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撐腰英特爾沒用?分析師:14A製造工藝外部客戶才是關鍵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22 日)宣布,將向晶片製造商英特爾 (INTC-US) 注資近 90 億美元,以換取其 9.9% 的股權。然而,分析師指出,這筆資金可能不足以讓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蓬勃發展。

根據《路透》報導,分析師認為,英特爾真正需要的是其所謂的尖端 14A 製造工藝的外部客戶,但這在短期內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Lip Bu Tan)上個月就曾警告稱,如果公司無法獲得任何大客戶,可能不得不退出晶片代工業務。
Summit Insights 分析師 Kinngai Chan 強調了陳立武訊息背後的經濟邏輯,指出:「英特爾必須確保足夠多的客戶量來投產 18A 和 14A 節點,才能使其代工部門在經濟上可行。」
Chan 說:「如果英特爾無法獲得足夠的客戶,任何政府投資都無法改變其代工部門的命運。」
英特爾面臨失去領先地位與良率問題
曾經是美國晶片製造實力代名詞的英特爾,由於多年的管理失誤而步履維艱,將其製造領先地位拱手讓給了台積電 (2330-TW) ,並在人工智慧晶片競賽中輸給了輝達 (NVDA-US) 。
現在,英特爾需要證明它有能力製造先進晶片以吸引客戶。《路透》曾報導,英特爾目前的 18A 工藝,不但不如 14A 先進,還正面板臨良率問題。
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大型晶片廠在與蘋果 (AAPL-US) 等客戶合作時,都會在工藝初期吸收良率不佳的成本,但對於已連續六個季度報告淨虧損的英特爾來說,這很難在實現盈利的同時做到。
Gabelli Funds 分析師 Ryuta Makino 就表示:「如果良率低,新客戶就不會使用英特爾代工廠,所以這實際上無法解決公司的技術問題。」
Makino 認為英特爾最終能夠以最佳良率生產晶片,但他將美國政府這筆交易視為對英特爾的「淨負面」影響,比僅僅按照拜登政府最初的承諾、根據 《晶片與科學》 法案獲得資金還要差。他直言:「這不是免費的錢。」
美國政府深度介入 英特爾獲巨額投資擴產晶片
這項投資是白宮對美國企業的最新一次非同尋常的干預,與川普提振國內生產和帶回就業機會的願望相符。一些分析師表示,英特爾可能會從政府的支持中受益,包括在擴建工廠方面。
英特爾表示,將投資超過 1,000 億美元擴建其美國工廠,並預計今年稍晚在亞利桑那州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晶片。
Chase Investment Counsel 總裁 Peter Tuz 說:「能夠獲得資金和一位希望你成功的新的部分所有者,這兩者都很重要。」
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的 89 億美元投資是其至今已獲得的 22 億美元撥款的補充,總投資達到 111 億美元。
同時,美國政府還將獲得一份五年期的認股權證,以每股 20 美元的價格購買額外 5% 的英特爾股票,如果英特爾停止持有晶圓代工業務至少 51% 的股份,該認股權證即可行使。
CreditSights 高級分析師 Andy Li 表示:「一方面,政府持股可以被視為一個強烈的信號,表明英特爾『大到不能倒』。另一方面,人們擔心潛在的治理影響,以及這可能如何影響公司以股東最佳利益行事的能力。」
他補充說:「該公司並未獲得增量政府資金,這表明美國政府提供支持的意願略有減弱。」
這項投資是在本週早些時候軟銀宣布注資 20 億美元 之後進行的。川普週五表示:「這對美國來說是一筆偉大的交易,對英特爾來說也是一筆偉大的交易。英特爾所做的尖端半導體和晶片,對我們國家的未來非常重要。」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