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
熱門關鍵字
A股港股
近期多名小米汽車車主在網上抱怨,在車輛尚未交付或驗收前,即遭要求提前支付購車尾款,若拒絕則面臨訂單取消且訂金不退的風險。此舉引發消費者強烈不滿,質疑其為「霸王條款」。許多車主表示,訂單顯示交付期尚遠,卻突然收到通知要求七日內支付尾款。有車主甚至在車輛未下線時就被催促付款。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叫車服務公司 Lyft(LYFT-US)周一 (4 日) 宣布,將與中國百度 (BIDU-US)(09888-HK) 合作,自 2026 年起在歐洲推出自駕計程車服務,這是百度首次進軍歐洲自動駕駛計程車市場。初期服務將在德國與英國上線,並計畫在未來幾年擴展至全歐洲,車輛規模可望達數千輛,仍須取得監管核准。
-
產品,將成關鍵轉折點。 7. 七月車市傳統旺季的銷售數據
台股新聞
7 月車市傳統旺季的銷售數據今 (1) 日出爐,旺季不旺,總掛牌數僅
曾為豪華汽車市場標竿的賓士,最新財報顯示第二季淨利暴跌 68.7%,創 4 年新低,導致股價崩跌。特別是關鍵的中國市場,傳出多間中國賓士 4S 經銷商已悄然終止授權,轉而銷售華為旗下的鴻蒙智行車款,顯示這個德國豪華品牌正經歷深層次的寒冬。根據賓士最新公布的財報,今年上半年集團總收入為 663.77 億歐元,年減 8.6%;其中第二季營收為 331.53 億歐元,年減 9.8%,創下四年來單季營收最低點。
歐亞股
豐田汽車 2025 年上半年銷量超過 554 萬輛,時隔三年再度創下新高,主要受益於核心市場對油電混合車的強勁需求,抵消了川普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豐田公司週三表示,包括旗下子公司大發工業公司與日野汽車公司的銷量在內,豐田在 1 月至 6 月間的全球銷量成長了 7.4%,達到為 5,544,880 輛。
A股
以雷霆之勢橫掃國內車市時,另一家蟄伏多年
A股港股
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車企普遍面臨壓力,但上汽集團 (600104-CN) 在 2025 年上半年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據陸媒《證券日報》報導,上汽集團上半年批售量達 205.3 萬輛,實現了同比 12.4% 的兩位數增長,並連續六個月實現單月銷量同比上揚。
科技
2025 年上半年,中國車市正經歷一場由科技驅動的深刻變革,從
港股
供需兩端共同作用導致整體車市呈現常規季節性回落。 現時
美股雷達
儘管美國政府今年稍早宣布對進口汽車及零組件加徵關稅,引發車市震盪,包括保時捷與奧迪等
歐亞股
系統企業。 這場車市大洗牌遠未結束。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
歐亞股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數據,歐洲新車總銷量在 6 月份下降 5.1% 至 124 萬輛,這是近 10 個月來最大的跌幅。儘管電池電動車的需求持續增長,但其銷售增長速度卻創下今年新低。ACEA 強調,消費者普遍持謹慎態度,呼籲採取更強勁的需求措施以加速市場轉型。
台股新聞
94%;汽車及其零件業因車市買氣保守觀望及部分汽車零件拉貨動能轉弱,致年減
歐亞股
在此背景下,Lexus 成為唯一在中國車市實現正成長的進口豪華車品牌,引發產業關注。
美股雷達
美媒最新報導指出,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正以迅猛之勢搶佔全球市場,尤其在巴西這個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中國車廠的佈局引發了歐美傳統汽車巨頭的深度焦慮。《紐約時報》報導,在距離聖保羅兩小時車程的甘蔗田旁,一座由長城汽車接管的原賓士工廠已進入投產倒數計時。
美股雷達
在上周一份報告中表示,雷諾以競爭激烈及車市下滑為由下修財測後
A股
其中新能源車型佔比超60%。此外,近日內地車市最新出現了近80輛小米YU7 MAX版二手車放售
大陸政經
月份,比亞迪仍然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佔據中國零售電動車市占率約 27% ,但仍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