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策不穩與市場波動下 科技金融企業積極尋求增長機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政策與市場波動交織,科技與金融企業尋求增長機會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計劃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這一動作引發市場對央行獨立性的擔憂,尤其是在川普獲得共和黨議員支持後,對鮑爾的攻勢愈加明顯[1]。同時,前Intel執行長季辛格呼籲設立美國主權財富基金,以增強美國在量子運算和先進晶片等技術領域的競爭力,應對中國的科技威脅[2]。這些動向顯示,美國在面對內外挑戰時,亟需強化政策的穩定性與資本的長期支持,以維持其全球科技領導地位。
摩根士丹利 (MS-US) 第二季財報顯示,受市場波動影響,淨利達35億美元,每股獲利2.13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然而,投資銀行業務因併購活動減少而年減5%[3]。同時,富國銀行 (WFC-US) 的EPS上修至5.97美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表現的信心增強,目標價設為87.50美元[4]。這些數據反映出金融業在面對市場波動時的韌性,並顯示出投資者對於未來增長的期待,尤其是在財富管理和穩健的盈利能力方面。
根據FactSet調查,阿里巴巴集團控股(BABA-US)的2026年每股盈餘(EPS)中位數下修至9.62美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信心減弱,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5]。同時,川普宣布自8月起對歐盟和墨西哥商品徵收30%關稅,市場反應平淡,但專家警告此舉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實質影響,投資人需謹慎應對潛在的獲利了結壓力[6]。在此背景下,投資策略應偏向防禦性股票,特別是國防、金融及礦業領域,以應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
美國眾議院對穩定幣立法的樂觀情緒推動加密貨幣市場反彈,比特幣重回11.9萬美元關卡,顯示出市場對於監管進展的期待[7]。隨著6月PPI增幅低於市場預期,主要股指小幅上揚,科技股表現亮眼,反映出投資者對未來獲利的信心[8]。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資本市場的活躍,顯示出在不確定性中,市場仍然尋求增長機會。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