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動態:中國支持中小企業,數位資產興起,台灣房市降溫,科技與監管挑戰交織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轉型:中國汽車政策支持中小企業,數位資產崛起,台灣房市降溫,科技與監管環境變化持續影響經濟
中國汽車產業推動「反內捲」政策,十餘家車廠承諾將供應商賬期統一至60天,旨在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這一舉措響應國務院修訂的相關條例,顯示出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意識逐漸提升[1]。同時,根據Coinbase報告,全球財富500強企業對區塊鏈和加密資產的採用率顯著上升,60%的企業已進入戰略深耕階段,顯示出市場對加密資產的信心增強,機構投資人也計劃增加相關部位,這表明加密資產進入企業與投資的雙輪爆發期[2]。這些趨勢反映出中國及全球市場在支持中小企業和推動數位資產發展方面的共同努力,未來將可能改變產業格局。
蘋果宣布macOS 26「Tahoe」將成為最後一代支援英特爾 (INTC-US) 處理器的版本,標誌著與英特爾的20年合作結束,全面轉向Apple Silicon,顯示出市場對效能與能耗比的新需求[3]。此外,美國司法部重啟《海外反腐敗法》(FCPA)調查,聚焦於能源與國防等國家安全產業,旨在提升美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並強調對高額賄賂案件的優先處理[4]。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與法律環境的變遷,企業需適應新挑戰以維持競爭優勢。
隨著Waymo與特斯拉於2025年6月展開Robotaxi競爭,市場對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期待持續升溫,高盛指出特斯拉在此領域具備兩大優勢,這顯示美國Robotaxi市場將在未來五年內顯著增長[5]。同時,亞力 (1514-TW) 也在股東會上透露,前四個月新訂單達50億元,全年營收將實現雙位數成長,並計畫透過新產品擴大在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力[6],顯示出科技與能源領域的投資潛力正逐步顯現,未來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台股今日表現強勁,指數收復年線,主要受到台積電 (2330-TW)(TSM-US) 除息行情的推動,成交量達3951.68億元[7]。同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針對中國晶片發展的言論引發外媒關注,強調美國的封鎖無法阻止中國技術的進步,尤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潛力顯示出中國在高科技競爭中的韌性[8]。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全球科技產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台股的表現也因此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