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回補台積電卻難阻台股下跌,新台幣升值壓力加大,金融股遭拋售影響市場情緒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5 18:10
外資回補台積電但台股下跌,金控股遭拋售,新台幣升值壓力增大
在市場動態中,外資持續回補台積電 (2330-TW)(TSM-US),連續第八日買進,累計超過10萬張,顯示外資對其未來成長潛力的信心。然而,台股在此背景下卻下跌254點,顯示市場情緒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特別是金控雙雄遭外資大賣3.7萬張,反映出資金流向的轉變。另一方面,鴻海 (2317-TW) 4月營收達6413億元,月增16%及年增25.5%,顯示其在雲端網路及AI產品上的強勁表現,為第二季的營運展望帶來樂觀預期。整體而言,儘管台股面臨短期波動,長期看來,科技股及雲端服務的增長仍將是市場的重要驅動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1][2]
當前台股面臨多重挑戰,尤其是新台幣的強升對市場情緒造成壓力,導致台股今日下跌254.65點,收在20532.99點,金融股如富邦金 (2881-TW) 受影響跌幅達2.4%。在此背景下,大立光 (3008-TW) 雖然4月營收年增26.53%,但月減10.59%,顯示出淡季影響逐漸顯現,且第一季毛利率也有所下滑,未來展望不容樂觀。此外,研華 (2395-TW) 董事長劉克振指出,雖然新台幣升值對IPC產業影響可控,但仍需面對美國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並計劃透過調漲新產品報價來應對。整體而言,市場需密切關注匯率波動及其對企業獲利的長期影響,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企業的應變能力將成為關鍵。[3][4][5]
台股最新動態:智新登錄興櫃、聯亞營收強勁、債券ETF警示與PCB產業成長潛力分析
智新 (7832-TW) 預計於本周四以每股參考價4元登錄興櫃,專注於RNA核酸技術的研發,顯示出其在生技領域的潛力。公司目前正開發針對COVID-19的IG-001及流感的IG-002,並計畫利用脂質奈米粒子與外泌體作為包覆遞送載體,這一策略不僅提升了藥物的遞送效率,也顯示出其技術的創新性。IG-001已獲得500萬澳幣的資金支持,預計下半年申請臨床一期試驗,而IG-002則預計在2026年進入臨床,這為智新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智新計劃分三階段推進其「SMART 3D」策略,首階段將建立GMP先導工廠並研發新藥,董事長黃先龍強調未來將積極尋求國際授權及合作機會,拓展全球市場,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公司競爭力,也可能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6]
光通訊廠聯亞 (3081-TW) 最近公布的4月營收顯示出強勁增長,達到1.83億元,年增79.35%,顯示出矽光子 (CPO) 產品的出貨量大幅提升,這一趨勢預示著公司在光通訊領域的市場需求持續增強。聯亞預計第2季營收將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0%,並計劃擴展CPO量產客戶,顯示出其對未來市場的信心。儘管台幣升值可能對出口造成壓力,但聯亞已採取避險措施以減少匯兌風險的影響,並預期獲利能夠抵消這些風險。根據FactSet的調查,分析師對聯亞的目標價中位數上調至370元,反映出市場對其未來表現的樂觀預期,顯示出投資者對於光通訊產業的長期成長潛力持續看好。 [7]
新台幣升值對美元計價資產造成重大影響,導致多檔美債ETF如元大美債20年 (00679B-TW) 和國泰20年美債 (00687B-TW) 創下單日最大跌幅超過7%。儘管如此,市場成交量卻逆勢飆升,顯示投資者在恐慌中仍積極進行交易,這一現象引發了投信公司的警示,提醒投資者需謹慎評估債券ETF的價格合理性,特別是折溢價較高的產品。專家建議,投資人應考慮將投資級債ETF作為核心配置,並搭配高股息ETF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此外,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 (TPCA) 的報告,台灣PCB產業鏈在AI伺服器需求的推動下,預計2024年總產值將達1.22兆新台幣,年增8.1%,並展望2025年可望持平增長5.8%,顯示出科技產業的穩健成長潛力,這或許能為投資者提供另一個穩定的投資選擇。 [8][9][10]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