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電商快速增長,科技巨頭面對美國經濟挑戰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東南亞電商快速增長,科技巨頭創新應對美國經濟挑戰
根據星展銀行與市場洞察公司Cube的報告,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正朝著「極速擴張」的趨勢發展,銷售額將達到4100億美元,年增率為14%,這一增長主要受益於該區域超過6.5億人口及高比例的年輕消費者所驅動[1]。隨著TikTok Shop與Temu等新興競爭者的崛起,傳統平台如Lazada與Shopee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新玩家憑藉創新商業模式和流量優勢,可能會重塑市場格局,迫使現有平台必須持續創新以維持競爭力[1]。此外,Google在其開發者大會上推出全新「AI模式」,旨在強化其在生成式AI領域的競爭力,特別是針對ChatGPT等對手,這顯示出科技巨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快速反應能力,未來將進一步影響數位商業的發展方向[2]。整體而言,東南亞電商的快速成長與科技巨頭的創新動作,將共同推動該區域的數位經濟持續升級。
根據路透/益普索的最新民調,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率降至42%,接近其任內最低紀錄,超過60%的受訪者對其經濟表現表示不滿,顯示出民眾對經濟管理的焦慮,尤其在通膨壓力加劇的背景下,經濟學家警告其激進政策可能進一步惡化經濟衰退風險[3]。與此同時,科技巨頭Google宣布重返智慧眼鏡市場,與Warby Parker及Kering合作開發搭載Android XR平台的AI智慧眼鏡,並計劃投資1.5億美元以推動產品研發,顯示出在穿戴式設備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4]。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儘管經濟面臨挑戰,科技創新仍然是市場的重要驅動力,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企業如何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尋找增長機會。
中美貿易緊張再升溫,日本國債市場遭遇挑戰,全球投資者需關注政策變化影響
中國對美國限制華為使用AI晶片的強硬回應,顯示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再度升溫,並可能對在華外資企業造成影響[5]。此外,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騰拓因不當言論辭職,反映出日本內閣在面對米價上漲及民意壓力下的脆弱性,首相石破茂的領導地位受到挑戰[6]。這兩起事件不僅突顯了亞洲地區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不穩定性,也可能影響投資者對相關市場的信心,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及日本內部政策調整的背景下,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