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
台股新聞
正崴 (2392-TW) 積極布局 AI 應用,公司透露,目前正與輝達 (NVDA-US) 積極合作人形機器人,主要聚焦機器人大腦訓練與手部觸覺應用,此外,正崴今年在美國安防市場也邁出大步,可望進一步擴大安防機器人應用。正崴董事長郭台強表示,中國安控廠大華遭美國封殺,正崴也透過子公司順勢接掌大華美國市場業務,並整合正崴集團內的機構件、鏡頭模組,以及推出新的安防軟體,進行垂直、軟硬整合,看好今年這一塊會有不錯的成長。
A股
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榮耀正在發展人形機器人業務,其所開發的機器人跑步速度已達每秒 4 公尺。這是榮耀繼今年 3 月宣布百億美元 AI 轉型計劃的最新進展。今年 3 月,榮耀在 2025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布榮耀阿爾法戰略,宣布將從智慧手機製造商向全球領先的 AI 終端生態公司轉型,未來五年將投入 100 億美元構建全球 AI 終端生態系。
台股新聞
IC 通路大廠大聯大 (3702-TW) 今 (28) 日偕旗下世平、品佳、詮鼎及友尚四大集團於深圳舉辦的「新質工業・引領未來」工業峰會,並於會中指出,集團正佈局人形機器人商機,透過多元化產品線、生態系整合及深度的技術服務 3 大價值策略,搶占人形機器人市場先機。
A股港股
近日,小鵬汽車 (09868-HK) 宣布將於 2026 年內推出面向工業和商業場景的第五代人形機器人。事實上,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主流車商透過自研、投資、合作研發等路徑進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相關機構預計,2035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 4,000 億元人民幣。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近期頻頻為旗下人形機器人 Optimus 業務搖旗吶喊。在接受《CNBC》電視台採訪時,他預言 Optimus 將成為「史上最偉大的產品」,並自信宣稱特斯拉是全球唯一具備量產 AI 人形機器人所有要件的公司。
基金
輝達( NVDA-US)執行長黃仁勳昨(19)日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因應未來勞動力短缺,人形機器人將成為下一個數兆美元規模的產業。百達投顧表示,隨著人形機器人的進一步發展,機器人科技策略的投資範疇日益多元,為投資者提供了不同於傳統科技策略的新投資機會。
科技
人形機器人產業正成為全球製造業的新焦點,昔日被視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車工業,如今已將這一頭銜讓給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潛力更被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譽為「未來十年科技投資的最大主題」。中國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旗下微信公衆號「吳曉波頻道」今 (20) 日刊文指出,中國企業憑藉技術積累與成本優勢,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到 2050 年料將佔據全球人形機器人產量的近半壁江山。
基金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 5 月 19 日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因應未來勞動力短缺,人形機器人將成為下一個數兆美元規模的產業。百達投顧表示,隨著人形機器人的進一步發展,機器人科技策略的投資範疇日益多元,為投資者提供了不同於傳統科技策略的新投資機會。
A股
今年以來,中國加大力道突破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匱乏的挑戰,多地透過舉辦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和工業場景測試,加速技術迭代與商業化落地。從深圳的千億產業規劃到北京萬輛機器人量產目標,這場科技競賽折射出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現實的艱難突圍。中國《21 世紀經濟報道》報導,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上月在北京亦莊開跑,40 餘台機器人跨越障礙完成 21 公里賽程,無錫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則上演了田徑、足球、咖啡沖泡等 20 餘項技能比拼。
在美國總統川普為了讓製造業就業崗位回流美國而對中國加徵關稅、進行貿易談判之際,中國正悄悄開啟一場新工業革命,聚焦人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AI)技術,以全面推動中國製造業的深度轉型與升級。中國政府不但投資一兆資金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與 AI 創新,還增加國家採購與產業應用,為全球製造業帶來機器人新時代。
A股
相較於美國,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研發上似乎正領先。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Humanoid Horizons: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US & China》,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迎來爆發式成長,其中中國在人形機器人技術與政策扶植方面已明顯領先美國。
台股新聞
工具機關鍵零組件大廠上銀 (2049-TW) 今 (9)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卓文恒表示,受惠半導體指標大廠持續在台灣及海外擴廠,今年晶圓機器人成長可期,此外,物流用 AI 專用型機器人預計年底會有小批量訂單,人形機器人關鍵元件也在送樣中,順利的話,明 (2026) 年出貨數量可望呈現倍數成長。
台股新聞
工具機關鍵零組件大廠上銀 (2049-TW) 今 (9)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卓文恒表示,今年前 4 月接單正向,目前訂單能見度約 2 至 2.5 個月,持續透過產能調度與加班方式彈性應對,目前來看,對等關稅對於集團影響不大,但暫緩期之後,是否會對台日歐客戶造成衝擊,仍要持續觀察。
大陸政經
中國近期舉舉行全世界第一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引起歐洲媒體強烈關注,稱該活動體現了中國爭逐技術領域,尤其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雄心。義大利媒體《每日實時》報導稱,選擇在半馬的現實環境中測試雙足機器人,既具有物理障礙,又有環境限制,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技術的成熟度及其研發的機器人模仿人類運動複雜性的能力,顯示出中國正不斷縮小與美國這類技術超級大國的差距。
美股雷達
根據 ReadMultiplex 平台的報告,人形機器人正引領全球機器人技術變革,逐步應用於高收入家庭和工業生產領域,預估到 2030 年,全球市場規模可望達到 24 兆美元,解決勞動力短缺並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 其中家庭應用和工業應用將各占 50%。
美股雷達
Fortune《財富》中文網指出,全球在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上出現明顯分歧,一方面充滿期待,另一方面又面對技術與倫理的質疑。目前,市場上的體現智慧機器人(Embodied AI)主要分為「人形」與「非人形」兩大路線,代表著截然不同的技術哲學與商業發展策略。
科技
機器人版的「武林大會」正在舉行,為期 3 天的機器人全產業鏈接會 (FAIR plus 2025) 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開幕,全中國 180 家知名機器人企業展品亮相,優必選、越疆、逐際動力等當地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強腦科技等杭州機器人企業集體「秀肌肉」,此次活動是深圳市所舉辦機器人產業中規模最大、品類最多的最新成果展。
港股
人形機器人市場似乎正在退燒。中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科技 (09880-HK) 近日發布 2024 年財報,全年虧損達 11.6 億人民幣,令人震驚。不僅如此,人形機器人全年僅交付 10 台,與先前的高調宣傳形成強烈對比。該消息引發業界對人形機器人商業模式的質疑。
大陸政經
4 月 19 日(上周六)上午 10:11,在人類熱情歡呼聲與掌聲中,身穿橙色運動背心,腳穿黑色跑鞋的中國「天工 Ultra」人形機器人,以 2 時 40 分 42 秒的成績第一個衝過終點線,奪得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桂冠。據《第一財經》報導,本次奪冠的天工機器人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
A股港股
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於近日劃下句點,由中國大陸團隊「天工」研發的機器人「天工 1.2max」(又稱「天工 Ultra」) 以 2 小時 40 分 42 秒的成績率先衝過終點線,奪得桂冠。這場於 2025 年 4 月 19 日在北京亦莊舉辦的賽事 不僅是全球首創,更展現了人形機器人在運動能力與技術上的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