 供應緊張地區的核心客戶,微軟可以用特例的方式增加容量。美國以外地區的供應情況則相對充裕,例如歐洲多個資料中心可以無限制接受新訂閱。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