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美股雷達
美國重型設備龍頭開拓重工 (Caterpillar) 周三盤前公布 2025 財年第三季 (截至 9 月 30 日) 財報,受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擴建帶動能源設備需求,繳出亮眼的成績單,營收創下單季最佳表現。儘管關稅壓力推升成本讓獲利略顯吃緊,該公司仍看好未來需求,並上調全年財測。
歐亞股
日本三大銀行三菱 UFJ 銀行、三井住友銀行及瑞穗銀行,將聯手發行與日元、美元等法定貨幣價值掛鉤的穩定幣,並統一其標準。此舉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低成本的企業內部及企業間結算,首階段將導入三菱商事的內部資金結算。根據《日經》報導,這三大銀行在日本擁有超過 30 萬家主要交易對象,此次合作的目標是共同推動穩定幣在日本的普及。
港股
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小米 (01810-HK) 於週五(24 日)表示,近期記憶體晶片價格 飆升,已顯著推高手機生產成本,造成新機定價面臨壓力。根據《路透》報導,小米總裁盧偉冰在微博上指出:「成本壓力已經轉移到我們新產品的定價上。記憶體晶片成本的上漲遠超預期,且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美股雷達
科技媒體《MacRumors》周三 (22 日) 報導,蘋果(AAPL-US) 正為 2026 年 iPhone 18 系列推進 A20 晶片研發,該晶片預計成為首款採用台積電 2 奈米製程的處理器,預估單價成本約 280 美元。作為蘋果 A 系列晶片的下一代升級,A20 將告別延續三代台積電 3 奈米工藝,轉而採用 2 奈米技術,性能與能效有望大幅提升,同時為後續 M6 系列 Mac 晶片鋪路。
國際政經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美國經濟與社會結構。從 OpenAI 的 ChatGPT 引發的投資熱潮,到企業廣泛應用 AI 取代人力,再到能源成本上升與退休儲蓄風險增加,AI 帶來的不僅是創新機會,也讓美國納稅人承擔潛在的財務與就業壓力。
美股雷達
阿里巴巴 (09988-HK) 近日推出了一項新的運算資源整合方案,據稱可使其人工智慧(AI)模型所需的輝達 (NVDA-US) 圖形處理器(GPU)數量減少高達 82%。根據《南華早報》報導,「Aegaeon」已在阿里雲的模型市集中進行超過三個月的測試。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 (15 日) 公布的最新褐皮書 (Beige Book) 顯示,美國整體經濟活動在近幾週幾乎沒有明顯變化,就業水準大致穩定,但部分企業開始減少人力,顯示就業市場持續降溫。報告同時指出,關稅推升投入成本壓力,而各地區企業對未來成長展望仍存在差異。
美股雷達
以 Elsie Peng 和 David Mericle 為首的高盛 (GS-US) 經濟學家團隊周日 (12 日) 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到今年年底,美國消費者將承擔川普政府關稅行動超一半的成本。報告指出,美國消費者將消化 55% 的關稅成本,企業承擔 22%,外國出口商透過降價吸收 18%,另有 5% 被規避。
美股雷達
蘋果長期傳聞中的摺疊 iPhone,其生產成本結構可能迎來重大轉折。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由於鉸鏈零件價格大幅下調,蘋果的首款摺疊 iPhone 製造成本或將明顯低於市場預期。根據《MacRumors》報導,郭明錤最新分析顯示,蘋果摺疊 iPhone 採用的鉸鏈量產平均售價約為 70 至 80 美元,遠低於外界預估的 100 至 120 美元。
國際政經
近日,麥肯錫發布《2025 全球材料展望》,為全球礦業提供了一份重量級成績單:儘管 2024 年全球金屬與採礦業營收下滑 6%,整體仍實現 7000 億美元利潤,創近二十年來最強勁表現之一。然而,亮眼業績背後挑戰依舊存在。礦石品位下降、開採條件複雜、環保與勞工標準日益嚴格,均推高生產成本並擠壓利潤。
美股雷達
《EE Times 電子工程專輯》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經濟轉型,而其核心正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 。台積電 (TSM-US) 正透過一連串的定價策略,宣告數十年來電晶體成本可預期下降的時代正式劃下句點。這場結構性轉變的中心,是台積電決定對其最先進的邏輯晶片實施前所未有的價格調漲。
美股雷達
根據《The Information》週一(29 日)引述股東財務揭露文件報導,OpenAI 在 2025 年上半年創造了約 43 億美元的營收,比去年全年的營收多出約 16%。報導指出,儘管營收快速增長,但 OpenAI 表示,公司在同期燒掉約 25 億美元,主要原因來自於人工智慧研發以及 ChatGPT 經營成本的龐大支出。
美股雷達
隨著華爾街金融人士仍在美國東海岸努力工作,一股新的金融熱潮正悄然席捲德州達拉斯。高盛集團 (GS-US) 、摩根大通 (JPM-US) 、紐約證券交易所等金融巨頭紛紛在達拉斯擴建辦公室,打造德州版華爾街,被《華爾街日報》戲稱為「Y'all Street」。
國際政經
在近期舉行的一場大型美國執行長論壇上,儘管多數與會者為共和黨人,但討論內容卻顯示對川普政策有效性的疑慮。與會執行長來自《財富》500 強企業,論壇所有發言不對外公開。本屆論壇為第 155 屆,會場距華盛頓國會大廈僅數步,一些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及川普政府官員也出席。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三 (24 日) 報導,根據亞特蘭大聯準銀行與里奇蒙聯準銀行聯合杜克大學富夸商學院所做的最新調查,美國企業財務長 (CFO) 對前景的樂觀情緒在第三季有所提升,先前因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而受壓的氛圍逐漸消散。不過,企業同時指出,進口關稅仍將推高成本與價格,並可能在明年加速顯現。
科技
阿里巴巴通義實驗室發表新一代基礎模型架構 Qwen3-Next,並基於此架構訓練出 Qwen3-Next-80B-A3B-Base 模型。這款新模型擁有高達 800 億個參數,但僅需啟動其中 30 億個參數,實現了效能與成本的最佳平衡,為大模型發展樹立新標竿。
美股雷達
儘管蘋果 (AAPL-US) 近期做出大膽決策,將供應美國市場的所有 iPhone 17 機型轉至印度生產,但印度電子製造業仍面臨供應鏈本土化、成本控制以及外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使蘋果仍須依賴中國。自 2025 年初至 4 月份,美版 iPhone 在印度的組裝占比已從 53% 提升至 80%。
根據《華盛頓郵報》週日(7 日)報導,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無人機憑藉低成本與高效能,成為戰場上不可或缺的武器,並吸引眾多國家希望從烏克蘭進口相關技術與產品。有業內人士指出,快速更新的烏克蘭無人機正在改變軍事產業格局,包括遠端攻擊無人機、海上無人機,以及具有先進電子戰能力的型號,都是各國搶購的焦點。
國際政經
美國時間週五(5 日),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再度針對美國總統川普開火,直言他未能兌現降低購物成本與減輕日常開支的承諾,反而導致通膨,增加民眾生活成本。在社群平台 X 上,華倫在一段影片中表示:「令人震驚的是,川普其實是一個大騙子。
美股雷達
有消息指出,OpenAI 正與博通 (AVGO-US) 共同研發專屬 AI 加速器晶片。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此舉核心目標可能是降低 OpenAI 對輝達 (NVDA-US) 產品的依賴,同時進一步壓縮旗下 GPT 系列大型語言模型的經營與研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