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雷軍自曝對SU7「信心不足」 為了YU7拆解了三輛Model Y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綜合報導


在小米集團 (01810-HK) 第六屆年度演講中,董事長雷軍親自揭露了小米汽車第二款車型——小米 YU7 的誕生歷程與成功秘訣。雷軍坦言,YU7 的開發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團隊曾面臨激烈的內部爭論與市場質疑,但最終憑藉獨特的定位和精準的策略,成功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發布 18 小時後鎖單量即達 24 萬輛。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雷軍自曝對SU7「信心不足」 為了YU7拆解了三輛Model Y。(圖:shutterstock)

拒絕盲從 堅持做「運動型 SUV」


雷軍回憶,2022 年小米第一款車型 SU7 開發正處於關鍵時期,「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SU7),假如 SU7 不成功,YU7 就是我們最後的底牌。」

當時市場上以理想 L9 為代表的「大空間增程 SUV」風潮正盛。這股趨勢讓小米內部陷入了激烈的路線爭論:究竟是跟隨潮流,打造一款家庭市場喜聞樂見的超大空間 SUV,還是堅持走自己的路?

雷軍認為,儘管超大空間 SUV 市場熱絡,但總量有限,若小米隨波逐流,將「肯定沒前途」。最終,團隊決定另闢蹊徑,將目光鎖定在特斯拉 Model Y 上,並將小米 YU7 定位為一款運動型 SUV。

這一定位在當時鮮有成功先例,通常是豪華品牌的專屬領域。為了打消內部的疑慮,研發團隊通過多輪設計優化,詳細證明了 YU7 的內部空間足以滿足用戶需求,這才推動了項目的正式立項。

雷軍強調,小米 YU7 不僅要與 Model Y 全面對標,更要從續航、空間、售價等各個方面超越它。為此,他們甚至買了三輛 Model Y,將其零件一個一個拆解研究。

解決里程焦慮 續航從 620 公里到 835 公里

在產品定義過程中,小米團隊在續航方面展現了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雷軍透露,小米 YU7 標準版原先規劃的續航里程為 620 公里,但在去年底的長途實測中,團隊普遍認為「還是不太夠」,無法有效消除用戶的「里程焦慮」。

為此,小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砍掉這個版本,將原計劃的「長續航 Pro 版」更名為「標準版」,並將續航里程增加了 200 多公里,但定價卻維持不變。最終,小米 YU7 標準版的 CLTC 續航達到 835 公里,而其競爭對手特斯拉 Model Y 煥新版的 CLTC 續航僅為 593 公里,且售價比小米 YU7 標準版高出 1 萬元。

這項策略的成功,不僅體現在市場的熱烈反饋上,也展現在實際的交付數據中。據雷軍透露,小米 YU7 交付僅兩個多月,累計交付量就已突破 4 萬輛。

智能工廠助力 交付週期縮短 6 週

小米汽車的成功不僅在於產品力,更在於其強大的生產與交付能力。市場消息指出,小米汽車正積極優化車輛交付週期,部分車型預計將較原定時間提前 6 週交付。

一位小米內部人士透露,這項優化主要得益於實施「智慧化技術改造」,從而有效提升了工廠的產能。乘聯分會數據顯示,小米汽車 8 月份交付量達到 36,396 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連續 10 個月交付量超過 2 萬輛的小米 SU7,在 8 月份並未進入榜單,這意味著 SU7 的當月交付量不足 2 萬輛。這位內部人士進一步透露,8 月份小米 SU7 和小米 YU7 的交付量幾乎各佔一半。這也間接證明了 YU7 在市場上的強勁表現,並與 SU7 共同成為小米汽車的「雙引擎」,推動小米在電動車市場上穩步前行。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