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一手情報
《油》全球石油供給量激增,消費量卻放緩,預計石油需求將在 2030 年後逐步下降街口投信分析,根據路透社報導,近日,國際能源總署 (IEA) 公佈了一項新的展望報告,在報告中的既定政策情境(STEPS),以貼近市場的現實情況,並考慮現有政策加上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預測,其中,煤炭消費量將在 2030 年前達到高峰,石油需求量在 2030 年前將成長 2%,達到每日 1.02 億桶,之後會緩慢下降。
美股雷達
美元周五 (21 日) 走軟,因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威廉斯 (John Williams) 表示,聯準會 (Fed) 短期內仍可能降息,抑制美元走勢,但本周仍勁揚。日元大幅走高,財務大臣一席可能干預匯市的發言,讓交易員保持謹慎。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 ICE 美元指數 (DXY) 尾盤報 100.19。
美股雷達
華爾街愈來愈不安, 因為標普 500 指數期大兩大核心消費類股,史上第一次同時在所有類別中墊底,暗示美國家庭可能真的開始對消費縮手。根據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標普 500 的非必需消費品 (consumer discretionary) 和必需消費品(consumer staples),今年不約而同表現疲弱,是 1990 年以來僅見的狀況。
國際政經
日本 10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如預期上升,顯示通膨仍處於黏著狀態,或使日本銀行(BOJ)面臨更大升息壓力。日本政府週五 (21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扣除生鮮食品的全國核心 CPI 年增率從 9 月的 2.9% 小幅升至 3%,符合市場預期;整體 CPI 同樣從 2.9% 升至 3%。
A股港股
被譽為中國年度最大購物盛事,同時在商品銷售價值上遠超美國「黑色星期五」的「雙 11」購物節,今年初步數據顯示,儘管總體銷售額創下驚人紀錄,但在經濟成長疲軟的背景下,銷售增速明顯放緩,反映出消費者勒緊荷包、更趨理性的消費趨勢。數字背後的真相:增速放緩與戰線拉長根據數據顯示,2025 年「雙 11」全網成交額最終達到 1.69 兆元人民幣 (約 238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4.2%。
農作
根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 (OIV) 數據,全球葡萄酒產業正處於嚴峻的考驗之中。2024 年全球葡萄酒消費量跌至逾 60 年來最低,引發業界對飲酒習慣「世代性」轉變的深切憂慮。歷史性低點:消費與產量雙降OIV 在 11 月發布的初步預測數據顯示,2025 年全球葡萄酒產量在 2.28-2.35 億百公升之間,中位數為 2.32 億百公升。
美股雷達
能量飲料品牌 Celsius Holdings (CELH-US) 股價連續重挫,週四大跌 25% 後,週五再度下跌近 8%,收於每股 41.52 美元。儘管公司第三季財報亮眼,但因管理層警告第四季可能出現短期波動,投資人紛紛拋售持股。不過,多家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市場反應過度,長期成長前景仍強勁,當前跌勢反而可能構成買入機會。
美股雷達
高盛近日對美國消費者健康狀況發出「紅色警告」,指出消費疲軟已從低收入群體蔓延至中產階級,尤其是 25 至 35 歲的年輕消費者。多家企業高層也表示,目前消費者信心已降至「數十年來最差」,相關企業股價大幅下挫,非必需消費品板塊表現跑輸大盤。高盛消費品專家 Scott Feiler 表示,市場對消費者健康狀況的討論正在發生實質轉變。
大陸政經
知名經濟學家,也是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羅奇 (Stephen Roach) 表示,中國必須為即將到來的「十五五」規畫設定更加積極的目標。羅奇強烈呼籲,中國必須力爭在未來 10 年內實現消費占經濟總量的一半。他認為,中國需要新的增長動力,而中國消費者正是這個動力泉源。
美股雷達
巴菲特(Warren Buffett)與接班人阿貝爾(Greg Abel)在 2025 年的投資動向顯示,雖然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波克夏 (BRK.A-US、BRK.B-US) 仍持續聚焦與日常消費密切相關的品牌投資。根據《財富》報導,波克夏大幅增持美國大型房屋建商萊納房屋 (LEN-US) 、能源巨頭雪佛龍 (CVX-US) ,以及飲料公司星座品牌 (STZ-US) ,同時減少對金融機構的持股。
港股
根據《路透》周四 (16 日) 報導,中國主要零售商今年將一年一度的「雙 11」購物節活動期拉長至長達五周,希望藉此刺激在疲弱經濟環境下的消費需求。包括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與京東 (09618-HK)(JD-US) 等電商巨頭,都加大補貼與宣傳力道,盼重燃購物熱潮。
美股雷達
根據德勤 (Deloitte) 周三 (15 日) 發佈的年度調查報告,隨著美國年度假期購物旺季的臨近,大多數美國消費者對國家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這份對大約 4000 名受訪者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為零售業在一年中最關鍵的銷售期增添了謹慎的訊息。
歐亞股
家電大廠 LG 電子子公司 LG Electronic India 首次公開發行 (IPO) 獲得 17 年來最強超額認購的佳績之後,周二 (14 日) 掛牌上市,一開盤就大漲 50%,使其市值一口氣超越位在南韓的母公司。CNBC 報導,LG India 以每股 1710 印度盧比開盤,與 IPO 定價區間最高價相比,還要高出 50%。
美股雷達
隨著萬聖節、感恩節與聖誕節等美國年末消費旺季接連到來,市場原本預期零售支出將出現提振。然而,近期零售與消費類股卻未隨大盤上行,引發外界對美國家庭消費力是否漸趨疲軟的疑慮。儘管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屢創新高,消費類股卻難以跟進。過去一個月中,消費類股選擇性基金(Consumer Discretionar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XLY-US) 幾乎持平,而零售類股 ETF(SPDR S&P Retail ETF)(XRT-US) 則下跌超過 5%。
歐亞股
根據《路透》報導,日本前內閣特別顧問、本田悅朗 (Etsuro Honda) 周四 (9 日) 受訪表示,日本經濟仍處於復甦初期,建議日銀 (日本央行 / BOJ) 在利率政策上保持謹慎,避免過早再度升息。他是自民黨總裁選舉新任黨魁高市早苗的經濟政策核心顧問,高市預料將成為日本下一任首相。
美股雷達
Nike 上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營收和去年同期相比意外成長,但這家運動用品大廠也警告,仍須努力推動轉型,而且由於關稅影響超越預期,年底購物旺季期間的營收恐怕將低迷。Q2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期營收:下滑偏低個位數百分比 vs -3%Nike 預估,本季 (9 月初到 12 月初) 營收將下滑「偏低個位數百分比」,這符合分析師預估的下滑 3%。
大陸政經
中國商務部今 (19) 日聯合民政部、人社部等 9 部門正式發布《關於加力推動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提出到 2030 年建成「百城萬圈」目標,透過智慧化改造與多業態融合,打造涵蓋 100 個試點城市的 1 萬個高品質便民生活圈,同步建設 500 條適老商業街與 500 個兒童友善空間,推動居民滿意度突破 90%,商業連鎖化率提升至 30% 以上。
大陸政經
在這充滿挑戰的經濟周期中,中國消費市場正悄然發生變化。麥肯錫(McKinsey)最新發布的報告《中國消費者市場中期更新:五個驚喜》指出,市場出現五大「超預期」積極訊號,重新彰顯中國消費市場的韌性與活力。驚喜一:零售市場展現強勁彈性上半年中國零售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5%,5 月更一度衝高至 6.4%。
從食品巨頭到五金連鎖店,各大公司紛紛警告稱,關稅已開始影響商店貨架,美國消費者正面臨新一輪價格壓力。企業承壓:成本上升,利潤受損近期,包括沃爾瑪 (WMT-US)、Target(TGT-US) 和 Best Buy(BBY-US) 等零售巨頭都已表示,與關稅相關的成本增幅正開始滲入雜貨、家居用品和電子產品的價格中。
美股雷達
美國消費者對高性價比商品的需求持續升溫,折扣零售商正從中受益,包括 Dollar General、TJX 在內的公司,第 2 季銷售都優於預期,反觀主攻中高收入消費者的目標百貨 (Target)(TGT-US) 等業者表現疲弱,反映民眾從高檔品牌轉向平替品的「降級消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