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期貨2隊]豆粕交易策略報告-20160909
鉅亨網新聞中心
摘要:
操作建議:
交易標的:豆粕1701合約
交易策略:
第一階段:2850-3050箱體震盪操作:
日內震盪操作,盈利預期30-50點;止損20點;
第二階段:突破3050後建倉多單
入場區間:3050-3100
目標區間:第一目標3200;第二目標3300;第三目標:3450.
止損點位:破3000點後分批止損.
交易周期:2-3個月
核心邏輯:
1.供應端多空因素交織,美豆上方壓力和下方支撐有效,維持區間震盪走勢。
2.國內豆粕供需端緊平衡,無較大風險敞口預期,豆粕期價大概率隨原料大豆成本盤整。
倉位控制:5%
風險點:
1.南美巴西、阿根廷新季大豆的播種中遇到問題,市場對產量產生擔憂。
2.USDA9月供需報告偏離市場預期。
3.美國港口裝船擁堵受阻致進口大豆延期到港。
4.流動性過剩造成短期盤面劇烈波動。
核心交易邏輯:
1.美豆豐產基本兌現,季節銷售高峰期來臨施壓美豆。
美豆近年來產量趨勢上漲。逢預計產量位於趨勢線之下時,市場的供應恐慌情緒會迅速推動美豆期價上漲,形成階段性牛市。我們以市場機構平均預估值49.5單產預估美豆產量,產量大幅偏離趨勢線上方,美豆期價反彈高度受限。但在南美巴西、阿根廷啟動新季大豆的播種後,南美大豆的產量預期將加入全球大豆平衡表的影響將發揮作用,而南美因為天氣、政局、貨幣和出口政策等不穩定因素較多,市場在以上因素形成時往往會傾向炒作大豆供應偏緊的擔憂,屆時將重新定義。
圖1.美豆產量與期價關系
上一年度,在全球豐產預期的影響下,南美出口商激進預售,而後在舊作收割的關鍵時期,作物由於突發天氣的影響致使產量受損,農民提價惜售,美國大豆在國際出口市場上重獲青睞,推升上半年一波牛市。
在新作預售之際,今年全球大豆出口市場的邏輯較去年全盤顛覆。南美產區巴西、阿根廷舊豆庫需比均降到歷史低位。新作還未開播,雖然北美大豆有望錄得歷史產量新高,但全球豆類在年度伊始供應偏緊憂慮並未完全消散。南美大豆暫時未加入跟北美大豆的市場份額爭奪中。在美豆的收獲出口窗口期的9月到明年年初期間,銷售壓力較去年明顯減小。
圖2.巴西、阿根廷庫需比
美豆的周度出口銷售數據也印證了美豆對南美大豆的事實替代。美國陳豆日前順利售罄,陳豆庫存偏緊加之來自南美新季大豆的競爭減弱,本季美國農民的銷售心態轉好,即便產量壓力存在,在南美豐產預期未落定之前,料出口美國出口銷售平穩。美豆期價料因豐產承壓但估計壓力不會太重。
圖3.美豆周度出口銷售量
綜上,美豆多空因素交織,我們認為美豆期價在900-1050美分/蒲式耳的震盪區間依然有效。
國內油廠今年整體采購進度放緩,近月到港大豆相對緊平衡,後期大豆的采購成本和采購數量均待定,隨着國內油廠的產能集約化發展及融資豆的退出,更加便於油廠集團安排組織生產計劃,全年的月度進口量較往年更加平穩。後期預計供應端不會出現較大的敞口風險。。
圖4.大豆月度到港量及采購進度
國內養殖恢復不及預期,國內豆粕庫存在油廠和飼料企業之間物理流轉。目前飼料廠的兩節備貨建庫基本完成,國內油廠豆粕的高庫存壓力緩慢釋放。9-10月大豆到港季節性低谷,飼料廠庫存消耗抵消。國內豆粕的購銷應該能夠實現平穩流轉,終端無較大庫存壓力。
綜上,我們認為連盤豆粕隨美盤區間震盪的可能性較大。在CBOT美豆的運行區間沒有被破壞的前提下,建議可按此策略交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