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
能源
國際油價周一 (29 日) 大幅下跌,布蘭特原油與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 (WTI) 均重挫逾 3%,因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預計將批准 11 月再度增產,加上伊拉克庫德族地區恢復經由土耳其輸油,令全球供給前景轉向寬鬆。截稿前,11 月交割的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 2.41 美元或 3.44%,報每桶 67.72 美元,扭轉上周五觸及 7 月底以來高點的走勢;11 月交割的西德州原油期貨也下跌 2.48 美元或 3.77%,報每桶 63.24 美元。
《彭博》周四 (10 日) 援引知情代表透露,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 (OPEC+) 正討論在 9 月完成既定增產後,從 10 月起暫停進一步增產。這代表 OPEC + 可能在完成 220 萬桶 / 日的增產計畫後,選擇觀望市場變化,以避免原油價格進一步下滑。
原物料
白金本周稍早曾大漲,但周五 (13 日) 卻出現逾三年來最大跌幅,原因是市場供不應求情況開始緩解,而以色列和伊朗交火讓全球投資人開始降低風險部位。以色列周五對伊朗發動空襲,鎖定核設施並炸死高階軍事指揮官,伊朗矢言「嚴厲報復」。伊朗為報復以色列的致命襲擊,已向以色列發射數波彈道飛彈,攻擊目標是以色列的軍事中心和空軍基地。
台股新聞
台積電 (2330-TW)(TSM-US) 董事長魏哲家昨日高喊台灣綠電供不應求,更點名即便成本增加也願承擔,讓外界高度關注台灣綠電供需市況,天能綠電總經理唐亞聖指出,今年綠電供需相對去年穩健,價格大致持平,預期 2026、2027 年需求量增加的速度將高於供給增速,屆時價格有機會再走揚。
台股新聞
記憶體控制晶片大廠慧榮 (SIMO-US) 總經理苟嘉章今 (25) 日出席公益活動,會後表示,明年上半年需求仍相對疲弱,但明年下半年需求將會逐步有感復甦,整體 NAND 市場的供需狀態可望平衡、甚至小缺貨,看好 2026 年會是比較顯著成長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