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動態:AI眼鏡上市潮、特斯拉擴張及全球風險挑戰中企業信心堅持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品牌AI眼鏡上市潮來襲,特斯拉擴張AI晶片需求,市場信心持穩面對挑戰
隨著中國科技品牌如雷鳥、百度、小米及華為等積極布局AI眼鏡市場,將在即將到來的618購物節前後迎來一波密集上市潮。這一市場的快速成長與Meta的Ray-Ban智慧眼鏡熱賣密切相關,全球銷量預計到2025年將達60萬台[1]。儘管如此,中國品牌在產能與設計上仍面臨挑戰,多數產品尚在開發階段,這使得618購物節成為檢驗其市場實力的關鍵時刻。另一方面,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及其AI公司xAI計劃向輝達 (NVDA-US) 和超微 (AMD-US) 購買更多晶片,並在田納西州建造擁有100萬顆GPU的工廠,這一舉措顯示出AI技術需求的急劇上升[2]。馬斯克指出,未來AI發展的限制將轉向能源,並提到到2026年將面臨電力短缺,這對於整個科技產業的供應鏈及發展策略將產生深遠影響。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再次針對市場潛在風險發出警告,涵蓋地緣政治衝突、美國關稅政策及停滯性通膨等議題。然而,全球股市卻顯示出樂觀情緒,反映出市場對這些風險的冷靜應對[3]。家居零售巨頭家得寶 (HD-US) 對全年銷售預測保持不變,顯示企業信心依然強勁,未來財報的公布將成為觀察消費支出趨勢的重要指標[3]。同時,蘋果 (AAPL-US) 計劃在印度組裝 iPhone,這一策略不僅旨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還有助於降低美國的生產成本,顯示出企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靈活應變能力[4]。這些動態表明,儘管面臨多重挑戰,市場仍在尋找增長機會,企業的信心和策略調整將成為未來市場走向的重要驅動力。
美股投資者應減持新興市場股票,聚焦大型股,全球市場緊張局勢加劇
富國銀行的報告指出,投資者應考慮減持新興市場股票,並將資金轉向美國大型股或已開發市場,以應對新興市場面臨的結構性挑戰,如政治與經濟不穩定及公司治理問題,尤其是中國的過度債務和經濟放緩等因素[5]。同時,中國對美國限制華為使用AI晶片的行為強烈反對,並威脅將對執行相關措施的外國企業採取法律行動,這一動作可能進一步加劇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影響全球市場情緒[6]。在此背景下,投資者需謹慎評估新興市場的風險,並考慮富國銀行建議的資產配置策略,以降低潛在損失。
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騰拓因其「從不買米」的言論引發民憤,最終辭職,這一事件不僅影響了首相石破茂的內閣穩定,也凸顯了日本米價持續上漲的嚴峻挑戰。石破茂已決定由小泉進次郎接任以重整內閣並應對米價問題[7]。與此同時,東南亞電商市場正快速擴張,預計到2030年銷售額將達4100億美元,年增率為14%,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該區域年輕消費者的活躍參與。然而,隨著TikTok Shop與Temu等新興競爭者的崛起,現有平台如Lazada與Shopee需加強創新以維持市場競爭力[8]。這些動態顯示出,無論是在政策還是市場層面,應對變化與挑戰的能力將成為未來成功的關鍵。
Google (GOOGL-US) 在最新的 Google I/O 2025 開發者大會上推出全新「AI 模式」,此舉顯示出其對抗 ChatGPT 及其他生成式 AI 的決心,預示著科技巨頭在 AI 領域的競爭將愈演愈烈。与此同时,路透/益普索的民調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率降至42%,接近任內最低,且超過60%的民眾對其經濟表現表示不滿,這反映出選民對於經濟管理的焦慮,尤其在通膨壓力和生活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經濟學家警告其激進政策可能加劇經濟衰退風險。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情緒,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科技股的表現及政治環境的變化,因為這將直接影響未來的資本流動和市場走向。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