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
歐亞股
南韓電動車電池大廠 LG 新能源 (LG Energy Solution, LGES) 周一 (21 日) 表示,已正式退出一項在印尼規模達 142 兆印尼盾 (約 84.5 億美元) 的電池產業整合投資案,結束雙方自 2020 年簽署合作協議以來的合作藍圖。
歐亞股
《韓聯社》(Yonhap News Agency) 周四 (17 日) 援引產業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南韓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 (Hyundai Motor) 因電動車海外需求走緩及美國加徵進口車關稅影響,計劃再度暫停部分產線。據悉,該公司將自 4 月 24 日至 30 日,暫停位於蔚山廠區第 1 工廠第 12 產線的運作,該產線主要負責生產 Ioniq 5 與 Kona 兩款電動車。
歐亞股
現代汽車執行長穆尼奧斯 (José Muñoz) 周二 (15 日) 表示,儘管美國關稅政策升溫引發全球貿易緊張,但未來幾個月汽車價格預期將維持穩定。他強調,汽車製造商有意避免市場震盪,確保消費者信心與銷售表現。穆尼奧斯接受彭博採訪時說:「我不認為車價會一夜之間大幅上漲,最終還是市場決定一切。
歐亞股
美媒《CNBC》周一 (24 日) 報導,南韓現代汽車 (Hyundai) 計劃在美國進行 200 億美元的投資,這項計畫包括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設一座價值 50 億美元的鋼鐵廠,並擴大其在美國的電動車生產能力。這項重大投資將於周一由美國總統川普、現代汽車董事長鄭義宣 (Euisun Chung) 及路易斯安那州州長藍德瑞 (Jeff Landry) 共同宣布。
國際政經
南韓現代汽車新任執行長穆尼奧斯 (Jose Munoz) 周二 (7 日) 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馬斯克與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的密切關係可能對所有汽車製造商都有好處。他說:「老實說我不認為這 (馬斯克與川普關係甚密) 是問題,(川普) 身邊有一位非常熟悉美國汽車產業和電動車產業的人應該是件好事。
國際政經
汽車電動化成為主流趨勢,面對中國電動車的強勢競爭之下,日、韓系車廠已經重新調整戰略轉型方向,未來可能出現更多自救聯盟。本田與日產宣布經營整合,預計 2025 年 6 月簽署正式契約,以整合技術研發和生產經營,共同推動智慧化和電動化轉型。三菱汽車也將在明年 1 月決定是否參加這項計畫。
歐亞股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 (Hyundai Motor) 日前宣布解散其「半導體戰略室」,該部門先前主導自駕晶片開發,是否對晶片開發策略造成影響,備受市場關注。此外,韓媒報導,現代汽車將委託三星電子批量生產其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晶片。現代汽車半導體戰略室成立於 2022 年,是推動內部開發汽車晶片,進而減少對外部供應商依賴的關鍵部門。
台股新聞
三陽 (2206-TW) 旗下南陽汽車今 (26) 日指出,Hyundai 全新大改款 Santa Fe 接單 2 個月至今,銷售訂單突破 500 台,高端車型的選購比例更高達 80%,韓國原廠 2025 年元月開始,將持續穩定供應台灣市場所需。
歐亞股
根據外媒周三 (11 日) 報導,現代汽車 (Hyundai Motor Co.) 和北京汽車 (BAIC Motor) 計劃向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注資 11 億美元,加快往電動車轉型的腳步,並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銷量下滑之際提振出口。港交所周三提交的文件顯示,南韓現代汽車和北汽控股子公司北汽投資 (BAIC Investment) 將分別向各自持股的合資企業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 (Beijing Hyundai Motor Co.) 注資約 5.48 億美元。
美股雷達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周三 (27 日) 表示,由於擔心後視鏡頭影像可能無法顯示,現代汽車將在美國召回 22 萬 6118 輛汽車。此次召回影響某些 2021-2022 年 Santa Fe SUV 和 Elantra 轎車。
美股雷達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周五表示,由於驅動力流失,南 韓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將在美國召回約 14 萬 5235 輛電動車。此次召回包括某些 IONIQ 5 和 IONIQ 6 電動車,以及 2022-2025 年車型的一些豪華版 Genesis GV60、Genesis GV70 和 Genesis G80 電動車型。
歐亞股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南韓乘用車出口額年減 4.7% 至 140 億美元,為 2022 年第一季以來首度出現負成長,主要因為中型燃油車和電動車銷售低迷不振,而這一數據恰好也能解釋該國巨擘現代汽車第三季營收創高利潤卻下滑的情形。根據南韓海關今 (31) 日公布的數據,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動車出口額大幅減少,油電混合汽車出口額則年增 71.3% 至 30.1 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歐亞股
據《彭博》報導,在市場情緒疲軟的情況下,現代汽車印度子公司 33 億美元的 IPO(首次公開募股) 案,一直難以吸引投資者。兩天內,投資者僅認購了現代汽車印度有限公司 42% 的 IPO 股份,這是印度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 IPO。隨著周四 (17 日) 發行結束,需求低迷加上市場交易疲軟,均降低了對這支股票首次亮相的預期。
歐亞股
現代汽車印度子公司正式啟動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預計籌集 33 億美元,不但成為今年以來全球第二大 IPO 案,也將創下印度股市史上最大上市規模。現代汽車印度子公司自 14 日起開始接受機構競購,15 至 17 日開放散戶或其他投資人申購,計畫於 10 月 22 日在孟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
歐亞股
現代汽車印度公司距離在印度 IPO 又近了一步,根據母公司現代汽車今 (8) 日向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將在現代汽車印度公司的 IPO 中出售手中持有的 1.42 億股股票,之後仍將持有現代汽車印度公司 6.7 億股,持股比率仍為 82.5%。
美股雷達
現代汽車和 Waymo 已同意建立多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家自動駕駛公司將這家南韓汽車製造商的 Ioniq 5 電動車加入其機器人出租車車隊中。兩家公司周五 (4 日) 表示,Waymo 的第六代自動駕駛技術 Waymo Driver 將在「多年內大量整合以支持」這家由 Alphabet (GOOGL-UD) 投資的公司不斷成長的機器人出租車業務。
美股雷達
通用汽車 (GM-US) 和現代汽車 (HYMLF-US) 周四 (12 日) 宣布雙方已達成協議,探索「未來跨關鍵戰略領域的合作」,以減少資本支出並提高效率。兩家汽車製造商在聯合新聞稿中表示,潛在的興趣領域包括共同開發和生產乘用車和商用車、內燃機以及清潔能源、電力和氫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