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
美股雷達
2025 年,華爾街頂尖投行暑期實習競爭再度升溫,錄取率創下歷史新低。以高盛 (GS-US) 和摩根大通 (JPM-US) 為例,申請人數持續增加,但可供投遞的崗位有限,導致上岸難度持續攀升。根據《Financial News》統計,2025 年高盛暑期實習共有 36 萬名申請者競爭 2,600 個崗位。
歐亞股
荷蘭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 Holding NV) 股價近期一路走高,本周再獲摩根士丹利 (MS) 調升至「加碼」(Overweight),理由是產業周期回升及財測有望上修,並點出 2027 年前的成長潛力。這已是近一個月以來,繼瑞銀 (UBS) 及 Arete Research 後,第三家投行對艾司摩爾給出正面升評。
美股雷達
科技業近日出現罕見現象,蘋果 (AAPL-US) 在發布新一代產品後竟遭華爾街兩家投行 D.A. Davidson 與 Phillip Securities 相繼調降評級,導致這家科技巨頭的市場「推薦一致性」指標跌至 3.9(滿分 5 分),創 2020 年初以來新低。
美股雷達
隨著資本募集難度升高,全球私募股權巨頭與投行正全面展開人才爭奪戰。Magellan Advisory Partners 最新報告顯示,2025 年上半年私募股權領域招聘活動加速,主要集中於募資、投資人關係與行銷職位,同時投行及資產管理領域招聘也自過去兩年低迷狀態回升。
歐亞股
近期,包括摩根大通、高盛在內的多家國際主要投行相繼調高南韓今年經濟成長率估值,顯示市場對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前景的信心有所增強,此前對南韓經濟預期最審慎的摩根大通 (下稱小摩) 更是在短短一個月內兩度上調,累積調幅達 0.2 個百分點。摩根大通在 6 月 30 日將南韓成長預期從 0.5% 上調至 0.6%,之後在 7 月 24 日再次調升至 0.7%。
美股雷達
美國投行巨擘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周三 (16 日) 美股盤前公布第二季 (截至 6/30) 財報,受惠於市場波動激勵交易活動增加,單季獲利與營收皆優於華爾街預期,交易部門表現尤為強勁。不過,投資銀行部門收入仍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併購案數量減少,抵銷了股票承銷業務的成長動能。
美股雷達
華爾街投行 Oppenheimer 周三 (9 日) 上調微軟 (MSFT-US) 股票評等,由「中立」(Perform) 升至「優於大盤」(Outperform),並指出市場目前股價尚未完全反映人工智慧 (AI) 業務帶來的成長潛力,尤其是雲端平台 Azure 在 2026 會計年度成長可望重啟,將成為支撐估值上修的另一動能。
黃金
美國財經雜誌《Fortune》報導,當全球貿易摩擦因關稅威脅升溫時,華爾街貴金屬交易員卻因一場「跨大西洋套利盛宴」賺得盆滿缽滿。最新數據顯示,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 12 家頂級銀行今年首季貴金屬業務收入達 5 億美元,創近五年最佳單季表現,更創下十年來次高紀錄。
美股雷達
在美國總統川普領導下,美國銀行 (BAC-US) 為適應新的商業環境,取消部分的多元化措施,也不再要求招聘經理考慮多元化候選人群體的規定。加入同業行列。《路透社》報導,這一變化反映了華爾街公司最近在政治和法律壓力下削減多元化舉措的情況。上周,花旗集團 (C-US) 表示,除當地法律要求外,其將放棄候選人和面試小組多元化的政策。
美股雷達
華爾街五大投行摩根大通 (JPM-US) 、美國銀行 (BAC-US) 、花旗 (C-US) 、高盛 (GS-US) 、摩根士丹利 (MS-US) 上周陸續交出成績單,表現亮眼。就 2024 年的收入來看,各大行收入由高至低分別為:摩根大通 1,805.93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 11.2%;美銀為 1,018.87 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 3.4%;花旗為 811.39 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 3.4%;摩根士丹利 617.61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 14.1%;高盛 535.12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 15.7%。
美股雷達
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周二 (15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4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儘管該季股票交易與投行業務熱絡,但利息淨收益 (NII) 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不過降幅低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推升該行上季營收、獲利均優於分析師預期,提振盤前股價擺脫稍早下跌頹勢漲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