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微漲受展會影響,全球高淨值人士移民潮加劇,科技巨頭競爭升溫與美元貶值挑戰經濟前景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受台北電腦展影響微漲,外資信心回暖但成交量下降

台股今日在台北電腦展的帶動下曾一度上漲逾220點,然而午盤後回落,最終僅微漲2.2點收於21526.03點,顯示出市場情緒的謹慎[1]。三大法人合計買超73.05億元,其中外資貢獻53.78億元,顯示出外資對市場的信心。儘管如此,成交量卻下降至2723.37億元,反映出投資者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保守策略。整體而言,短期內市場受到展會利好影響,但長期趨勢仍需觀察外資動向及市場情緒的變化。

全球高淨值人士移民潮加劇,美元貶值與貿易談判影響經濟前景

根據亨利諮詢的報告,中國高淨值人士的外流趨勢持續加劇,將有15,200名百萬富翁選擇移民,主要流向阿聯酋、美國和新加坡等地,顯示出全球財富重心的轉移[2]。新加坡憑藉其穩健的經濟環境和低稅政策,成為富豪的新寵,反映出高淨值人士對財務安全和生活品質的重視。此外,日本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強調不會急於達成協議,若無法取消高關稅,將影響雙邊貿易的前景[3]。這些現象顯示出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及各國在貿易政策上的謹慎態度,未來可能影響國際資本流動及市場結構。
同時,越南與美國於華盛頓展開第二輪貿易談判,旨在避免加徵46%關稅,越南企業面臨壓力,正積極開拓澳洲及歐洲市場以實現多元化[4]。美元因貿易不確定性及財政赤字加劇而貶值,穆迪下調美國信評後,市場對美元的看空情緒上升,美元指數自年初已下跌10.6%。專家指出,美元可能進一步回落至歷史低點[5]。這一系列變化顯示,越南企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需加強內部能力建設以應對未來的市場波動,而美元的貶值壓力則可能引發全球資本流動的重新調整,影響國際貿易格局。
此外,澳洲央行 (RBA) 將基準利率下調至3.85%,顯示通膨控制已見成效,然而市場對於未來經濟繁榮的信心仍然謹慎,因為負擔能力問題依然存在[6]。COMPUTEX 2025展會吸引超過5萬名國際買家參加,顯示AI及自動化產業的強勁需求,並預示未來成長潛力[7]。這兩者的發展趨勢反映出全球市場在科技創新與經濟政策調整中的相互影響,特別是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企業投資與消費者信心的變化將成為關鍵指標。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專訪中對美國的AI出口管制政策提出批評,指出此政策不僅損害輝達的財務表現,還可能使中國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加速發展自己的技術生態系統,特別是H20晶片的禁令將使輝達面臨高達55億美元的庫存損失和150億美元的潛在銷售損失[8]。同時,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則表示,儘管美中關稅達成90天休兵,該港口的貨櫃進口量仍不會大幅增加,顯示出貿易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進口商的提前採購行為也影響了當前的訂單情況[9]。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在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政策變化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尤其是在AI技術和貿易政策的交錯影響下,未來市場的競爭格局將更加激烈。

科技巨頭競爭加劇:Google推出AI助手、聯發科晶片革新、寧德時代創上市紀錄、蘋果面臨盈餘風險

Google (GOOGL-US) 最近推出的 AI 程式設計助手「Jules」進入公測階段,旨在挑戰 GitHub Copilot 和 OpenAI Codex,提供開發者免費的程式碼補全及 Bug 修復功能,顯示出其在 AI 開發市場的強烈競爭意圖[10]。聯發科 (2454-TW) 執行長蔡力行宣布其首顆 2 奈米晶片設計已於 9 月完成,預計效能提升 15% 且能耗降低 25%,顯示出其在高效能計算領域的持續創新[11]。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科技巨頭在 AI 和半導體領域的激烈競爭,也顯示未來市場對於高效能和低能耗解決方案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賴清德總統在COMPUTEX 2025開幕典禮上強調台灣在AI及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關鍵角色,呼籲企業組建國家隊以強化產業與政府的合作,並承諾提供稅賦減免及金融支持,旨在創造有利於ICT產業的發展環境[12]。在此期間,台股表現波動,雖然一度上漲逾220點,但最終僅微漲2.2點,成交量縮至2723.37億元,顯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熱情仍在,但整體信心尚未完全恢復,尤其是台積電的表現影響了市場情緒[13]。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台灣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潛力與挑戰,未來需持續關注政府政策與市場反應的互動。
寧德時代 (03750-HK) 今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募資淨額達353億港元,創下全球最大上市紀錄,顯示出其在動力電池市場的強勁地位[14]。與此同時,任天堂選擇與三星電子合作生產Switch 2的主晶片,這一策略不僅能提升產量,還能避免與台積電的產能競爭,顯示出市場對於供應鏈調整的敏感性[15]。這兩個事件反映出全球科技產業在資本運作及供應鏈管理上的新趨勢,未來將持續影響相關企業的市場表現及競爭格局。
Evercore 分析師指出,蘋果 (AAPL-US) 面臨高達 20% 的每股盈餘風險,主要源於與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法律糾紛,特別是在分潤及 App Store 抽成政策上。這場法律戰不僅可能影響蘋果的收入結構,還可能改變其在數位生態系統中的競爭地位,進一步引發市場對其長期成長潛力的擔憂。隨著科技巨頭間的競爭加劇,蘋果需重新評估其商業模式,以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和法律挑戰[16]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