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震盪中外資增持金融股 科技與物流業表現亮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7 09:40
外資買超金融股 台股震盪中科技股表現成焦點
在台幣波動的背景下,外資連續三天進場,今日買超達157億元,主要集中於金融股如新光金 (2888-TW) 和凱基金 (2883-TW),顯示出對金融業的信心。然而,富邦金 (2881-TW) 卻遭到大幅拋售,反映出市場對其未來表現的疑慮。電子股方面,外資也加碼緯創 (3231-TW) 和鴻海 (2317-TW),顯示出對代工產業的持續看好。傳產中,中鋼 (2002-TW) 和大成鋼 (2027-TW) 的活躍表現,則顯示出市場對基建需求的期待。整體而言,雖然外資在金融股的布局顯示出短期的資金流向,但同時的債類和高息ETF的拋售行為,則可能暗示市場對利率走勢的擔憂,未來需密切關注這些資金流動對市場的影響。[1]
此外,上詮 (3363-TW) 近日公布4月營收達2.04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月增29.26%及年增80.56%,累計1-4月營收達6.15億元,年增61.3%,主要受惠於資料中心需求的推動,並計劃於2026年開始量產矽光產品,顯示出其在光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與市場潛力。面對台股震盪,永豐金 (2890-TW) 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預測大盤可能再下探至18600點,特別是台積電 (2330-TW) 股價的回調對市場情緒造成影響。儘管他認為台灣經濟仍將保持增長,全年GDP預估在2.3%-2.9%之間,並建議在新台幣兌美元30.7元附近進行換匯,顯示出對匯率走勢的謹慎觀察。整體而言,市場需密切關注科技股的表現及宏觀經濟指標的變化,以評估未來的投資機會與風險。[2][3]
台股市場最新動態:物流與電子元件亮眼,企業韌性顯現,基礎建設與永續發展引關注
物流與電子元件產業近期表現亮眼,捷迅 (2643-TW) 和三集瑞 - KY (6862-TW) 分別公布的第一季財報顯示,兩家公司均創下歷史新高的稅後純益,顯示出在不確定的國際物流環境中,仍能有效調整策略以應對挑戰。捷迅的稅後純益達6225萬元,年增30%,而前四月營收年增93%,顯示出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成長潛力;同時,三集瑞的稅後純益達1.6億元,年增9.5%,並計劃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以應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這些數據不僅反映出企業在高關稅環境下的韌性,也顯示出市場對於東南亞供應鏈的重視,預示著未來可能出現的產業重組與資源配置變化。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變遷,這些企業的策略調整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4][5]
佳世達 (2352-TW) 在第一季的表現同樣引人注目,毛利率達17.3%創下歷史新高,稅後純益較上季增長152.88%,顯示其在醫療、智能方案及資訊科技等領域的成長潛力。儘管營收季減8.05%,但年增6.04%仍顯示出穩健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新台幣的劇烈升值對壽險業造成壓力,金管會保險局已與六大壽險公司進行會議,探討匯率波動對資產的影響。儘管目前壽險業的資本適足率和淨值比均高於法定標準,顯示其清償能力良好,但未來匯率變化仍需密切關注,可能影響業者的避險策略及整體市場信心。隨著佳世達的業績增長及壽險業的挑戰,市場對於未來的投資動向將持續保持高度關注。[6][7]
台灣在基礎建設及企業永續發展方面的動態引發市場關注。首先,北宜高鐵的環境影響評估初審未過,交通部鐵道局副局長呂新喜表示將儘速補充資料,期望在今年第三季通過環評,這一進程的推進將對未來的交通網絡及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涉及翡翠水庫保護區的高鐵方案,顯示出環保與發展之間的微妙平衡。此外,台新金 (2887-TW) 在法說會中強調,儘管新台幣近期強升對壽險業造成挑戰,但台新人壽的資本適足率仍超過300%,顯示其財務健康,並不會影響與新光金的合併進程,這反映出金融業在面對匯率波動時的韌性。另一方面,永豐餘 (1907-TW) 和華紙 (1905-TW) 在《遠見》ESG企業永續獎中獲得肯定,前者在碳排放及生質能源方面的努力獲得認可,後者則因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效率而受到表彰,這些成就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也顯示出台灣企業在應對氣候變遷及推動永續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為。整體而言,這些動態不僅反映了台灣在基礎建設及金融市場的穩健發展,也顯示出企業在永續經營上的努力,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目光。[8][9][10]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