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料算力短缺延續至2026年 Azure雲服務訂閱增長受限 亞馬遜、谷歌等撿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缺乏關鍵經濟數據的情況下,美股市場近期出現了顯著的波動性。投資者對於前期漲幅巨大的科技股及周期性資產可能存在的泡沫風險表示擔憂,導致日內獲利了結的壓力顯著增加。

儘管在尾盤時段,市場對於微軟數據中心需求的樂觀預測提供了一定的支撐,促使大盤跌幅收窄,但標普 500、納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斯指數最終仍以下跌收盤。
從資金流向的角度來看,投資者正在進行明顯的板塊輪動,資金從對經濟周期敏感的板塊撤出,轉而流向醫療保健、必需消費品等防禦性板塊,這反映了市場對宏觀不確定性的對沖需求。
輝達 (NVDA-US) 持續延續昨日的漲勢,今 (9) 日該股創下盤中與收盤的歷史新高,市值逼近 4.7 兆美元。根據美股投資網的報導,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已根據今年 5 月達成的雙邊人工智能協議條款,向輝達公司頒發出口許可證,批准其向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出口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晶片。
甲骨文 (ORCL-US) 股價上漲了 3.06%,其漲幅受到華爾街分析師的積極推動。券商 TD Cowen 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將甲骨文列為「首選股」,並看好其 AI 業務將產生巨大的收益增長。貝爾德公司也於當日首次覆蓋甲骨文,並直接給予了「跑贏大盤」的評級。
微軟的最新預測顯示,算力短缺危機將持續到 2026 年。據報導,包括北維吉尼亞和德克薩斯州在內的多個美國數據中心區域正經歷物理空間或伺服器的嚴重短缺,這直接導致 Azure 雲服務的新訂閱服務受到限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供應緊張的持續時間似乎比微軟此前向市場傳遞的信號更長。
當前的供應緊缺並非僅限於支持尖端 AI 工作的圖形處理單元(GPU)工作負載,而是全面波及了以中央處理器(CPU)為主的傳統雲服務數據中心。作為微軟最重要的增長引擎,Azure 在 2025 財年創收超過 750 億美元,其擴張速度一直超越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 (AMZN-US) 和谷歌(GOOGL-US),因此這一「增長的煩惱」尤為引人關注。
分析指出,當前的產能危機源於兩大核心需求的共同擠壓。首先,人工智慧的強勁運算需求無疑是數據中心新增需求的主要驅動力。微軟技術長 Kevin Scott 表示,自 ChatGPT 和 GPT-4 發布以來,幾乎不可能以足夠快的速度建設產能。市場對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需求消耗了海量的 GPU 資源。然而,AI 工作負載並非唯一的需求來源,微軟在支撐網路應用和網站的傳統雲基礎設施方面同樣面臨巨大的需求緊縮。
面對 Azure 的容量限制,客戶正在採取務實的應對策略。一些遇到容量問題的客戶選擇將業務轉向其他雲服務商,這無疑給亞馬遜 AWS 和 Google Cloud 帶來了潛在的機會。微軟方面正在積極補救,試圖通過多種方式平衡供需,並承諾在客戶面臨成本或延遲增加的異常情況下,補償他們的額外費用。
為應對爆發式增長的需求,微軟已啟動了一場歷史性的數據中心建設熱潮,過去一年內增加了超過兩吉瓦的容量。然而,從半導體晶片到電力基礎設施等數據中心的許多關鍵零件都面臨漫長的交付周期,這持續的供應短缺不斷打亂微軟的建設計畫。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