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重挫需求、油價又來補刀 通縮疑慮浮現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0-03-09 18:20
專家警告,在武漢肺炎疫情 (COVID-19)、中國 PPI 疲軟、OPEC + 引爆油價崩盤等三大利空下,全球陷入通縮之疑慮,已隱隱浮現。
中國 1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年升 0.1%,顯示工業景氣終於在去年底開始有回溫的跡象,中國 PPI 在截至去年 12 月止已經連續六個月下滑,主因是原物料價格疲軟,也凸顯需求停滯。
然而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經濟學家預測中國 PPI 回升趨勢恐怕只是曇花一現,接下來 PPI 可能再次下滑。
在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德國、日本、南韓與美國的 PPI 都已開始下降,因為美中貿易戰之後,中國工廠把便宜商品改賣到第三國,導致更多企業和國家感受到通縮壓力,如今疫情爆發重擊需求、再加上 OPEC+ 引爆油價重挫,3 大利空皆令通縮陰影浮現。
上週末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 (OPEC+) 談判破裂,引發油價大跌,更加重了通縮疑慮,因為這反映的是全球經濟乏力,需求疲軟。油價今 (9 日) 盤中重挫約 25%,每桶約報 33 美元。
2014-2016 年間,油價最低曾跌到約莫每桶 26.05 美元的水準,背景之一是全球經濟減緩、需求下滑。當時歐洲和一些開發中國家成長減緩,同時汽車燃油效率提高,燃料需求遲滯,而身為原油最大進口國的中國放手讓人民幣走貶,令人擔心中國經濟狀況可能比預期還糟,在在抑制油需。
馬來亞銀行資深經濟學家 Hak Bin Chua 說,需求驟減將抑制核心通膨率,「因為需求崩解、尤其是中國的需求崩解,將引發通縮壓力,造成的影響將大過於供應中斷引發的通膨升溫壓力。」
Natixis SA 首席亞太經濟學家 Alicia Garcia Herrero 也說:「通膨受到的短期壓力屬於負面的供給震撼,但是疫情擴大引發的需求震盪,將加重導致通膨下降的壓力。」
分析師 Mike Mish Shedlock 表示,工廠企業停工導致員工拿不到薪水,而政府實施的旅遊禁令,或是人們為了降低感染風險而不再外出用餐。這種供需震撼已經發生在中國,接下來也會出現在義大利,而美國不久後也可能發生。
Shedlock 說,如果接下來美國消費者物價指 (CPI) 也開始下跌,而且不只房租,連房價也開始下跌,就要擔心債務通縮。美國 1 月 CPI 年比上升 2.5%,主因住宿、食物和醫療費上揚,但油價在 1 月回落引領能源價格下跌 0.7%。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