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銷售增長與全球股市資金流入加速 印度強調科技自給自足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零售銷售穩定增長,全球股市資金流入加速,印度強調科技自給自足
美國7月零售銷售增長0.5%,雖低於0.6%的數字,但顯示出消費者支出逐漸穩定,這是連續第二個月的增長,成功扭轉了前兩個月的跌勢,尤其汽車銷售增幅顯著,受到大型零售商促銷活動的推動[1]。然而,市場對於這一數據的解讀仍存在分歧,難以判斷其是否反映短期波動或長期趨勢。聯準會官員將密切關注此數據以評估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與此同時,川普政府計劃將明年難民收容上限縮減至4萬人,並將大部分名額分配給南非白人,引發爭議,這一政策的執行面臨人員短缺及福利削減的挑戰,已抵美的南非難民也因此遭遇困境[2],顯示出當前美國在內政與經濟政策上的複雜性與挑戰。
截至8月13日的一周,全球股票基金錄得六周來最大淨流入193.2億美元,主要受美國通膨數據低於預期及美中關稅休戰延長影響,尤其科技股基金吸引40.8億美元的淨流入,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強烈信心[3]。同時,聯合健康集團 (UNH-US) 受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的投資及併購案獲批影響,股價盤前飆漲逾12%,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樂觀情緒[4]。儘管如此,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連續兩周淨賣出,顯示資金流向的分化,全球債券基金及黃金等大宗商品仍持續受到青睞,反映出投資者對風險的謹慎態度與資產配置的多元化需求,未來市場動向值得密切關注。
印度總理莫迪在獨立日演說中強調科技自給自足的重要性,宣布印度首款國產半導體晶片將於年底上市,並透露政府已批准四項總值約4,600億盧比的半導體製造計畫,吸引全球巨頭如英特爾 (INTC-US) 和洛克希德·馬丁 (LMT-US) 投資,顯示出印度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新定位[5]。同時,莫迪批評美國對印度徵收高額關稅,呼籲國內在能源和關鍵礦產上實現自給自足,以增強經濟韌性[6]。在美國內部,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61%的美國民眾反對川普的關稅政策,反映出對其施政的不滿情緒持續上升,施政滿意度降至38%[7]。此外,投資者段永平在第二季度增持蘋果 (AAPL-US) 和輝達 (NVDA-US),同時減持台積電 (TSM-US) 和阿里巴巴 (BABA-US),顯示出對科技股的信心與市場動態的敏感度[8]。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及各國在科技與貿易政策上的調整,未來將影響市場走向及投資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