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濟對抗升溫 全球供應鏈重塑與市場格局變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美經濟角力加劇 全球供應鏈及市場格局面臨重塑
美國對中國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持續施壓,特別是在哥倫比亞地鐵建設中,強烈反對多邊貸款機構向中國國有企業提供資金,顯示出美方對地區安全的高度關注[1]。同時,中國則透過維持對七種關鍵稀土金屬的出口禁令,對美國國防及能源產業施加壓力,這些金屬對美國的戰略資源至關重要[2]。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中美之間的經濟角力愈演愈烈,未來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及地緣政治格局。
國際能源署 (IEA) 上調全球原油供應的數據,顯示2023年供應將增長160萬桶/日,主要因OPEC+加速解除減產。儘管需求增長小幅上調至74萬桶/日,但電動車銷售激增及經濟逆風可能導致需求增速放緩,IEA指出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500萬桶/日,這對於俄羅斯的石油收入形成壓力[3]。同時,卡達主權基金計劃在未來十年向美國市場追加5,000億美元投資,聚焦於人工智慧及醫療健康等領域,這不僅顯示出中東資本對美國再工業化政策的支持,也將活絡市場資金流動,尤其是在高利率環境下的私募市場[4],顯示出全球資本配置的趨勢正在向科技和健康產業傾斜。
摩根大通 (JPM-US) 執行長戴蒙在全球市場會議上警告,全球經濟仍受關稅政策影響,衰退風險未完全消除。儘管美中暫時降低關稅的協議未能緩解市場不安[5],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數據,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降至57.8%,為1995年以來最低,顯示各國央行逐步去美元化,並增加非傳統貨幣及黃金儲備以應對不確定性[6]。這些趨勢反映出全球資本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政策及全球貨幣體系的演變。
美國經濟數據顯示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上升,導致美債殖利率回落。然而,美股主要指數卻因中美貿易緊張情勢的樂觀情緒減退而開低,顯示市場對經濟成長的信心動搖[7]。同時,巴西總統盧拉訪中達成46億美元投資協議,強調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反映出拉美國家對美國影響力的重新評估,並尋求擺脫對美國的依賴[8]。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市場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政策及其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
特斯拉自駕計程車計畫失敗,政府考慮半導體出口管制; 劉揚偉當選理事長推動AI發展,螞蟻集團
特斯拉 (TSLA-US) 在自駕計程車計畫上承諾跳票,消費者對於租賃車輛被轉售以獲利的不滿情緒高漲,尤其在馬斯克曾聲稱將推出超過100萬輛機器計程車的背景下,實際情況卻未能實現,並且二手車市場價值大幅下跌,Model Y和Cybertruck的價格分別下滑14.1%和46%[9]。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內部對於川普推進的中東AI晶片交易也出現激烈爭論,計劃向沙烏地阿拉伯及阿聯出售輝達 (NVDA-US) 和超微 (AMD-US) 的AI晶片,部分官員擔心這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尤其是阿聯的G42企業與華為的過去關係引發疑慮,促使政府考慮重新草擬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以平衡科技競爭與國安需求[10]。
劉揚偉於電電公會會員大會中當選新任理事長,計劃透過平台化策略重塑台灣ICT產業生態系,並推動中小企業參與AI產業的發展[11]。他將與政府合作,於墨西哥、印度及歐洲建立「台灣科技園區」,以協助會員拓展海外市場,並呼籲會員信任政府以應對美國關稅挑戰[12]。此外,劉揚偉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聚餐計劃,顯示出他對於國際合作的重視,並期待透過交流促進雙方的業務發展。儘管台幣升值可能影響業務情況,但他對鴻海的未來仍持樂觀態度。
螞蟻集團去年第四季獲利大幅下滑31.4%,淨利僅54億元人民幣,主要因為公司加大對人工智慧(AI)的投資以支持新業務發展,顯示出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壓力[13]。同時,美中貿易關係的緩和提升了市場情緒,促使中國股市回升,機構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看法轉為樂觀,尤其是在AI應用的潛力上[14]。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科技投資與國際關係對市場的深遠影響,若螞蟻集團能成功上市,將有助於其資金流動性及業務擴展。
美國勞動市場韌性顯現,但失業挑戰與招聘謹慎暗示潛在隱憂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