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資金流入六周新高 科技股與印度半導體計畫成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資金流入創六周新高 科技股成焦點 印度推動半導體自給自足
全球股票基金在截至8月13日的一周內錄得六周以來最大的資金淨流入,達193.2億美元,主要受益於美國通膨數據低於預期及美中關稅休戰延長的影響。其中,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87.7億美元,科技股基金更是吸引了40.8億美元的淨流入,顯示出市場對科技股的強烈信心[1]。相對而言,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則連續第二周淨賣出,撤出10.8億美元,顯示出資金流向的明顯分化。此外,聯合健康集團 (UNH-US) 受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的投資及併購案獲批的雙重利多影響,股價在盤前飆漲逾12%,顯示出市場對於健康照護領域的樂觀情緒。在高管變動及市場挑戰中,該公司仍能保持增長動能[2]。整體而言,科技股的強勁需求與健康照護領域的併購活動,反映出投資者對於特定行業的信心,並可能引導未來資金流向的趨勢。
印度總理莫迪在獨立日演說中強調科技自給自足的重要性,宣布印度首款國產半導體晶片將於年底上市,顯示政府推動「印度半導體任務」的決心。該計畫吸引了英特爾 (INTC-US) 和洛克希德·馬丁 (LMT-US) 等全球巨頭的投資,總值約4,600億盧比[3]。此外,莫迪批評全球經濟自私現象,呼籲印度在能源和關鍵礦產上實現自給自足,以應對美國高關稅的挑戰,並計劃推出「下一代 GST 改革」以促進經濟韌性[4]。這些舉措不僅反映了印度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新定位,也顯示出其在面對外部壓力下的戰略調整,未來將可能重塑印度的產業結構與國際競爭力。
段永平管理的 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公司在第二季度的持倉報告中顯示出對蘋果 (AAPL-US) 的強烈信心,增持89萬股,並對輝達 (NVDA-US) 進行了顯著加碼,顯示出對科技股的看好。然而,對台積電 (TSM-US) 和微軟 (MSFT-US) 則選擇小幅減倉,反映出市場對這些公司的未來表現存在一定的謹慎情緒[5]。同時,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川普的施政滿意度降至38%,並對其關稅政策持反對態度,這可能影響未來的經濟政策走向[6]。在特斯拉 (TSLA-US) 方面,馬斯克對空頭投資者發出警告,強調自動駕駛技術的潛力,儘管市場對其高估值仍有疑慮[7]。此外,馬斯克對谷歌 (GOOGL-US) 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表示讚賞,認為其將成為未來的領導者,這也反映出科技公司在AI競爭中的激烈態勢[8]。整體而言,市場對科技股的動態及政策環境的變化將持續影響投資者的信心與行為。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