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語出驚人:脫歐是義大利最好的選擇
華爾街見聞 2018-06-07 22:10
上周,義大利危機惡化,義大利公債殖利率爆炸式增長,引爆國際金融市場,差點讓歐洲「心臟病」發作。
雖然義大利政局目前暫時趨於平靜,但歐洲上空依舊籠罩着似曾相識的恐慌:新的民粹主義政府將以「脫歐」相威脅,迫使歐盟在預算支出上作出讓步。
如果真的「脫歐」,義大利得失如何?摩根大通從財務角度,對義大利「脫歐」利弊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脫歐」是義大利最好的選擇。
義大利「脫歐」攔路虎: Target2 負債
義大利「脫歐」繞不開的話題,是創紀錄的 Target2 餘額。
2017 年 1 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致歐洲議會議員的一封信中出人意料地承認:一個國家可以離開歐元區,前提是先跟歐洲央行把賬結清了。
德拉吉信中的「賬」指的就是:Target2 餘額。它代表了歐元區對任何潛在退出者的影響力。
Target2 全稱是第二代泛歐實時全額自動清算系統(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 system),用於為歐元體系各國提供大額交易清算服務。
Target2 餘額反映了歐洲各國 Target 會員央行資金,在歐元體系內部的跨境支付情況。
對某個國家來說,正值表示凈債權,負值表示凈債務,各國的 Target 餘額加起來為 0。
Target 正餘額總額規模越大,說明歐元體系內資金流動越不平衡。
通過將退出歐元區的代價和 Target2 餘額掛鈎,德拉吉「提醒」歐洲的民粹主義政客:和過去相比,退出歐元區或者「脫歐」將是困難的,而且代價更是不菲,因為自歐洲央行實施 QE(量化寬鬆)後,Target2 餘額持續上升,創下歷史新高。
QE 之後 義大利「賠了夫人又折兵」
2015 年歐洲央行實施 QE 引發的資本跨境流動,導致 Target2 餘額再次爆炸,並創下歷史新高。
國際清算銀行認為,2015 年以來 Target2 餘額總額規模不斷擴大,性質和 2010-2012 年不同,它不僅是 QE 的技術性後果,也反應了投資者的偏好。
在 2010-2012 年歐債危機期間,Target2 餘額爆炸性增長,是因為缺乏融資市場,導致歐元區邊緣國家的銀行只能利用央行流動性代替私有資本來源。
2015 年以來 Target2 餘額的擴大,更多是因為投資者對 QE 政策的反應,引發的跨境資本流動。
摩根大通給出了具體例子:
義大利央行通過其 QE 計劃,利用一個德國的帳戶,從一家德國或者英國銀行購買債券,這種資金流動會導致義大利央行 Target2 赤字上升,德國央行 Target2 餘額增加。
或者,義大利央行向一名國內投資者購買債券,但是這個投資者可能又用這筆收益購買一項外國資產,義大利央行同樣在歐元體系內積累債務。
在這兩種情況下,義大利央行 QE 項目創造的流動性,並沒有留在義大利境內,而是流到了德國或者其他國家。
根據歐洲央行的數據,各國央行在 QE 政策下買入的絕大多數債券,並非本國交易對手出售,大約一半的購買量購自歐元區外部的交易對手,其中大部分交易主要通過德國央行進入 Target2 支付系統。
換句話說,由於投資者的偏好,2015 年以來歐洲央行 QE 創造的過剩流動性,並沒有留在歐元區邊緣國家,而是流向債權國,如德國,流動性充斥更多。
這恰恰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向決策者和公眾描繪的歐洲央行 QE 藍圖背道而行:
歐洲央行 QE 旨在提振歐元區邊緣國家,而不是核心國家,因為歐元的固定利率已經有效地補貼核心歐洲出口商,使核心國家獲益,代價則是邊緣國家在貨幣貶值中絕望。
流動性沒留下,那麼什麼留在了義大利的帳戶上呢?Target2 債務!
目前,義大利 Target2 赤字歐元區第一,為 - 4260 億歐元;緊隨其後的是西班牙,Target2 餘額為 - 3770 億歐元。德國是在 Target2 體系中最大的債權國,有近 1 兆歐元應收賬款。
Target2 餘額擴大的本質儘管不同,但 Target2 負債仍是一國退出歐元區的代價,當然前提是該國計劃履行這一不成文的義務。
摩根大通指出其中存在的一個爭議:假如一個打算退出歐元區的國家,大機率對外債務將違約,並已準備重新定價其貨幣,推卸其在 Target2 中的債務,那將如何?
畢竟,歐元體系內 Target2 的債權和債務沒有擔保,而且任何脫離歐元區的國家在放棄使用「共同貨幣」時,如果決定和歐洲「老死不相往來」,幾乎將不會遭受什麼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某個債務國退出歐元區,將意味著德國等債權國承擔包括匯率上升等在內的更多成本。
歐元區還有兩種「套路」給義大利解套
在歐元區框架內,義大利債務危機有解決的可能性嗎?
在一個貨幣聯盟內,成員國央行通過貨幣貶值和債務貨幣化,來緩解債務問題是不可能的,除非和歐盟「離婚」。
那麼,一個國家實際上有兩種選擇:違約和內部緊縮。
- 方案一:債務違約
希臘對這兩種方案都已經有過嘗試:2012 年通過私人部門參與的債務重組(PSI),以及內部緊縮:工資雪崩,經常帳戶餘額持續上升。
據摩根大通計算,各種希臘違約(在技術上也稱為私人部門參與),為希臘提供了約 670 億歐元或 33%的國內生產總值凈債務減免,但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期提醒那樣,希臘債務占 GDP 比仍然是不可持續的。
如果將希臘的 PSI 模式應用到義大利身上,那麼對非本國居民持有的凈債務減免將僅為 2670 億歐元,或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 15%。換句話說,對違約債務削減的這種成本 / 收益分析表明,希臘模式對義大利來說相當沒有吸引力。
當然,人們可以想象一個比希臘 PSI 模式更廣泛的債務重組,但這樣的選擇肯定會導致談判或保持自主性更加艱難,也會帶來更大的法律挑戰。
此外,對於義大利而言,相關債務要高出幾個數量級,套用希臘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
與此同時,義大利通過債務違約的方式減輕債務負擔不可行的另一個原因是:大量債務由本國投資者持有。
按照摩根大通的說法,歐元區邊緣國家出現了所謂的「債務國內化」,這也被認為是它們國際收支狀況改善的表現之一。一方面,這使得外國銀行大幅降低對義大利的風險敞口。
但同時,摩根大通指出了經常被忽略的現象:
當大多數債券由本國投資者持有時,通過私營部門參與(PSI)減輕債務對於邊緣負債國家來說,不太有吸引力。
換句話說,如果外公債權人數量少得多,而且對你自己的人口影響最大,那麼主權債務違約就不那麼實際了。正如摩根大通所言,「這縮小了一個國家在貨幣聯盟內調整其經濟的選擇」。
- 方案二:內部緊縮
因此,如果沒有從違約中獲利,義大利只剩下一個調整方案:內部緊縮。
不幸的是,正如摩根大通計算的那樣,這種內部緊縮在義大利並沒有很好地被執行。 如下圖所示,它顯示了單位勞動力成本,經常帳戶餘額的變化,和 2009 年以來的失業率。
希臘和愛爾蘭迄今為止做出了最大的調整,單位勞動力成本和經常帳戶赤字實現了最大規模的下降,而義大利自 2009 年以來單位勞動力成本卻出現上漲。
換句話說,自雷曼危機十年來和歐元債務危機六年來,以及義大利的勞動力成本調整還沒有開始,如果確實如此,可以說義大利麵臨着長期以來從未見過的政治危機。
綜合起來看,迄今為止缺乏內部緊縮以及希臘式 PSI 缺乏吸引力,使得義大利在歐元區內部進行調整的選擇有限。
義大利「脫歐」財務成本 / 收益全景圖
如果義大利最終選擇「脫歐」,除了 Target2 餘額外,義大利還要承擔哪些潛在成本,或者有哪些收益?
- 凈國際投資部位
摩根大通指出,Target2 餘額僅是一個國家凈國際投資部位(NIIP) 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一個國家的外部金融資產總額與負債之間的差額。所以,Target2 負債,只反映了債務國退出歐元區時,所面臨的部分國際債權或債務。
事實上,更廣泛的指標——歐元區國家的凈國際投資部位,與 Target2 不平衡相反:義大利離開歐元區給債權國造成的損失,遠遠小於西班牙。
截至去年年底,西班牙的凈國際投資負債接近 1 兆歐元,幾乎是其 Target2 負債的三倍。相比之下,義大利的凈國際投資負債規模小得多,去年年底僅為 1150 億歐元,約為 4260 億歐元 Target2 負債的四分之一。
摩根大通稱,義大利較低的凈國際投資負債,是因為 2012 年歐債危機以來該國經常帳戶盈餘持續增長,以及和西班牙相比危機前義大利經常帳戶赤字較小,多年積累的對外資產多於西班牙,因此總體上應該能夠更好地償還其對外負債。
換句話說,雖然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外部負債總額相似,但從凈外部負債的角度來看,義大利退出歐元區對債權國的威脅,要比西班牙退出歐元區小得多。
- 經常項目帳戶盈餘
另一方面,經常項目帳戶盈餘,理論上也使義大利相對於經常帳戶赤字國,更容易退出歐元區。這是因為,債務國的經常帳戶赤字越高,這個國家的退出成本就越高,因為在退出之後,經常帳戶赤字將不得不突然關閉。
同樣地,債權國經常項目順差越高,退出成本就越高,這是由於貨幣升值潛力較高。在這個度量標準中,義大利大致處於適中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最重要的是,由於義大利經常帳戶順差比較可觀,它從歐元區退出的自身所付的代價應該相對較小。
不僅是義大利,除希臘外,所有歐元區邊緣國家去年都有經常帳戶盈餘,這與歐債危機爆發之前 2009-2010 年巨額經常帳戶赤字相比,發生巨大變化。而且,下圖表明,邊緣國家的國際收支狀況明顯改善,經常帳戶盈餘對 GDP 的占比已經接近核心國家。
在決定「退歐」的那一刻,義大利巨額的 Target2 債務存量就立即變成不需要進行償還的自有資產,同時再考慮到「退歐」恢復使用里拉後,義大利出口增加,經常帳戶盈餘也會飆升,這些都會成為義大利所面臨的民粹主義要求退歐的壓力的來源。
不過,摩根大通同時指出,有關義大利「脫歐」的分析不應過分樂觀。
2015 年希臘的例子已經明確說明,通向「脫歐」的道路不會簡單,歐盟和歐洲央行都不會不戰而降。
同時,上周市場的劇烈反應體現出退出歐元區的其他潛在成本,它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危機,並且如果希臘劇本重複,義大利「退歐」則可能會受到資本控制。
如果義大利出現 2015 年夏季希臘的情況,大量儲戶恐慌性地聚集在義大利銀行門口擠兌,那麼人們可以告別歐元和歐洲的實驗。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