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國際政經
義大利外交部長塔亞尼(Antonio Tajani)週一(14 日)表示,若歐盟與美國無法在 8 月前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已備妥一份價值 210 億歐元(約 245 億美元)、鎖定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清單。根據《路透》報導,歐盟日前表示,將暫時延後對美方的反制措施至 8 月初,以爭取更多談判時間。
基金
2024 年全球市場因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掀起投資熱潮,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然而,進入 2025 年後,市場情勢明顯轉變,美國總統川普重返政壇,關稅政策反覆、加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與降息時程不確定性增高,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過度集中於美國市場或單一產業的投資策略,已難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泰國財政部長披猜(Pichai Chunhavajira)於週一(14 日)表示,政府正在研議對更多來自美國的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以化解近期泰美之間的貿易壓力。根據《路透社》報導,披猜在一場商業論壇中指出,泰國政府也將擬定高達 2,000 億泰銖(約合 61 億美元)的低利率貸款方案,專為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本地產業設計。
ETF
越南輸美商品適用 20% 關稅,轉運貨物則課以 40% 關稅,雖然高於越南當局預期的 10-15%,但相較其他亞洲國家,已是最惠國待遇,激勵越南股市連日走揚,創下波段新高,相關 ETF 富邦越南 (00885-TW) 今 (14) 日仍表現搶眼,盤中勁揚 2.4%,衝上 13.7 元,創近 2 年新高,累計 6 個交易日以來漲幅達 13.5%。
國際政經
美國國會參議院周日(13 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去年 7 月 13 日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競選活動上川普遭槍擊的起因,是一連串本可避免的安全疏漏,嚴批特勤局紀律渙散。2024 年 7 月 13 日,20 歲槍手托馬斯 · 馬修 · 克魯克斯在造勢活動中開槍擊中川普的耳朵,並造成活動參與者一死兩傷。
國際政經
南韓貿易部長呂翰九(Yeo Han-koo)週一(14 日)表示,南韓有望在 8 月 1 日前與美國達成「原則性」貿易協議,以避免美方對其核心產業徵收高額關稅,並暗示韓國可能願意允許更多國家進入其農產品市場。根據《路透》報導,呂翰九指出,韓國正尋求避免美國對其工業實力關鍵領域徵收「不公平」的關稅,他強調,若美方貿易政策未調整,將嚴重損害美韓之間的產業合作與長期戰略聯盟。
基金
美日談判陷入僵局,主要卡關在 2 項議題,一是農產品,川普更是在社群發文指責日本國內面臨米荒,卻拒絕進口美國稻米;另一個是日本無法接受高達 25% 的汽車關稅。而日本之所以態度強硬,在於這兩項爭議不僅牽扯經濟利益,更是與日本國內政治局勢密切相關,此次談判時間點相當敏感,日本參議院改選在即,而農民與汽車業工人更是自民黨長期支持基本盤,若對美讓步,恐流失大量票源並衝擊選情。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中國 6 月出口較一年前增長 5.8%,預估成長 5.0%,為今年 3 月以來首度加速成長,進口增長 1.1%,原估成長 0.3%。中國海關總署周一(14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價,6 月出口額為 2.34 兆元,增長 7.2%,增長比較快的有電子元件、船舶等;進口 1.51 兆元,成長 2.3%,增長比較快的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件、乾鮮瓜果等。
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 7 月 7 日起發出一波波對等關稅稅率通知函,台灣遲未等到通知函。在前景未明下,台股投資人只敢做短不敢做長。理財專家建議,現在有一檔高股息 ETF 配息率逼近 15% 適合做為資金避風港,將於 16 日除息,最後買進日只剩倒數兩天。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日(13 日)再次表達希望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辭職,他在馬里蘭州安德魯斯聯合基地的停機坪上說,如果鮑爾辭職,是好事一件。川普說:「我希望他辭職,他應該辭職,他對國家非常不利」。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當天接受《ABC News》採訪時稱,若有正當理由,川普有權解僱鮑爾。
美股雷達
捷克央行(Czech National Bank)在第二季調整其美國投資組合,加碼 AI 領域的數據分析公司帕蘭提爾科技 (PLTR-US) 股票,同時首度買進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Coinbase Global (COIN-US) 的股份。這些交易內容已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資料中揭露。
輝達 (NVDA-US) 一位高層於週日(13 日)表示,執行長黃仁勳將於 7 月 16 日在北京舉行記者會。這是黃仁勳繼 4 月訪問中國後第二次訪問中國,當時他強調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根據《路透》報導,黃仁勳此行受到美中兩國高度關注。美國兩黨參議員於上週五(11 日)聯名致信黃仁勳,呼籲他避免與中國軍方或情報機構有關聯的企業接觸,也要求他不要接觸美國出口管制名單上的實體。
北約(NATO)周日(13 日)宣布,北約秘書長呂特將於 7 月 14 日至 15 日訪問美國,將拜會美國總統川普、國務卿盧比歐及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北約暫未說明呂特此行目的,但川普近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美國願意透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並稱將於 7 月 14 日發表涉俄重大聲明。
國際政經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周日(13 日)表示,將把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暫停期延長至 8 月初,歐盟一直明確表示,傾向於與美國透過協商達成解決方案,這一立場依然不變。美國總統川普周六在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發布致歐盟信函,宣布 8 月 1 日起美國將對歐盟輸美產品徵收 30% 關稅,歐盟稱美方此舉損害雙方利益,將繼續努力達成協議。
穩定幣正深刻影響著「國債」這個美國最傳統的金融工具之一。隨著穩定幣市場的迅速擴張,華爾街正密切關注其對銀行、支付與零售領域的潛在衝擊。根據《巴隆周刊》報導,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指出,穩定幣的興起已經直接推動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上升,近期資金湧入穩定幣市場,更被認為是短期國債殖利率下降的主因之一。
美國國務院於週五(11 日)展開大規模裁員行動,超過 1,350 名美國本土員工遭到解雇,作為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國務院重組與落實「美國優先」外交政策的重要一步。此舉引發外界批評,認為將削弱美國在全球舞台上捍衛自身利益與對抗地緣挑戰的能力。根據《路透社》報導,這波裁員涉及 1,107 名公務員與 246 名外交官,時機敏感,正值國際情勢持續升溫,包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仍未平息、加薩衝突已延續近兩年,以及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
為降低美國總統 20%的關稅,越南總理范明政(Pham Minh Chinh)正積極呼籲美國企業持續支持越南,推動完成與川普政府就關稅政策的最終協議。《彭博》援引越南政府新聞報導指出,范明政於週五(12 日)在河內與「美國-東協商業理事會」(U.S.-ASEAN Business Council)會晤時,向美方企業代表提出此項請求。
研究機構 BTIG Research 指出,北約最新承諾到 2035 年將國防支出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 5%,此舉將使北約整體年度國防支出幾乎翻倍,達到 3 兆美元的龐大規模。在 2025 年海牙北約峰會上,該承諾正式確定,將 3.5% 用於核心國防領域,包括軍事人員、運營維護及軍事裝備,另有 1.5% 專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擴張。
國際政經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上周六(12 日)表示,美國正試圖恢復與伊朗的核談判,伊朗正在考慮,但不急於魯莽談判。據《彭博》報導,當天阿拉格齊在電視演說中說:「美國堅持要回到談判桌上,伊朗已經收到很多消息。」他表示,伊朗正在權衡潛在會談的時間、地點和結構,但不急於魯莽談判。
墨西哥正在與美國進行談判,以避免川普總統威脅自 8 月 1 日起對其徵收 30% 的關稅。根據《彭博》報導,墨西哥經濟部長厄伯拉特(Marcelo Ebrard)於週六(12 日)在 X 發布聲明指出,墨西哥與美國已於週五(11 日)聯合成立一個新雙邊工作小組,針對安全、移民與經濟議題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