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美股雷達
電商平台 Temu 母公司拼多多 (PDD Holdings) 周一 (25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6/30) 財報,該季營收優於市場預期,在中國官方推出刺激措施提振消費之下,營收成長 7% 至約人民幣 1,040 億元(折合 145 億美元)。
國際政經
泰國商務部周一 (25 日) 表示,泰國出口成長在 7 月放緩但優於預期,主因美國關稅生效前加速出貨。然而,預計在美國關稅生效後,今年剩餘時間的成長將會減速。數據顯示,7 月份經海關結算的出口年增 11%,優於媒體調查預計的 9.6%,但低於 6 月的 15.5% 增幅。
基金
市場關注 Jackson Hole 全球央行年會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演說,在此之前,美股、台股短線拉回修正,台股下檔支撐點看季線 22813 點,建議持續留意 AI 相關概念股,8/20-8/23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相關題材發酵,各家公司都展現 AI 應用產品,並聚焦在 AI 結合人型機器人交互作用,展覽議題使得相關概念股受度高度關注。
台股新聞
日經亞洲今 (25) 日報導,台積電 (2330-TW)(TSM-US) 正在移除 2 奈米製程中的中國製設備,以避免未來可能受美國新禁令的限制。對此,台積電不評論市場傳聞,強調公司的全球採購策略,是透過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及與供應商緊密的夥伴關係,持續開發多源供應方案、建立多元的全球供應商。
台股新聞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取得英特爾 (INTC-US)9.9% 股權,以「補助換股權」的模式震撼業界,引發台韓兩地政府關注。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今 (25) 日指出,該模式不適用於台積電 (2330-TW)(TSM-US) 與三星,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補助換股權」恐引發潛在政治風險,以及企業端擔憂稀釋獲利與必須維持政治中立的角色。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與英特爾 (INTC-US) 達成的合作協議不僅涉及股份收購,可能還包含多項政策支持,包括尋找合作夥伴,以推動英特爾先進晶片製程在美國落地,強化國內晶片產業競爭力。外界猜測,川普政府將協助英特爾尋找合作夥伴,推動包括 18A 在內的先進製程在美國生產。
美股雷達
美國川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正逐漸推高消費者的生活成本,CNN 在最新報導中,將這種現象被稱為「偷漲式通膨 (Sneakflation)」。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堅稱,關稅由外國政府和海外企業承擔,並為美國國庫帶來「巨額現金」,其說法卻缺乏實質證據支持。
國際政經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於週日(24 日)公布,美國首次出現旅遊相關新世界螺旋蠅人類病例,該病例來自中美洲疫情區。新世界螺旋蠅是一種會吞食活肉的寄生蠅。根據《路透》報導,病例由馬里蘭州衛生部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調查,並於 8 月 4 日確認為新世界螺旋蠅。
國際政經
《紐約時報》指出,若細讀美國總統川普對郵寄選票與投票機器的長篇發文,一個令人擔憂的訊息浮現:川普似乎計畫以行政命令廢掉他所指稱為「騙局」的選舉程序,直接干涉各州的計票與統計方式。《紐時》強調,作為現代史上唯一拒絕承認敗選的總統,川普此次主張令人錯愕。
能源
高盛近日發布長達 26 頁的深度報告《Powering the AI Era》,直言全球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電力危機。報告指出,AI 伺服器農場的耗電速度,遠遠超過電網擴容的步伐,電力供應恐將成為 AI 時代最大的瓶頸。高盛認為,決定誰能建成下一波資料中心的關鍵,不是更快的晶片,而是更具創意的電力融資方案。
國際政經
汽車價格網站 Kelley Blue Book 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新車平均建議零售價突破 5.1 萬美元,較一年前上漲 2.3%,比 2020 年平均價格高 1 萬美元。據美國《Forbes》雜誌上周五(22 日)報導,受川普政府對進口汽車、零件和鋼鐵徵收關稅的影響,新車價格未來將上漲至何種水準,目前難以預測。
國際政經
美國政府上周批准向烏克蘭出售 3,350 枚增程攻擊彈藥(ERAM)飛彈,這些飛彈預計將在約六周內開始交付,兩名美國官員表示,這筆價值 8.5 億美元的武器訂單主要由歐洲國家資助。據美國《華爾街日報》上周六(23 日)報導,作為一款低成本空射巡航飛彈,ERAM 的射程約 240~450 公里,是一種空對地防區外武器。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 7 月 30 日宣布,將自 8 月 29 日起暫停對價值 800 美元及以下的進口包裹提供免稅待遇。受此政策影響,全球多國郵政陸續宣布暫停寄送包裹至美國,引發跨境電商及個人郵寄的關注。印度通信部 8 月 23 日發布公告,表示受美國關稅影響,自 8 月 25 日起,印度郵政將暫停寄往美國的包裹服務,但價值不超過 100 美元的信件、文件與禮品不在限制之列。
能源
南韓憑藉先進核電技術和多年施工經驗,正迅速成為全球原子能市場的重要競爭者。根據《彭博商業周刊》分析,南韓在全球計劃及擬議中的核反應堆項目中,有望贏得高達 43% 的訂單,未來十年可能成為最大的原子能出口國之一。南韓首個海外核電項目巴拉卡(Barakah)核電站於 2023 年完工,價值 200 億美元,施工期間延遲有限,展現出南韓公司在核電建設中的效率與可靠性。
國際政經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法爾肯德(Michael Faulkender)本週已正式宣布離職。原因在於美國總統川普認為,他與自己「2.0 任期」的政策願景並不契合。根據《道瓊風險合規》報導,法爾肯德與前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在經濟立場上高度一致,而梅努欽正是川普近來頻繁批評的對象。
國際政經
印度、法國、義大利、瑞典、挪威、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宣布,暫停向美國寄送包裹。美國總統川普在 7 月 30 日簽署行政令,8 月 29 日起暫停對價值 800 美元及以下的進口包裹給予免稅待遇。印度通信部發布周六(23 日)發布公告,稱印度將暫時停止向美國寄送包裹。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南韓總統李在明週六(23 日)在東京舉行雙邊會談,承諾加強兩國合作,以應對日益複雜的經濟與安全挑戰。會談歷時約兩小時,李在明隨後將前往美國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根據《彭博》報導,李在明在會後聯合記者會表示:「我們同意建立一個良性循環,使韓日雙邊關係的進展能促進與美國的三方合作。
國際政經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表示,針對戰後烏克蘭的安全保障方案「所有進展」將在「未來幾天內」完成。根據《彭博》報導,澤倫斯基週六(23 日)在與荷蘭首相史霍夫(Dick Schoof)通話後於社群平台 X 發文指出:「目前烏克蘭、美國及歐洲夥伴的團隊正在建構相關(安全)架構。
國際政經
根據史丹佛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西北大學及哈佛大學學者在聯準會(Fed)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年會發表的研究報告,美國政府債務可能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250%,而不會對利率構成上行壓力。根據《彭博》報導,報告指出,隨著人口老化,資產需求增加,政府將需要發行更多債務來支付支出,這會造成債務供給與資產需求之間的「競賽」,而如果沒有大幅的財政調整,債務供給最終會超過需求,利率就可能上升不過,研究者同時表示:「有可能在不提高利率的情況下,將長期債務推高至 GDP 的 250%。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五(22 日)宣布,將向晶片製造商英特爾 (INTC-US) 注資近 90 億美元,以換取其 9.9% 的股權。然而,分析師指出,這筆資金可能不足以讓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蓬勃發展。根據《路透》報導,分析師認為,英特爾真正需要的是其所謂的尖端 14A 製造工藝的外部客戶,但這在短期內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