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美股重現1987年股災前異象 歷史會重演嗎?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美元指數近期出現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的最佳表現,與今年上半年下跌近 11% 的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然而,當前的金融環境卻與 1987 年股災前夜驚人相似,歷史警示正在閃現。

MarketWatch 分析師 Mark Hulbert 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投資者可能以為美元走弱對美股是好事,但事實上,美元走勢可能對美元投資者無關緊要。
他表示,自 1973 年以來,美元指數過去一年的變化,僅能解釋或預測標普 500 指數同期每股收益變化的 1%。這種相關性極不穩定,在不同五年期內可從高達 0.44 到低至 - 0.83。
做為領先指標,他的結論也相似,美元過去 12 個月的變化,僅能解釋隨後 12 個月標普 500 指數每股收益增長率的 0.4%。
儘管在 1990 年代中期和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美元走強確實與更快的每股收益增長呈強烈正相關;但在 1980 年代和 21 世紀初,這種相關性卻是強烈的負相關。因此,從統計學角度來看,似乎沒有依據,得出美元下跌對持有美元的美股投資者是好是壞的結論。
然而,Hulbert 警告存在一個非統計學上的擔憂:目前的金融環境與 1987 年 10 月股市崩盤前幾周的情況,有著不祥的相似之處。
在「黑色星期一」那天,道瓊指數在單個交易日內暴跌了 22.6%。儘管導致 1987 年股災的因素有很多,但當時美元的暴跌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黑色星期一」之前,美元指數比 1987 年初低了 7%。當時特別令投資者擔憂的是,雷根政府正在積極推動美元進一步走低。時任財政部長 James Baker 公開對聯準會施壓,要求其大幅降息,其目的不僅是刺激經濟,更是為了讓美元進一步貶值。
《巴倫周刊》編輯 Randall Forsyth 在其關於 1987 年股災的歷史文章中寫道,Baker 在「黑色星期一」前一周的言論,旨在推動美元兌德國馬克和其他貨幣走低。他認為美元走弱比提高利率更可取。市場對此的反應是拋售股票,因為貨幣衝突的前景使得風險資產,特別是價格昂貴的股票,變得風險過高。
與此相似,川普政府正施壓聯準會降息、美元持續走弱的組合,會否重演「黑色星期一」的噩夢,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