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輝達推動AI創新面對150億損失,中美貿易緊張與外資信心回升交織影響全球經濟

鉅亨網新聞中心


輝達推動AI技術創新與中國市場擴展,面對出口禁令挑戰150億美元損失

輝達(NVDA-US)積極推動技術創新,計畫推出NVLink Fusion以加速AI晶片間的通訊,這一舉措不僅顯示出其在AI領域的技術領導地位,也可能進一步強化與聯發科及高通等合作夥伴的聯繫,提升整體生態系統的效率[1]。在此背景下,輝達在中國市場的持續投入,透過租用新的辦公空間來擴展其業務,顯示出對該地區市場潛力的重視,並強調將遵守出口管制以維護合規性[2]。這些動作不僅反映出輝達在全球市場的戰略佈局,也顯示其在AI技術及市場拓展方面的長期發展潛力。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指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禁令將使公司面臨高達150億美元的營收損失,這一情況可能進一步促使華為在技術上尋求自給自足的解決方案[3]。同時,印度與美國的貿易協議談判也在進行中,首階段協議預計於7月前達成,重點在於工業品市場准入及農產品輸出,儘管雙方對談判持樂觀態度,但專家認為最終協議可能更傾向於漸進式妥協,而非實質的自由貿易協定[4]。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複雜性,尤其是在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影響下,企業需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

中美貿易緊張加劇,外資看好中國市場;日本央行面臨壓力,地緣政治影響全球經濟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美國對華為晶片的出口管制調整引發中國政府強烈反彈,指責美方破壞雙方在日內瓦達成的貿易休戰協議,並警告可能採取反制措施,顯示出中美貿易談判的脆弱性[5]。與此同時,深圳證交所舉辦的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吸引了多家頂級金融機構參加,顯示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回升,尤其是在AI技術推動下,科技股成為國際資金的重點,調查顯示80%的與會投資人計劃增持中國股票[6]。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全球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重新評估,儘管面臨貿易摩擦,但AI及科技創新仍然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未來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值得關注。
日本銀行將於本週與市場參與者討論量化緊縮政策的力度,這一動作反映出其面對殖利率上升的壓力,尤其是在超長期債券殖利率創新高的背景下,市場對於日本央行未來的債券購買計畫充滿關注[7]。同時,法國、英國和加拿大對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發表聯合聲明,強烈反對其擴大攻擊,並要求停止行動以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進入,這一立場顯示出國際社會對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擔憂[8]。這些事件不僅影響了市場情緒,也可能對全球資本流動和投資決策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日本央行的政策調整可能引發的市場波動及其對其他國家央行政策的影響上,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動態。
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取得顯著進展,將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從125%降至30%,並暫停對多數國家的關稅增加,這一政策促使進口商出現囤貨潮[9]。然而,與傳統盟友的關稅談判卻陷入僵局,汽車關稅成為核心問題,美國堅持對進口車維持25%的高關稅,這使得日本和韓國等國面臨經濟壓力,試圖尋求豁免或讓步,但談判進展緩慢[9]。同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與川普的通話中強調了停火、制裁俄羅斯及參與決策的重要性,並提議舉行由多方參與的聯合會議,顯示出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和美國在全球貿易及外交中的關鍵角色[10]。這些動態不僅影響美國的貿易政策,也可能對全球經濟及多邊貿易體系造成深遠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