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 7 月 4 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雖然讓支持者滿意,但分析師警告,此舉可能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開心。該法案將增加 4.1 兆美元債務,同時取消潔淨能源補貼,等於讓美國退出再生能源競賽,為中國稱霸相關產業鋪路。《巴隆周刊》分析,如果習近平的共產黨要設計一份削弱美國未來十年潛力的藍圖,恐怕很難比川普 7 月 4 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做得更好。
美股雷達
根據《巴隆周刊》周二 (8 日) 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聲稱要挑戰民主、共和兩大黨主政的局面。分析師認為,此舉更可能分散共和黨選票,恐讓該黨在 2026 年期中選舉面臨更嚴峻挑戰,並可能削弱川普政府推動政策的能力。即使在馬斯克威脅成立新政黨之前,共和黨在 2026 年保住眾議院控制權就已面臨激烈戰鬥,參議院控制權也岌岌可危。
美股雷達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熱衷在 X 平台發起民調,讓數百萬粉絲投票決定重大商業決策。從 2021 年出售特斯拉股票、440 億美元收購推特,到恢復川普 X 帳號、辭去推特執行長職務,甚至最近宣布成立新政黨,這些影響深遠的決定都源自網路民調結果。根據《商業內幕》周一 (7 日) 整理,以下是馬斯克發起的一些民調及後續發展。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創辦人馬斯克上周六 (5 日) 透過 X 平台宣布成立全新政黨「美國黨」,正式向美國延續近百年的兩黨制發起挑戰。這位科技巨頭在宣言中直言不諱地說:「我們生活在一個通過浪費和腐敗使國家破產的單黨制國家」,並強調新政黨將致力於「讓人民重獲自由,但截至發稿,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 (FEC) 的官方記錄中尚未出現該黨的註冊資訊。
國際政經
美國當地時間 7 月 5 日,億萬富翁馬斯克在社交平台 X 宣布:「今天,『美國黨』的成立還給你們自由。」此番言論迅速掀起全球媒體與政治圈熱議。馬斯克此舉是在回應他 7 月 4 日發起的民調時做出宣布。他詢問是否應創立「美國黨」,希望打破長期由共和黨與民主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美股雷達
美國眾議院周四 (3 日) 以 218 票贊成、214 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大而美法案》,支持者稱其為「經濟強心針」、反對者斥為「債務火藥桶」的立法博弈,正將美國推向新的財政懸崖邊緣。新法案核心在於永久化川普時期的減稅政策,包括將小費與加班收入納入免稅範疇、設立 MAGA 育兒帳戶等條款。
美股雷達
儘管美國民主黨眾議員強力阻擋,但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在美東當地時間周四 (3 日) 還是以微弱優勢表決通過了參議院版本的《大而美法案》,接下來這一法案將被提交川普簽字成為法律。這項被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稱為「經濟刺激藍圖」的立法引發巨大爭議。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計算,上述法案將在未來十年新增超過 3 兆美元國債,持續擴大財政赤字規模。
美股雷達
據《金融時報》周三 (3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全力爭取共和黨批評者的支持,力拚在 7 月 4 日美國國慶日前通過自己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該法案延續川普首任期的大規模減稅政策,但以削減低收入醫療補助等社會福利為代價,在共和黨內部引發分歧。
國際政經
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與川普總統就其簽署的稅收和國內政策法案發生爭執之際,馬斯克再次呼籲成立一個新的政黨——但即使對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來說,這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馬斯克將其新黨命名為「美國黨」(America Party),旨在提供「民主黨 - 共和黨一體黨」之外的替代方案,讓人民有真正的「聲音」。
美股雷達
據《CNN》報導,儘管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按照原計畫,於 5 月底辭去政府職務,回歸業務以挽救這家電動車巨頭的頹勢,但他似乎仍無法擺脫政治漩渦。這份政治糾纏,正進一步成為特斯拉面臨銷售下滑和聲譽受損的額外負擔。對特斯拉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殷切期盼馬斯克能真正放下政治「擴音器」,挽救公司的未來。
國際政經
週日(29 日),由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在聯邦參議院經過近四小時激烈拉鋸後,以 51 票對 49 票通過程序性投票,正式邁入最終稅改辯論階段。此法案內容涵蓋大規模減稅與支出削減,被視為川普重塑美國經濟政策的關鍵戰役。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龐大稅改與支出《大而美法案》,於週六(28 日)在美國參議院驚險過關,以 51 票對 49 票微幅優勢通過辯論門檻,正式啟動審議程序。這項長達 940 頁的法案涵蓋移民、邊境、稅改與軍事支出等川普核心政策,但在黨內外皆引發爭議。
美股雷達
過去二十年,美國聯邦債務大幅上升,引發對潛在財政危機的廣泛憂慮,但《紐約時報》指出,與其恐懼未來的崩潰,更應關注當前政府仍大量依賴廉價資金無節制舉債,尤其是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形成的隱形風險。川普「大而美法案」加劇赤字,導致惡性循環《紐時》批評,川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延續 2017 年減稅政策,進一步擴大聯邦赤字,迫使政府加重舉債,陷入惡性財政循環。
國際政經
華府政壇觀察人士最新發現,共和黨正經歷一場靜默的結構性變革。隨著川普政治影響力持續發酵,傳統保守主義價值觀與新興民粹力量的碰撞正重塑政黨版圖。在 2024 年大選後的深入訪談中,多位共和黨內部人士揭示了這場變革的深層肌理。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政策管理學院教授渡邊將人本月初以《共和黨的崩潰與保守主義的終結?》為題撰文指出,目前維繫「川普聯盟」的核心力量,已從傳統意識形態對抗轉向新型政治情緒的聚合。
美股雷達
美國共和黨內部圍繞「州與地方稅扣除」(SALT) 政策的分歧週一 (16 日) 再度浮上檯面,紐約多位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公開抨擊參院領導層,因後者計劃在即將提交的稅改法案中維持 1 萬美元的 SALT 扣抵上限,這一做法可能導致川普總統的稅改法案在進入參議院前就「到院前陣亡」。
國際政經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本週正式宣布撤回 14 項,在拜登政府時期提出的監管提案,這些措施原為前任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任內的重要改革之一,象徵新一屆由共和黨主導的監管機構,決定終止延續其前任政策方向。根據《巴隆週刊》(Barron's)報導,這些被撤回的監管提案涵蓋多個重點領域,包括:一項旨在透過複雜機制,改善投資人交易價格的股票交易改革;一項企圖將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納入與傳統證券交易所同等嚴格規範的法案;以及禁止證交所向大量下單的券商提供手續費折扣的措施。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四 (12 日) 報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最新分析顯示,由美國總統川普力推、已通過眾議院的《大而美法案》,將對美國最貧困家庭造成經濟打擊,但讓高收入家庭受益。CBO 分析,收入最低 10% 的家庭平均每年將損失約 1600 美元,相當於收入減少 3.9%。
美國洛杉磯抗議行動持續升高,局勢已全面失控。洛杉磯警察局局長 Jim McDonnell 坦言,抗議者不僅違法集結,甚至使用致命煙火攻擊警察。警方已宣布將強化戰術部署,全力逮捕並起訴參與暴力活動者。根據《CNN》報導,洛杉磯市中心爆發激烈衝突。
美股雷達
《紐約時報》指出,民主黨的問題不在於黨派領導人,而是整個民主黨尚未意識到當前歷史巨變的重要性。許多民主黨支持者對黨內領導層感到失望,批評民主黨缺乏明確方向、論述軟弱、策略被動。文章指出,全球民粹主義運動持續興起,體制不信任情緒在美國及多國達到高峰。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六(7 日)在接受專訪時嚴厲警告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稱若其資助民主黨候選人對抗支持共和黨預算法案的議員,將面臨「嚴重後果」。根據《NBC》的報導,川普說:「如果他這樣做,他將不得不付出非常嚴重的代價,」但他拒絕透露具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