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國際政經
據《彭博》周五(29 日)報導,川普政府宣布將撤銷三星電子、SK 海力士、英特爾 (INTC-US) 在中國廠區使用美國技術的特別豁免,並設定 120 天寬限期。此舉意味這些企業未來若要引進先進製程設備,必須逐案申請許可,等同收緊出口管制,也凸顯美方限制中國取得尖端晶片技術的決心。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五 (29 日) 報導,川普政府宣布將撤銷三星電子、SK 海力士以及英特爾 (INTC-US) 在中國廠區使用美國技術的特別豁免,並設定 120 天寬限期。此舉意味這些企業未來若要引進先進製程設備,必須逐案申請許可,等同收緊出口管制,也凸顯美方限制中國取得尖端晶片技術的決心。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四 (28 日) 表示,英國計劃推動行動作業系統市場競爭的改革,可能損害使用者與開發者利益,並迫使公司免費將技術分享給海外競爭對手。英國競爭暨市場管理局 (CMA) 上月曾對蘋果與安卓 (Android) 母公司 Google(GOOGL-US)提出警告,要求兩大平台在應用程式分發上採取更公平的做法。
台股新聞
TrendForce 今 (28) 日表示,第二季 NAND Flash 平均銷售價格 (ASP) 雖小幅下滑,但隨著原廠減產、改善供需失衡,加上中、美兩大市場政策推動,整體出貨位元大幅成長,前五大品牌廠合計營收季增 22%,達 146.7 億美元。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美國通路市佔報告指出,2025 年第二季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銷售量年增 9%,主要受到三大電信商強勁表現的帶動。AT&T、T-Mobile 和 Verizon 在其零售門市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分別年增 16%、20% 與 12%,受惠於暑期促銷活動。
台股新聞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取得英特爾 (INTC-US)9.9% 股權,以「補助換股權」的模式震撼業界,引發台韓兩地政府關注。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今 (25) 日指出,該模式不適用於台積電 (2330-TW)(TSM-US) 與三星,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補助換股權」恐引發潛在政治風險,以及企業端擔憂稀釋獲利與必須維持政治中立的角色。
美股雷達
傳南韓科技巨頭三星(Samsung)正考慮與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期與川普政府達成更有利的貿易協議。外界分析,這不僅是單純的產業合作,更牽動政治盤算,尤其在川普與美國政府積極扶持英特爾的背景下,三星希望藉此確保在美國市場的有利地位。
台股新聞
根據市調機構最新銷售統計,2025 年 7 月台灣實體通路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約 40.1 萬台,月增 2%,銷售額提升 5%,市場在淡季中仍展現回溫力道。傑昇通信指出,受惠於暑期檔期促銷帶來的換機潮、果粉提前換機與品牌積極推新機帶動,推升整體買氣;觀察全台最熱銷單機為蘋果 iPhone 16 Pro(256GB)蟬聯榜首、最熱銷安卓手機則為三星 Galaxy A56(12GB/256GB)。
國際政經
韓國、美國總統會晤前,川普政府考慮入股三星的消息,把韓國半導體界攪動得惶惶不安。據《韓民族日報》周四(21 日)報導,儘管韓國政府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美方入股的具體要求,但業界擔心一旦美國真的提出股權要求,企業可能難以拒絕。如果美國政府的補貼全部轉化為股份,美國政府可獲得三星電子約 1.6% 股份,幾乎相當於三星掌門人李在鎔的持股比例(1.65%)。
歐亞股
中國《財新》近日報導指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ITC) 就三星顯示 (Samsung Display) 申請發起的對京東方(000725-CN) 337 調查作出初步裁決,認定京東方在部分 OLED 面板上侵犯三星顯示器的商業機密。儘管還不是終裁結果,但 ITC 若最終裁決維持原判,京東方的部分 OLED 面板產品將難以進入美國市場。
美股雷達
《路透社》週二 (19 日) 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正研擬一項前所未見的策略,計劃對接受《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 資金補助的半導體企業取得股權,藉此強化美國在晶片產業的戰略主導權與投資回報。知情人士指出,除了先前已公開與英特爾洽談的持股計畫,盧特尼克也正推動將這項「資金換股權」機制擴大至其他接受晶片補助的企業,包括美光、台積電與三星電子。
美股雷達
十年過後,蘋果 (AAPL-US) 和三星的競爭再度升溫,而核心焦點依然圍繞在螢幕設計。儘管蘋果依然穩坐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佔據大部分新機銷售,但最近的下滑表明,蘋果正再次被三星挑戰。根據《CNBC》報導,市調機構 Canalys 數據顯示,2025 年第二季三星在美國市場的出貨量大幅增加,市佔率從前一季度的 23% 升至 31%。
美股雷達
《彭博》週四 (14 日) 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川普政府正與英特爾洽談,可能由美國政府入股這家晶片製造商,以協助推進其在美國製造擴張計畫。該構想源自本週美國總統川普與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會面後的討論。據了解,此舉旨在鞏固英特爾位於俄亥俄州晶圓廠園區計畫。
美股雷達
近期韓國半導體巨頭三星與美國科技大廠輝達 (NVDA-US) 在高頻寬記憶體(HBM)領域的合作傳聞再度升溫。有報導稱,三星已正式開始向輝達供應 12-Hi HBM3E 記憶體堆疊,使三星在高階 HBM 記憶體市場上取得重要突破。根據科技外媒報導,過去一年,三星在 HBM 技術的發展歷程多次調整。
台股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2025 年上半年台灣實體通路智慧手機總銷量約 254 萬台,較去年同期 256 萬台微減 2 萬台,銷量略減 1%,但銷售額逆勢成長 3%。全台最熱銷手機為 iPhone 16 Pro(256GB),最熱銷的旗艦機則是三星 Galaxy S25 Ultra(12GB/256GB)。
科技
台灣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理陳啓蒙分析最新預購數據,三星商城 Z 系列摺疊機銷售較前代成長 2.3 倍,實體通路也有 3 成增長。他看好 Z Fold7 軟硬體全面升級,銷售蜜月期可望從過去半年延長,未來將採雙旗艦策略全年推動摺疊機與 S 系列並進。
在全球科技巨頭爭相搶購輝達 GPU,擴展人工智慧(AI)算力的浪潮中,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卻選擇走上少有人走的自研晶片道路。這筆合約不僅是商業上的重大佈局,更象徵馬斯克對輝達主導的通用 AI 運算體系的「拒絕」。根據外媒報導,特斯拉已與三星簽訂長達十年、總值 165 億美元的 AI 晶片製造合約,展現馬斯克為特斯拉打造專屬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晶片的決心。
美股雷達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指出,特斯拉 (TSLA-US) 與南韓晶片大廠三星簽署的 165 億美元先進晶片代工合約,對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 影響極其有限,預估僅佔其整體營收的 1%。儘管三星將為特斯拉生產下一代 AI6 晶片,並預計在其德州奧斯汀工廠進行製造,但摩根士丹利認為,台積電仍會持續為特斯拉及馬斯克的 AI 公司 xAI 提供高效能晶片。
A股
在全球面板產業之中,長期以來都是中、韓 “雙雄爭霸”,但南韓以三星和 LG 為代表牢牢占據全球高端市場。據「小迪看科技」爆料:京東方(BOE)首次打入蘋果 (AAPL-US) 高端機型供應鏈,將為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供應 OLED 顯示屏,且這批機型將專供中國市場,海外版仍由三星、LG 供貨。
美股雷達
三星正押注於人工智慧 (AI),希望在年底前扭轉頹勢,根據韓媒《ZDNet Korea》31 日報導,三星正積極努力降低 HBM3E 的生產成本,以吸引輝達轉單採購,輝達目前主要仰賴 SK 海力士作為 AI GPU 供應鏈夥伴。三星電子第二季半導體業務表現疲弱,僅錄得 4000 億韓元(約 2.87 億美元)獲利,較去年同期暴跌近 94%,創下六季以來最差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