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國汽車銷量與科技股強勁表現,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挑戰全球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汽車銷量上升與科技股強勁表現,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動蕩影響全球市場

福特汽車 (F-US) 在5月美國銷量年增16.3%,主要受員工優惠價政策推動,顯示出在高關稅和車價上漲的環境中,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1]。此外,美股因輝達 (NVDA-US) 股價上漲而收高,輝達市值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顯示科技股的強勁表現[2]。這些現象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和汽車產業的信心,並可能暗示未來經濟復甦的潛力。
烏克蘭對克里米亞大橋的水下襲擊顯示出其在持續衝突中的攻擊能力,這一行動不僅破壞了俄方的關鍵基礎設施,也可能影響地區安全局勢[3]。同時,南韓新總統李在明的當選反映出民眾對經濟與民主改革的期待,並將面臨內外挑戰,尤其是在美中關係的微妙平衡中[4]。這些事件不僅影響各自國家的政策走向,也可能對全球市場情緒及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將鋼鋁關稅從25%提高至50%,此舉旨在保護國內鋼鐵產業,並可能加劇貿易緊張局勢,市場反應顯示鋼鋁價格上漲,外國鋼鐵業者股價下跌[5]。同時,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對川普的減稅法案表示強烈不滿,批評其將導致聯邦預算赤字飆升至2.5兆美元,並對法案的支出條款表示譴責,白宮則對此冷淡回應,重申對法案的支持[6]。這些政策動向顯示出美國政府在經濟政策上的強硬立場,可能對市場信心及未來經濟增長造成影響。
Meta Platforms (META-US) 與核能業者簽署的電力購買合約顯示出其在應對人工智慧需求上所需的低成本電力策略,合約價格每兆瓦時約80美元,遠低於微軟的110美元[7]。這一趨勢反映出科技公司對核能的需求上升,因其零碳排特性有助於達成氣候目標,並可能促進未來的產能擴張。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瑞士會議上強調中國需轉向消費驅動的經濟模式,以應對房地產市場供給過剩的挑戰,並指出中美貿易關係的緊張仍在持續,雙方需加強合作以避免經濟衝突[8]。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經濟在能源轉型與貿易政策上的複雜互動,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科技與能源領域的發展。
博通 (AVGO-US) 最新推出的 Tomahawk 6 交換器晶片已開始出貨,該晶片在人工智慧運算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能提升 GPU 效能至前代的六倍,並採用共封裝光學技術以降低成本和功耗,儘管價格較前代高,但仍具市場競爭力[9]。與此同時,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面臨銷售挑戰,對卡宴和帕拉梅拉等車型進行大幅降價以刺激需求,顯示豪華品牌在市場變化中競爭力逐漸減弱,2023年交付量已下降15%[10]。這些趨勢反映出科技與消費品市場的動態變化,企業需靈活應對以維持競爭優勢。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程式撰寫流程正經歷顯著變革,初階軟體工程師的職位面臨挑戰,這一趨勢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尤其是Google (GOOGL-US)和微軟 (MSFT-US)等科技巨頭的參與[11]。另一方面,蔚來汽車 (NIO) 雖然在第一季營收增長21%至人民幣120.3億元,但淨虧損擴大至68.9億元,顯示出市場競爭的激烈及其面臨的財務壓力[12]。蔚來計劃減少研發支出以期達到損益平衡,並推出新車型以擴大市場份額,這反映出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環境中,企業必須靈活調整策略以維持競爭力。整體而言,AI技術的崛起與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正重塑科技與汽車產業的格局,未來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