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中貿易戰影響深遠,台灣出口強勁,中國半導體自給率提升助推市場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中貿易戰影響深遠,台灣出口強勁、港股震盪上漲,中國半導體自給率提升引發市場關注

美中貿易戰對華盛頓州的象拔蚌產業造成重創,需求急劇下降導致潛水員失業及業務停擺,反觀加拿大因關稅較低而成為中國主要供應國,意外受益[1]。同時,台灣4月出口表現亮眼,達486.6億美元,年增近30%,資通訊產品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的強勁需求[2]。未來出口動能可望持續,但需警惕美國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市場需密切關注這些變化對供應鏈的潛在衝擊。
在港股方面,市場近期震盪中小幅上漲,恒生指數收報22775.92點,主要受軍工股強勁表現推動,尤其是中航科工因印巴衝突而大漲超過6%[3]。同時,LG新能源以3兆韓元收購通用汽車在美國的合資電池廠股份,顯示出在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下,企業正積極尋求本土化生產以維持競爭優勢[4]。市場分析指出,隨著中美經貿會談的進展及聯準會的利率政策,短期內港股可能呈現震盪偏強的格局,特別是在軍工及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重申不會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以促進貿易談判,但中國股市三大指數仍顯示出韌性,滬指、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均錄得上漲,顯示市場對貿易緊張局勢的反應相對平淡[5]。然而,豐田汽車預測本財年利潤將下降21%,主要受到美國關稅及日元升值的雙重壓力,顯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企業盈利的影響日益加劇[6]。在此背景下,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即將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影響,特別是在汽車及科技等關鍵產業。
烏克蘭財政部長馬爾琴科表示,未來30年內不打算償還接近GDP的債務,顯示出該國對西方支持的依賴程度加深[7]。同時,中國在GPU自給率方面的迅速提升,預計到2027年將達82%,將顯著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格局[8]。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中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也顯示出本土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進步,未來將對全球AI市場及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進一步加劇國際市場的競爭態勢。

中華電信與華通首季獲利亮眼,中美科技企業攜手推進自駕與AI創新

中華電信 (2412-TW) 在第一季展現出強勁的獲利表現,稅後純益達98億元,超過市場預期,並計劃在美國德州設立新據點以擴展國際業務[1]。同時,華通 (2313-TW) 也報告了良好的業績,稅後純益年增32.28%,受益於消費性電子及低軌道衛星需求的增長,並計劃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以提升產能利用率[2]。這兩家公司均顯示出在全球市場變化中,透過擴展業務及調整策略來應對挑戰,未來有望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中國自駕技術公司 Momenta 與 Uber (UBER-US) 的合作,標誌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多元化發展,Momenta 將其多模態漸進式策略與 Uber 的商業化需求相結合,預計於2026年在歐洲推出自動駕駛服務,這一策略使其在城市高階輔助駕駛市場中佔有超過60%的份額[3]。同時,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競爭也在升溫,華為以20%的市佔率奪冠,小米緊隨其後,並推出自主研發的MiMo推理模型,顯示出其在AI技術上的雄心,這一轉型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全球AI生態的挑戰[4]。隨著這些技術的進步,市場競爭格局將變得更加複雜,企業需在技術創新與生態系統建設中找到平衡。

比特幣漲近10萬美元,台新銀行遭罰顯示金融機構脆弱性

比特幣價格因美英貿易協定的樂觀情緒而急漲,接近10萬美元大關,顯示市場對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的期待,尤其是在美中貿易會談的背景下,這一波漲勢也帶動了以太幣的上漲[1]。然而,分析師警告聯準會的量化緊縮可能會限制此漲勢的持續性。另一方面,益張 (8342-TW) 公布的第一季EPS為1.6元,儘管面臨營收下滑,但預期第二季將回升,特別是在醫療照護商品的需求上升,顯示出公司在優化產品結構及內部效能方面的努力[2]。這些動態反映出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韌性,並顯示出科技及醫療產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的潛在成長機會。
在另一個方面,台新銀行因在信用卡帳單及催收信函的寄送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影響超過1400名客戶,遭金管會處以600萬元罰款,顯示出金融機構在個資保護及內部控制上的脆弱性[3]。該行在2020年及2022年的系統調整中未能同步更新,導致個資外洩風險增加,並且委外廠商在列印帳單時的錯誤進一步加劇了問題,顯示出對外包服務的管理不足。金管會要求台新銀行加強內部控制及資訊系統管理,並提出改進措施,這不僅是對該行的警示,也反映出整個金融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需更加重視客戶資料的安全與管理,以維護消費者信任及市場穩定。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