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外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數據,美元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總額中的占比正在逐漸下降,被澳元、加元、人民幣和韓元等非傳統貨幣,甚至是黃金所取代。IMF 官方外匯儲備貨幣組成 (COFER) 最新數據顯示,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已從 2000 年前後的高峰期逾 70%,下降到 2024 年底的 57.8%,創下 1995 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準。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重要共識,帶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拉升。多家機構對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轉為樂觀,預計其將逐步升值,高盛更預計 1 年內有望升至 7 關口。當地時間 5 月 10 日至 11 日,中美雙方牽頭人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經貿高層會談,並於 5 月 12 日上午發布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二 (13 日) 報導,美國白宮昨日發布行政命令,宣布將針對中國寄往美國、單價不超過 800 美元的郵政小包裹「小額豁免」(de minimis) 關稅,從原本的 120% 大幅調降至 54%。這項新措施將於 5 月 14 日正式生效,被視為美中貿易緊張降溫的重要一步,也將直接影響 Shein、Temu 等中國電商巨頭的跨境業務。
外匯
近期人民幣匯率在貶值壓力中短暫企穩,但貶值預期仍未消散。中國農業銀行金融市場部顧思蔣近日發文指出,一些有利於人民幣升值的因素正在累積,在合適的時機下,升值速度和空間可能超出市場預期。人民幣匯率定價邏輯已轉變顧思蔣指出,近年來,人民幣匯率的定價邏輯發生了結構性轉變。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宣布了全面的貨幣寬鬆政策組合,包括降準 50 個基點、下調政策利率 10 個基點,以及增加 1.1 兆元結構性貸款工具額度。德意志銀行認為,此舉與 2024 年 9 月的政策行動極為相似,顯示這是未來一系列政策 (尤其是財政政策) 的前奏。
外匯
人民幣在剛結束的五一長假期間展現強勁走勢,儘管 A 股休市,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約 7.20,達到六個月新高,並成功收復了四月初以來因所謂「對等關稅」而失地的部分。由於貿易擔憂揮之不去,市場情緒依然謹慎,投資者尋求的是中美緊張局勢緩解的具體跡象,而不僅僅是官員的暗示。
外匯
香港《南華早報》周日 (4 日) 刊出一篇名為《為什麼非洲貿易商把目光從美元轉向人民幣》的文章報導指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越來越多非洲貿易商為了跟中國做生意,正在避開美元改用人民幣,此舉正建構出一個「非正式的人民幣支付網絡」。這一趨勢不僅折射出地緣政治的深刻變動,更標誌著全球貿易結算體系正加速向多極化演進。
外匯
受到中美貿易談判可能解凍跡象的提振,風險敏感的澳元與紐元周五 (2 日) 兌美元領漲,歐元也小幅走高。這兩個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的國家的貨幣,常被視為是與人民幣流動性緊密相關的代理貨幣。澳元周五亞洲交易時段上漲 0.5% 至 0.6412 美元,而紐元也增加了 0.4% 至 0.5932 美元。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引發全球貿易格局震盪,華府智庫蘭德公司 4 月 17 日在一篇名為《超越關稅:美國可以向中國的產業戰略學習什麼》的報告中首次系統性梳理中國產業政策對美國的借鑑意義,當中指出中美制度雖差異巨大,但在美國強化製造業回流的當下,中國在技術追趕、產業布局等六大方面的戰略經驗值得深思。
外匯
由於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以及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日益加劇,美元指數已跌至 3 年來最低。與此同時,受中美貿易關係及中國穩定人民幣匯率努力等多重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一度升至 3 周高點。此前,美元指數周一 (21 日) 下跌 0.88%,跌破 98 關口,創下自 2022 年 4 月初以來的最低水準。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數據與實踐層面雙雙刷新歷史紀錄。根據中國人民銀行 (央行) 數據,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CIPS)2024 年處理業務量達 821.69 萬筆,涉及金額 175.49 兆元 (人民幣,下同),年增率高達 42.6%。
國際政經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引發市場對於中國是否將藉由貨幣貶值,做為其與美國日益加劇貿易戰的反制手段的揣測。中國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本周稍早觸及 7.4287 的歷史新低,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定在 2023 年以來最弱的水準。
美中貿易戰情勢再度升級,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累計稅率高達 104%。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應聲下跌,創下有紀錄以來最低。學者分析,短期內人民幣仍可能輕微貶值,但不太可能大幅貶值以完全抵銷美國關稅的影響。紐約當地時間周二 (8 日) 晚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下跌 1.1%,觸及 7.4290 的歷史新低,這是自 2010 年離岸人民幣市場創立以來的最低點。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 (Scott Bessent) 對近期美國公債市場的賣壓表示這並非系統性問題,並強調目前市場的動盪屬於「正常的去槓桿」過程。他還對中國發出警告,指責中國在對美加徵關稅的報復中,不應試圖貶值人民幣。班森特周三 (9 日) 接受《福斯商業頻道》(Fox Business) 訪問時表示:「現在市場上正經歷著一波去槓桿的動盪。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三 (2 日) 對中國徵收 34% 關稅稅率,中國其後宣佈反制,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 34% 關稅,高盛(GS-US) 預估關稅將拖累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至少 0.7 個百分點,並預期中國將加快財政寬鬆措施來抵消關稅影響。高盛表示,考量到美國對等關稅對中國經濟成長可能帶來的壓力,貨幣政策寬鬆恐為進一步的財政支持鋪平道路,今年第二季中國人民銀行有望降準 50 個基點,並下調 20 個基點的政策利率。
外匯
巴克萊銀行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即將實施的關稅措施,尚未完全反映在外匯市場的定價中,其中人民幣和墨西哥披索的匯率尤其受到顯著影響。由分析師 Sheryl Dong 領導的巴克萊團隊在一份客戶報告中警示,按照目前的關稅計畫,人民幣兌美元的估值大約被低估了 10%。
A股港股
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拆借利率 (CNY HIBOR) 本周出現顯著上揚。3 月 17 日中午起,隔夜 CNY HIBOR 突然異動上漲,迅速攀升 41 個基點,至 2.038%,創下自 2 月 20 日以來最高值。同時,7 天期與 14 天期 CNY HIBOR 也分別上漲 30 個基點與 24 個基點,至 1.878% 與 1.875%。
大陸政經
自去年美國啟動寬鬆周期以來,中國銀行紛紛下調美元存款利率,也因此影響銀行的美元理財額度趨緊,招商銀行 (03968-HK)(600036-CN) 、杭州銀行 (600926-CN) 、民生銀行 (01988-HK)(600016-CN) 等銀行的手機 App 及線下網點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 (14 日),這些銀行代銷的美元理財收益率均降至個位數,或已賣完,代銷數量也較 2 月底有所減少。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警告日本和中國不能操控匯率,更放話要以關稅反制匯率操縱國,令主要亞幣走強,新台幣今 (5) 日強勁反彈,終場收在 32.816 元,升值 9.7 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值 10.32 億美元。新台幣今日以 32.85 元、升值 6.3 分開出後,最高來到 32.796 元,升值多達 1.17 角,終場收在 32.816 元,升值 9.7 分,全日高低價差 9.6 分。
外匯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3 日) 在白宮表示,他告訴日本和中國領導人不能繼續操控匯率,因為這樣做對美國不公平。同日稍早,川普也警告,將對採取貨幣貶值手段的國家徵收關稅來予以制裁。川普說:「我已經跟習近平主席和日本領導人通話,告訴他們不能繼續貶值與壓低本國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