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力推AI宏圖 關稅壁壘恐成絆腳石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川普的第二任期見證了幾項重要的交易公告,旨在推動美國對人工智慧的投資。然而,他在推動人工智慧工業革命的努力與計劃對半導體實施廣泛關稅之間存在顯著的緊張關係。
然而,《巴隆》周刊報導,美國知名經濟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分析師 Reva Goujon 和 Ben Reynolds 認為,少數幾家公司能夠實現或破壞他的雄心壯志,因此川普需要採取創造性的關稅計畫,以確保這些公司能夠發揮作用。
根據川普的命令,美國商務部正在推動一項關於半導體進口對國家安全影響的 232 條款調查。由此產生的關稅不僅會針對直接進口到美國的晶片,還將涵蓋包含晶片的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伺服器和筆記型電腦。此外,關稅還會針對晶片製造中使用的製造工具的 「外國壟斷風險」,其中包括對尖端半導體製造至關重要的工具,如荷蘭 ASML 的先進光刻機和東京電子的共晶圓片 / 開發者工具。
川普的策略假設高關稅將迫使公司在美國建立設施,同時利用高「互惠」關稅的威脅從國外取得投資協議。然而,這種方法面臨實際挑戰。外國政府在迫使公司回到談判桌上的權力有限,而公司只有在經濟合理的情況下才會承諾投資。高關稅會破壞基於地緣政治藉口的投資承諾的可信度,尤其是針對建造先進工廠和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關鍵投入。
最終的半導體關稅稅率尚未確定,但如果與其他行業的關稅(25%)類似,它將使美國目前正在進行的每個主要先進製造項目的成本平均增加約 40 億美元。這些項目得到了 2022 年《晶片法案》提供的大約 39 億至 66 億美元的補助,旨在抵消在美國建造的更高成本。對半導體製造設備徵收關稅將有效抵消《晶片法案》的資金支持。
對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影響可能更加顯著。根據目前的定價,為一個超大規模資料中心配備包含 10 萬個 Nvidia H100 的伺服器的免稅成本為 30 億至 35 億美元。 25% 的關稅將至少使這一成本增加 7.5 億美元。輝達 (NVDA-US) 計劃將部分圖形處理單元的生產轉移到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在亞利桑那州的新工廠,這將部分緩解關稅影響,但台積電在美國的產能有限。美國在高頻寬記憶體這項關鍵的 AI 處理器組件上,也完全依賴進口。即使在最樂觀的重組場景中,進口仍將是推動美國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因素。
台積電已承諾在美國設施上投資 1000 億美元,而輝達及其合作夥伴計劃投資 5000 億美元用於 AI 基礎設施。川普團隊頻頻引用這些投資案例,以證明其關稅政策正在有效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然而,這些計畫能否在未來四年內真正落地,取決於川普如何調和關稅策略與人工智慧發展藍圖之間的矛盾。
掌握川普人工智慧願景關鍵的公司包括輝達、台積電 (2330-TW)、美光科技 (MU-US)、三星、海力士、ASML(ASML-US)、東京電子、亞馬遜網路服務 (AMZN-US)、微軟 Azure、谷歌雲端、蘋果以及台灣的緯創和富士康。這些公司在拉動需求和引導投資方面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每家公司的決策都能對其他公司及其所在國家或地區政府產生強大的倍增效應。
川普的關稅政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些公司都在思考關稅帶來的額外專案成本,以及如何透過激勵措施來抵銷這些成本。川普需要找到創造性的抵消措施,以應對由於關稅引發的經濟放緩可能性,這種放緩可能會抑制人工智慧需求,並擾亂數十億美元的計劃中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的資本支出。
《晶片法案》提供了 390 億美元的補助金和 25% 的投資稅收抵免,以促進晶片製造回流美國,並撥款 130 億美元用於研究和勞動力培訓。川普對此方法表示譴責,認為他可以透過談判在不使用納稅人資金的情況下獲得更多投資。商務部長霍華德 · 盧特尼克表示,雖然政府不傾向直接補助,但可能會考慮擴大 25% 的稅收抵免。公司可能會歡迎這種方法,因為他們通常更喜歡稅收抵免而不是補助。
美國國會中的兩項法案——《先進半導體投資信貸法案》和《半導體技術推進和研究法案》(STAR 法案)——將增強這些稅收抵免。如果川普希望在推動美國半導體和人工智慧計畫方面取得實質進展,他在關稅實施上需要保持靈活性。對於關鍵投入的特殊豁免、合理的逐步實施時間表以及透過自由貿易區進行關稅延期將是至關重要的。
川普的汽車關稅採取了強硬立場,否決了潛在的自由貿易區優惠。第 232 條半導體關稅不必遵循同樣的混亂路徑。總統身邊有科技領袖,他們明白對於重大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投資需要什麼。他們會理解將稅收回扣和合理的關稅豁免等激勵措施與可信賴的投資協議相結合的必要性,這些協議能夠促進美國的製造業。
對於正處於中美競爭核心的資本密集產業來說,風險很高。如果川普希望因加速人工智慧工業革命而被銘記,他可能會看到促進而非阻礙這些投資的價值,這些投資可能鞏固他的這一遺產。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動能均線獲利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