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輝達推新晶片應對中國市場,台股面臨風險;美中經濟分歧加劇全球市場不確定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輝達針對中國市場推出新晶片,台股面臨風險;中美經濟分歧與日產電池計畫受挫加劇不確定性

輝達計畫推出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新 Blackwell AI 晶片,以應對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價格在6,500至8,000美元之間,並不採用台積電技術,顯示其在面對競爭壓力下的策略調整[1]。同時,台股在美債殖利率上升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下,面臨22000點的壓力,外資雖持續買進大型電金股,但買盤力道明顯減弱,顯示市場風險情緒升溫[2]。隨著輝達的市場策略調整及台股的波動,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動態及政策變化對市場的影響。
中國科技股表現強勁,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24%,顯示出市場對於本土生成式AI新創及政策支持的信心[3]。然而,美國投資者卻選擇減持中國概念股以降低風險,知名投資人如大衛·泰珀和喬治·索羅斯已大幅減少對百度 (BIDU-US)、拼多多 (PDD-US) 和京東集團 (JD-US) 的持倉[3]。相對而言,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則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強調不會因地緣政治緊張而撤資,並指出中國的長期成長潛力依然可期[4]。這種分歧反映出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不同看法,若未來中美貿易關係改善,或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中國科技股。
日本電動車電池供應鏈面臨重大挑戰,日產汽車 (2227-TW) 放棄在日本建設電動車電池工廠計畫,顯示出日本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逐漸下滑,尤其是在中國的強勁崛起下,這一趨勢愈發明顯[5]。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對歐盟徵收50%關稅,反映出其對歐盟在貿易及中國政策上的不滿,並可能引發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動盪[6]。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及地緣政治的影響,市場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變化及其對產業的深遠影響。
華爾街分析師對川普要求蘋果將 iPhone 生產回美國的構想表示懷疑,認為這一政策不切實際,並可能導致蘋果股價大跌超過 3%[7]。分析指出,若將生產移回美國,人工成本將增加超過 50%,使得售價可能突破 3,500 美元,經濟誘因不足[7]。同時,川普政府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籍學生的資格,影響至少52名台灣學生的留學計畫,儘管哈佛強烈譴責此政策,仍無法消除學生的不安[8]。這些事件顯示出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及國際學生的影響,可能進一步影響市場信心與投資決策。

比特幣價格破11萬美元,馬斯克與科技股面臨新挑戰,微軟言論自由爭議加劇

比特幣價格突破11萬美元,年內漲幅達18.27%,其概念股表現更為亮眼,持有最多比特幣的Strategy (MSTR-US)上漲33%,羅賓漢 (HOOD-US)更是飆漲64%,顯示市場對加密貨幣的熱情持續升溫[9]。新罕布夏州的比特幣儲備法案及Coinbase納入標普500指數,標誌著加密產業的成熟與合法化。對於國內投資者而言,國泰數位支付服務 (00909-TW)成為投資數位資產的便捷選擇。另一方面,馬斯克重返全天候工作狀態,專注於X/xAI及特斯拉 (TSLA-US),顯示出他對於未來科技發展的強烈投入,這或將進一步影響市場對於科技股的信心[10]
隨著馬斯克在美國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尤其與川普的關係冷卻,這對其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改革造成阻礙,民調顯示多數受訪者對其表現不滿[11]。同時,知名投資分析師Jim Cramer警告,川普的貿易政策對美國科技巨頭如輝達 (NVDA-US) 和蘋果 (AAPL-US) 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輝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且蘋果面臨高關稅壓力。這些因素將進一步提高美股的投資風險[12]。隨著市場對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投資者需謹慎評估未來的市場走向及其對科技股的潛在影響。
微軟因封鎖含有「巴勒斯坦」、「加薩」等敏感詞的Outlook郵件而引發爭議,員工在寄送正式申訴時也遭遇困難,顯示出公司在言論自由與商業運作間的緊張關係[13]。儘管微軟首席通訊長強調郵件僅因大量隨機發送而延遲處理,但員工反映的七小時延遲問題,無疑影響了日常業務的流暢性,並引發對公司內部溝通政策的質疑[13]。此外,微軟因其AI技術被以色列軍方使用而遭到抗議,進一步加劇了員工的不滿情緒,顯示出在當前全球政治環境下,科技公司面臨的道德與商業挑戰日益複雜。

拜登健康狀況與EPA政策調整引發市場關注與投資策略重塑

美國前總統拜登近日被診斷為前列腺癌,並於公開場合表示目前「感覺很好」[14],此消息引發政界的廣泛關注與祝福,顯示出政治人物健康狀況對市場情緒的潛在影響。另一方面,美國環保局(EPA)計劃取消燃煤及燃氣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這一政策轉變被認為是對前任政府規範的反彈,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電力成本及能源市場的結構[15]。隨著拜登健康狀況的變化及環保政策的調整,市場對於能源政策及其對經濟的長期影響將持續關注,尤其是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這些動態可能會重塑投資者的信心與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