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小跌3點,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智慧手機及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一度上漲百點 最終小跌3點 投資者對市場走向謹慎觀望
今日台股一度上漲逾百點,最高達20747.28點,但因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市場情緒轉為觀望,最終小跌3點作收,顯示出投資者對未來市場走向的謹慎態度[1]。台積電 (2330-TW)(TSM-US) 尾盤翻黑,進一步影響整體市場情緒。儘管外資連續五日買超,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27億元,顯示出資金流入的趨勢仍在,但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及AI晶片出口限制的變化仍需密切關注[2]。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豐田利潤下滑、中國自給自足提升、川普關稅挑戰與利率政策影響
日本豐田汽車預測本財年利潤將下降21%,主要受到美國關稅壓力及日元升值影響。儘管銷售收入增至12.36兆日元,但營業利潤持平於1.12兆日元,淨利潤降至664.6億日元,顯示出在北美市場需求強勁的背景下,仍需面對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3]。同時,烏克蘭財政部長表示,未來30年內不打算償還接近其GDP的債務,儘管債務與GDP比率接近100%,但因大部分為優惠條件借款,未來仍需依賴西方支持以維持國內經濟穩定[4]。這兩者的情況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及國家在面對外部挑戰時,需謹慎調整策略以應對潛在風險。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中國在GPU自給率方面的迅速提升,預計到2027年將達82%。這將顯著改變全球AI產業及半導體供應鏈格局,顯示中國不再依賴進口[5]。同時,馬士基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年增7.8%達133億美元,雖然下調全球貨櫃市場運量增長預期,但仍維持全年指引不變,顯示出在貿易戰影響下的市場韌性[6]。這些趨勢顯示出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自給自足能力增強,與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相互交織,未來將對市場動態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正遭遇企業、州政府及法律界的多重挑戰,形成法律合圍,並引發對供應鏈及物價的擔憂[7]。在此背景下,全球投資者的目光逐漸轉向歐洲等非美市場,尤其是在米爾肯會議上,與會者對美國經濟的吸引力表示保留,並強調尋求政策確定性的重要性[8]。這一趨勢顯示,隨著歐洲經濟前景的改善,資金流向可能出現顯著轉變,對美國市場的長期影響值得關注。
南韓央行對美國施壓匯率的表態引發關注,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此為翻譯誤解,並重申台灣未受美方壓力,顯示出對匯率穩定的信心[9]。同時,美國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對消費者和市場造成廣泛影響,活期存款利率低迷,房貸及信用卡利率上升,增加了民眾的財務負擔[10]。在此背景下,市場對未來利率政策的預期愈加謹慎,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經濟數據變化,以調整資金管理策略。
智慧手機市場競爭加劇,華為小米爭冠,比亞迪電動車銷量破百萬!
根據最新數據,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在2023年第一季出貨量達6870萬支,年增9%,華為以20%市佔率首次奪冠,小米緊隨其後,市佔率為19%,顯示出市場集中度的提升[11]。小米推出的自研MiMo推理模型,標誌著其從「性價比」向「軟硬協同」的轉型,並試圖建立中國主導的AI生態圈,這一策略可能會對全球AI市場產生深遠影響[12]。同時,廣達(2382-TW)在4月的營收達到新台幣1,540.11億元,年增58.22%,顯示出其在電子及筆記型電腦市場的強勁表現,並吸引外資持續買入,反映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信心[13]。
廣達 (2382-TW) 在4月創下歷史新高的營收,年增58.22%,顯示出其在筆電及伺服器市場的強勁需求,儘管月減20.01%反映季底效應[14]。同時,華為即將於5月19日推出首款搭載鴻蒙作業系統的電腦,標誌著國產系統在PC領域的突破,並面臨微軟Windows的競爭挑戰[15]。市場分析認為,廣達的穩健成長與華為的創新將共同推動全球PC市場的重構,未來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