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Bain:8000億美元營收缺口正在威脅AI熱潮的未來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OpenAI 等人工智慧 (AI) 公司正在大舉投資資料中心建置,但卻鮮少提到如何賺取足夠的收入來支應龐大開銷。諮詢公司貝恩 (Bain & Co.) 推估,這個資金缺口可能達到 8000 億美元。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Bain:8000億美元營收缺口正在威脅AI熱潮的未來 (圖:Shutterstock)

貝恩周二 (23 日) 發布的「年度全球科技報告」指出,到 2030 年,所有 AI 公司合計需要每年 2 兆美元的收入,才能支應為滿足預期需求算力所做的投資。然而,貝恩預測,由於像 ChatGPT 這類服務的變現力落後於資料中心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支出需求,因此實際收入可能比這個目標少 8000 億美元。


這份報告將引發人們對 AI 產業估值和商業模式的進一步質疑。OpenAI 的 ChatGPT 和 Google Gemini 等服務日益普及,加上全球各家大公司的投入,意味著對算力和電力的需求正在迅速成長。但 AI 所節省的成本、和公司從 AI 中創造額外收入的能力,卻感不上這個成長速度。

貝恩全球技術業務主席 David Crawford 表示:「如果目前的擴展法則成立,AI 將讓全球供應鏈愈來愈感到緊張。」

彭博報導,OpenAI 每年虧損數十億美元,並把成長放在獲利之前,儘管 OpenAI 確實預期到 2029 年讓現金流轉正。

貝恩並未深入探討若 AI 公司在 2030 年仍無法獲利的可能後果。

隨著 OpenAI、中國 DeepSeek 等公司的新模型刺激對 AI 服務的需求,整個產業也正在加碼投資。根據彭博,包括微軟 (MSFT-US)、亞馬遜 (AMZN-US) 和 Meta(META-US) 在內的大型科技公司,在下一個十年之初,對 AI 的年度總支出將上升到超過 5000 億美元。

貝恩表示,到 2030 年,全球新增的 AI 運算需求可能會飆升至 200GW,其中美國將占一半。貝恩指出,儘管技術和演算法的突破可能有幫助,但供應鏈限制或電力供應不足,可能會阻礙 AI 的進展。

除了在算力上的支出,AI 公司也在產品開發上投入巨額資金,以自主 AI 代理——像人類一樣可在有限指導下執行多步驟任務——是重點領域之一。貝恩預估,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各公司將撥出高達 10% 的技術支出,用於建立包括代理平台在內的 AI 核心能力。

除了 AI 服務,貝恩還預測量子運算等領域也將會成長。報告指出,這種新興技術可以為金融、製藥、物流和材料科學等產業,釋放 2500 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貝恩表示,人形機器人正在吸引資金,且變得愈來愈普遍,然而人形機器人的部署仍在早期階段,並且嚴重依賴人力監督。該公司表示,商業的成功將取決於生態系統的準備情況,而那些提早試點機器人的公司將帶領這個產業。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