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反彈顯示貿易協議成效,AI競爭加劇及亞洲市場崛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反彈顯示貿易協議成效,AI研究與科技投資競爭加劇
美股在中美貿易協議達成後顯著反彈,標普500指數上升3.3%,道瓊指數更是漲幅逾1160點,顯示市場對全球供應鏈風險的擔憂有所緩解,並調整了對美聯儲降息的看法[1]。儘管如此,專家對於企業獲利的韌性仍持謹慎態度,認為需更多證據來支持長期漲勢。同時,軟銀願景基金在2025會計年度錄得逾7億美元的虧損,主要因科技股投資回報減緩,儘管字節跳動的估值上升為其帶來部分收益[2]。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正積極轉型,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顯示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科技投資的風險與機會並存,未來的市場走向仍需密切關注即將發布的經濟數據及企業財報。
根據《自然》旗下的「Nature Index Supplements 2024 AI」報告,全球 AI 研究領域的 TOP100 大學榜單顯示美國高校持續主導,哈佛大學、史丹佛和麻省理工學院(MIT)名列前茅,顯示出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而中國的清華大學首次進入前十,顯示出其在 AI 研究的迅速崛起,這一趨勢可能會影響未來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3]。此外,Google (GOOGL-US) 透過自研TPU技術顯著降低AI算力成本,僅為OpenAI的五分之一,這不僅提升了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也可能促使更多企業考慮成本效益,進一步推動AI技術的普及和應用[4]。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科技競爭的加劇,尤其是在AI領域,未來的發展將更加依賴於學術研究與商業創新之間的緊密結合。
中美貿易協議引發全球市場動盪,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亞洲市場崛起
中美於12日達成協議,暫停超過100%的高關稅,並設定90天的停戰期以減少經濟衝擊,這一動作引發日本的高度關注,因其可能影響日本製造業的競爭力,尤其是在美方要求中國擴大進口美國產品以縮小貿易逆差的背景下,專家指出即使談判取得成果,貿易結構的再平衡仍需數年努力[5]。同時,川普對「統一」問題的言論引發台灣的憂慮,儘管美國在台協會澄清其對台政策未變,但台灣政府仍對美國政策的潛在變動感到不安,顯示出在美中貿易協議的影響下,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加劇[6]。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也突顯出各國在面對大國博弈時的策略調整與應對。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