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業面臨挑戰:iPhone 17推動PCB收益,中美貿易緊張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科技產業面臨挑戰與機遇:iPhone 17推動PCB收益增長,中美貿易緊張加劇
蘋果 iPhone 17 的上市顯著推動了 PCB 供應鏈的營收增長,華通 (2313-TW) 和健鼎 (3044-TW) 分別創下 35 個月新高及歷史紀錄,顯示行動通訊市場的旺季效應強勁[1]。同時,輝達 (NVIDIA) 在北士科的總部計劃因用地問題遭遇阻礙,新光人壽呼籲政府協助解決,強調公私合作的重要性[2]。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產業在市場需求與政策環境中的複雜互動,將影響相關企業的成長潛力。
隨著中國商務部擴大稀土及鋰電池出口管制,其意在強化在尖端產業的戰略優勢,並可能迫使美方在即將舉行的川習會談中做出讓步[3]。此外,聯發科 (2454-TW) 第三季營收1421億元,雖季減5.5%但仍優於市場表現,顯示其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強勁表現[4]。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及台灣科技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市場需密切關注兩者的發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在今日舉行的「2025 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上,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尤昭文對台股的未來持樂觀態度,指出台積電 (2330-TW) 股價有望挑戰2000元,並強調其上半年EPS已達29.31元,法人相信全年將超過60元,顯示出強勁的獲利潛力[5]。尤昭文分析,隨著美國降息及AI生態系的擴展,台股在短期震盪後仍具再創高的潛力,這與全球科技股的表現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中美在AI領域的緊張關係也在加劇,近期中國學者姚順宇辭去Anthropic轉投DeepMind,反映出對美國企業「反華」言論的不滿,這可能影響未來AI技術的國際合作與發展[6]。整體而言,台股在科技股的帶動下,仍有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成為市場焦點。
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九月營收達606億元,創下近三年新高,顯示出在AI及高效能運算需求推動下,封測業務持續增長,第三季合併營收亦創11季來新高,顯示市場對先進封測的強勁需求[7]。同時,川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討論引發關注,專家對其獲獎可能性持保留態度,認為其執政記錄與獎項精神存在矛盾,這一事件也反映出其政治影響力的複雜性[8],將成為觀察其政治動向的重要指標。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