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關稅政策





    2025-08-07
  • 美股雷達

    根據美國勞工部 (DOL) 周四 (7 日) 公布數據,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與續領人數雙雙上升,儘管企業尚未進行大規模裁員,但這是 7 月非農僅新增 7.3 萬職缺後,勞動市場疲軟的最新跡象。美續領失業金人數上升至 197.4 萬人,創 2021 年 11 月以來新高。






  • 2025-07-31
  • 雜誌

    台灣關稅稅率即將拍板定案,半導體關稅則還須等待調查結果,未來兩周內還有第二季財報陸續公告,加權指數目前暫於高檔震盪,個股依營運展望、題材、籌碼而波動。【文/黃俊超】全球的目光焦點,依舊高度集中在美國與各國關稅政策的最新進展。川普與歐盟達成貿易協定,歐盟出口至美國商品關稅,將由日前威脅的三○%降為十五%,也低於四月初首發的二○%,而歐盟將分年購買七五○○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且在當前現有投資基礎之上,再投資六○○○億美元,開放市場對美國零關稅,還將採購大量美國軍事設備,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協議帶來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三 (30 日) 報導,美股今夏連創新高,迷因股與加密幣熱潮持續,但機構法人對後市轉趨保守。最新調查顯示,近 8 成大型投資機構正調整策略,預防川普關稅政策的長期衝擊。今夏市場表現亮眼,散戶重新點燃迷因股熱潮,加密貨幣在川普政府力挺下大漲,美股更在各種不確定因素中頻創新高。






  • 2025-07-24
  • 雜誌

    川普政府的第二次關稅延展期限即將到來,台灣仍尚未收到美方通知任何具體稅率,加上第二季新台幣升值對財報的衝擊,依舊是短期內影響指數能否創高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文/黃俊超】開盲盒的樂趣主要來自於拆盒時未知的驚喜,以及之後交換與收集的滿足,然而對等關稅的盲盒基本上應該只有驚嚇,且基本上幾乎等同於美國總統川普的自由心證,就像是四月初首次揭曉時的粗糙數字,不過凡事第一次會怕、第二次會痛,之後就慢慢習慣了,至八月一日的二度展延期限已剩不到一週,政治面的貿易談判依舊如火如荼,猜測的數字因立場而大不相同,金融市場則延續著 TACO 交易。






  • 2025-07-04
  • 雜誌

    AI 再起 看好 PCB、CCL 與 BBUAI 眼鏡成新戰場 科技巨頭全面卡位新台幣升值 帶旺航空與旅遊文.蔡武穆在關稅與台幣升值不確定壓力下,哪些類股老神在在?目前當紅炸子雞會不會強者恆強?一旦利空出盡,下一輪哪些飆股升火待發?本期封面故事從盤面主流 AI 族群中,持續盤點第三季可望脫穎而出的強股。






  • 2025-07-03
  • 雜誌

    進入關稅深水區,川普七月九日將公布各國新關稅,中、英兩國與美達成初步協議,台灣究竟是多少,市場屏息以待,若低於 15%,將有利台股補漲;一旦超過 20%,除 AI、台積電大聯盟、高毛利率及內需外,高稅率對各公司的獲利影響恐會更大。【文/方亞申】美股在地緣政治告一段落後,焦點又轉向七月九日對等關稅截止日,川普又大喊未達成協議國家將以四月九日前鎖定關稅為主,他說,在關稅暫緩期截止日七月九日前,信件將很快發出,並透露發函內容,「恭喜,我們允許你們的商品銷售美國,你們將支付二五%關稅,或三五%、五○%或十%的關稅。






  • 2025-06-16
  • 國際政經

    加拿大在 15 日至 17 日舉行第 51 屆 G7 領袖峰會,本次峰會不僅是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的首場 G7 峰會,也是加拿大總理卡尼、英相施凱爾、南韓總統李在明、日相石破茂的 G7 峰會首秀。外界普遍預測,美國關稅政策將成為峰會一大主要議題。






  • 2025-06-10
  • 美股雷達

    在 4 月成功抄底美股、收穫豐厚回報後,亞洲散戶投資者在 5 月開始撤退。根據最新數據,南韓、日本的散戶已轉為美股淨賣方,而新加坡交易員的買盤數量也大幅下降。這與同期對沖基金在經歷 4 月大舉拋售和做空後,轉為全面「追高」美股的行為形成對比。






  • 2025-06-04
  •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二 (3 日) 在瑞士舉行的美瑞基金會領袖高峰會上透過視訊表示,中國必須決定是否成為全球可靠的經濟夥伴。他強調,中國需要從出口導向轉向以消費驅動的經濟模式,才能協助全球經濟重回平衡。呼籲中國轉向消費型經濟貝森特指出:「中國正面臨房地產市場嚴重供給過剩的問題,雖然我不想用『危機』來形容,但這是很嚴重的挑戰。






  • 2025-06-03
  • 國際政經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周二 (3 日) 發布最新經濟展望報告,指出由於川普政府貿易戰持續擾動全球市場,全球經濟成長正比幾個月前預期更為疲弱,並下修對 2025 與 2026 年的成長預測。全球經濟展望調降OECD 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去年的 3.3% 放緩至 2025 與 2026 年的 2.9%,較 3 月預測的 3.1% 與 3.0% 均有所下修。






  • 國際政經

    《路透》周二 (3 日) 援引消息人士消息報導,美國近期向越南提出一份「冗長且艱難」的關稅談判清單,其中包括要求越南減少對中國工業產品進口依賴,並加強對國內供應鏈與生產的監控。美國列出艱難條件知情人士透露,這份要求清單是美國談判代表準備的一份框架文件附件,於 5 月底第二輪談判結束後送交越南。






  • 美股雷達

    安聯經濟顧問伊爾艾朗 (Mohamed El-Erian) 周一 (2 日) 在《金融時報》發文分析指出,美國聯準會 (Fed) 進入「艱難的夏天」,面臨四大困擾,分別是關稅政策反覆無常、財政政策不確定性、經濟數據與實際不同及 AI 發展,這些關鍵因素導致了當前這種史無前例的經濟不確定性伊爾艾朗在文中指出,Fed 原本應該能宣布「任務完成」,為美國通膨高企且持續時間過長的時期畫下句號,但現實卻非如此,Fed 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2025-05-30
  • 國際政經

    《華爾街日報》(WSJ)周五 (30 日) 報導,美國國際貿易法庭 (U.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日前裁定現任總統川普對多國徵收的部分關稅違法,認為其徵收權限不足。經濟學家指出,若該裁決在上訴中維持原判,將有助於降低美國經濟的通膨與衰退風險,但同時也讓企業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






  • 美股雷達

    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 (Austan Goolsbee) 周四 (29 日) 表示,若美國貿易政策出現突破,或最終未實施廣泛關稅,經濟將有機會回到過去的正常軌道,聯準會 (Fed) 也將有條件開始降息。古爾斯比是今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有投票權的委員之一。






  • 2025-05-29
  •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BEA) 周四 (29 日) 公布最新修正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為 - 0.2%,優於初值的 - 0.3%,但仍反映經濟明顯放緩。此次 GDP 下滑的主因為個人消費支出惡化與貿易逆差擴大,實質個人消費支出成長由初值的 1.8% 大幅下修至 1.2%,創近兩年新低,淨出口更拉低 GDP 達近 5 個百分點,為史上最大單季拖累紀錄。






  • 2025-05-17
  •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五 (16 日) 報導,面對美國即將對中國製造船舶徵收港口費用的政策,全球第三大貨櫃航運公司法國達飛海運 (CMA CGM) 計劃調整全球船隊部署,以避免新增的營運成本。該公司財務長費南德茲 (Ramon Fernandez) 表示,公司已具備足夠運力彈性來因應新的政策變化,避免因中造船隻靠港美國而被課徵費用。






  • 2025-05-16
  • 美股雷達

    美國 4 月進口物價出現意外上升,儘管燃料價格持續下滑,但資本財價格大漲抵銷了能源商品的跌幅。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 (BLS) 周五 (16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4 月進口物價月增 0.1%,扭轉 3 月下滑 0.4% 的趨勢,顯示進口成本壓力尚未完全消退。






  • 2025-05-15
  • 雜誌

    川普政府關稅豁免期效應帶動提前拉貨潮,上市櫃公司四月營收繳出亮眼表現,加上AI產業鏈持續擴張,為台灣經濟注入強勁動能。【文/周佳蓉】在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九○天豁免期效應下,企業紛紛提前拉貨布局,推動台股四月營收創下四.○六兆元的亮眼歷史成績,盤點上市櫃公司中,有七二家公司在四月同步創營收新高,而四月開始美國商務部開始依據《美國貿易擴張法》二三二條款展開調查,為期二一天的意見徵詢已結束,陸續公布調查結果,台灣出口美國的鋼鋁、汽車及零組件、半導體晶片、藥品都在這次的調查範圍之中,也為未來增添關稅調整的變數。






  • 2025-05-10
  • 國際政經

    英國與美國近日宣布達成一項「歷史性」的貿易協定。美國總統川普形容這是多年努力的成果,並感謝英國首相施凱爾(Sir Keir Starmer)的推動。不過,儘管協議受到歡迎,專家強調細節非常重要,稱雙方仍有許多尚未談妥的部分。此協議並非「全面自由貿易協定」,而是聚焦汽車、鋼鐵與農業等特定產業。






  • 2025-05-09
  • 根據《CNBC》周五 (9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超過 145% 高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首批受影響的貨櫃船已陸續抵達美國洛杉磯和長灘兩大港口。根據 MarineTraffic 數據,已有 7 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船停靠美國港口,另有 5 艘貨船即將抵達,總計超過 12,000 個貨櫃正面臨高額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