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挑戰加劇,台股下跌254點,科技股與金融股表現分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5 18:10
全球經濟面臨挑戰:從貿易緊張到貨幣變遷,投資策略需謹慎調整
儘管傳統上每年5月投資者會考慮「五月賣股走人」的策略,但今年的市場環境顯示此策略或許不再適用。經濟不確定性及貿易談判的影響使得投資者應更謹慎行事。歷史數據顯示此策略在過去十年效果不佳,持續投資的策略反而表現更佳。此外,馬來西亞總理安華指出,雖然美國同意進一步談判以降低關稅,但該國的經濟成長預期仍低於目標,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穩定性,這對於投資者的信心及市場動態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1][2]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近日針對新台幣升值發表聲明,強調經濟基本面穩健及外資流入的影響,並呼籲市場避免臆測匯市動向,以維持穩定性。這反映出市場對匯率的敏感度與預期心理的強烈。隨著全球科技競爭加劇,AI超級電腦的發展正加速,美國在此領域仍占主導地位,預計到2025年將持續引領市場,顯示出科技創新對經濟結構的深遠影響。若未來台灣能在AI技術上有所突破,將有助於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3][4]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加劇,非洲貿易商逐漸拋棄美元,轉向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形成非正式的人民幣支付網絡。這一趨勢在肯亞和奈及利亞的商業活動中愈加明顯,奈及利亞更計劃與中國簽署數位人民幣協議,顯示出「去美元化」的趨勢可能擴展至全非洲,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靈活的結算選擇。此外,馬來西亞計劃於今年開通吉隆坡至曼谷的直達鐵路貨運服務,進一步促進雙邊及區域貿易,並改善與寮國和中國的連結性。這些舉措不僅強化了區域經濟合作,也反映出亞洲國家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新動向。 [5][6]
美國的關稅政策正對全球經濟造成深遠影響,特別是10%的全面關稅及針對特定行業的更高關稅,導致大型跨國企業及小型電子商務公司紛紛下調銷售目標並警告裁員風險,顯示出美國企業及消費者的負擔加重。美日貿易談判因美方強硬立場而陷入僵局,日本對汽車產業的擔憂日益加劇,並試圖以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作為交換,但未獲回應,這使得雙方的貿易關係更加緊張。經濟學家預測,隨著關稅影響的持續,印度等新興市場可能成為供應鏈的替代選擇,未來全球貿易格局將面臨重組挑戰。 [7][8]
台股下跌254點,外資回補台積電與鴻海營收創新高,金融股持續承壓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