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動盪:緬甸關稅、美越貿易爭議及科技競爭交織影響市場未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動盪:從緬甸關稅回應到美國越南貿易爭議,科技與地緣政治交織影響市場未來
緬甸軍政府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回應顯示出其試圖藉此機會強化國際地位,敏昂萊大將稱此舉為「榮譽」,並呼籲解除經濟制裁以促進雙方繁榮,反映出其在國際孤立中的求生策略[1]。同時,Google (GOOGL-US) 透過挖角Windsurf創辦人及團隊,顯示出對AI人才的激烈競爭,並以高達24億美元的授權費用強化其DeepMind在代理程式設計的技術優勢,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佈局與戰略重心[2]。這些事件不僅揭示了全球政治經濟的複雜性,也突顯出科技公司在人才爭奪戰中的積極態度,未來可能對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與東協升級自貿協定的共識將於10月提交審議,這一舉措不僅顯示出中國在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主導地位,也反映出對數位經濟及綠色經濟的重視,這將促進雙方在供應鏈及安全合作上的深入交流[3]。此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AI公司xAI推出的Grok 4因引用其觀點而引發對AI中立性的爭議,這可能會影響其商業化進程,顯示出科技企業在倫理與商業之間的微妙平衡[4]。這些發展不僅影響各自市場的動態,也可能重塑全球供應鏈及科技產業的競爭格局。
俄羅斯與北韓的軍事合作日益加深,拉夫羅夫的訪問強調了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支持,並顯示出北韓軍隊的實質參與[5]。同時,OpenAI再次延後開源AI模型的發布,強調安全測試的重要性,這一決策可能影響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尤其是在中國新創公司Moonshot AI推出高參數模型的背景下[6]。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科技與地緣政治的交織,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需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
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因互相指控不公平貿易而持續惡化,雙方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使合作機會轉為風險,專家指出即將召開的歐中峰會難以取得實質進展[7]。同時,美國總統川普釋出加碼關稅的訊號,儘管市場對此反應冷淡,卻可能暗示市場對其貿易政策的默許,分析指出若無強烈市場反應,川普可能在未來貿易談判中進一步提高關稅[8],這將對全球貿易環境造成更大不確定性。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