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
台股新聞
長榮航 (2618-TW) 盛大開航台北 - 達拉斯航線,總經理孫嘉明談到今明兩年營運,抱持偏多審慎樂觀的期待,今年努力朝去年的獲利高峰靠攏,而明年則有望較今年好,亦即近年維持獲利高檔無虞。談到今年全年獲利,孫嘉明說,由於今年以來平均票價較去年有下滑,且目前油價相對高,會努力朝去年的獲利高峰靠攏。
台股新聞
航空四雄今 (10) 日公告 8 月合併營收,包括華航 (2610-TW)、長榮航 (2618-TW) 和台灣虎航 (6757-TW) 均創下同期次高,而星宇航空 (2646-TW) 更創下同期新高,顯示航空需求仍處歷史相對高檔。華航 8 月合併營收 172.52 億元,月減 2.75%,年減 2.78%,累計前 8 月合併營收 1390.54 億元,年增 3.02%。
台股新聞
長榮航 (2618-TW) 今 (12) 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稅後純益 66.92 億元,年減 14.07%,每股純益 (EPS)1.24 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 126.22 億元,年增 0.97%,EPS 2.34 元。長榮第二季合併營收 553.07 億元,年減 0.1%,其中,客運營收 351.9 億元,年減 3.3%,而上半年合併營收 1102.51 億元,年增 2.8%, 客運營收 716.02 億元,年減 1.8%。
台股新聞
星宇航空 (2646-TW) 繼取得 CEIV Lithium Batteries(鋰電池認證)、CEIV Pharma(醫藥冷鏈認證)、CEIV Fresh(生鮮貨物認證) 後,近期更獲頒 CEIV Live Animals(活生動物認證),成為唯一具備四項 IATA CEIV 認證的國籍航空,可提供客戶多項特殊貨物運送服務。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 7 月 9 日最終期限逼近,美國西海岸門戶洛杉磯港在 6 月迎來 117 年來最繁忙的一個月,當月處理標準箱 (TEU) 達 89 萬 2340 個,遠高於去年同期,年增率約 8%,這場罕見的「貨運狂歡」背後是企業為規避川普關稅而展開的瘋狂搶運。
美股雷達
貿易組織和分析師表示,自 5 月初美國取消對來自中國的低價包裹的免稅政策以來,來自亞洲的航空貨運量已下降兩位數。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 數據顯示,5 月份亞洲至北美的航空貨運需求年率下降 10.7%,協會總幹事 Willie Walsh 表示,這反映出「美國貿易政策轉變帶來的抑制效應」。
美股雷達
CNBC 周二 (24 日) 報導,為了趕在美國總統川普對美中關稅談判設下的 8 月 12 日期線,美國進口商正加速把貨物從中國運往美國,使美西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有一波貨櫃湧入。根據南加州海事交流中心 (Marine Exchange of Southern California) 與美國海岸防衛隊所管理的船舶追蹤服務,船隻進港數量這幾天以來持續上升,周五為 64 艘、周六為 68 艘、周日為 64 艘。
大陸政經
中國港口上週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繁忙的一週,這很可能是由於出口商趕在下月初可能實施的關稅之前,爭相將貨物盡快運往美國。中國交通運輸部週二 (24 日) 表示,上週國內外運輸的標準貨櫃數量約為 670 萬個。與前一週相比,貨運量成長了近 6%,此增長發生在 6 月初與華盛頓達成貿易休戰之後。
台股新聞
華航 (2610-TW) 今 (4) 日宣布,領先國內航空業與國際貨運分銷整合平台 WebCargo by Freightos 和 cargo.one 合作,提供空運一站式服務,預估每月可增加近百噸貨量、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供應鏈作業效率。華航說明,貨運分銷整合在海外行之有年,此次率先國內航空業與國際知名平台 WebCargo by Freightos 以及 cargo.one 合作,分別於 6 月 2 日及 10 日正式上線,第一階段開放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盧森堡、荷蘭等地區上線,貨運代理業者可經由平台,輕鬆搜尋到最妥適的艙位、即時報價,並完成預訂。
國際政經
美國最繁忙港口、洛杉磯港的執行董事 Gene Seroka 表示,儘管美中關稅休兵,該港口不認為貨櫃進口量將飆升。該港口也是美國對中國貿易最大港口。Seroka 周一 (19 日) 說:「你們將不會在洛杉磯港看到大量的貨物。」針對運往洛杉磯港的貨櫃輪訂艙量,他說:「亞洲對前往洛杉磯港的貨櫃預訂量預期會小幅增加,但不到讓我們措手不及的程度。
台股新聞
長榮航 (2618-TW) 今 (19)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孫嘉明指出,自美國宣布對等關稅以來變化太快,先前確實有一波搶艙潮,且目前看貨運需求不墜,甚至隨著近期美中關稅戰緩和、海運爆艙缺櫃,不排除還會有「海轉空」急單湧現。孫嘉明說,這一個多月來的紛紛擾擾,對輸美貨品並沒有明確影響,反而亞洲區間的量是增加的,9 架貨機和客機腹艙都有裝滿,尤其近期關稅戰稍緩,海運需求熱絡,不排除這幾個月會出現海轉空的急單。
國際政經
隨著中美兩國將關稅降回至「解放日」前的水準,先前受到壓抑的市場情緒迎來爆發,中國對美國的貨物運輸量出現了顯著的反彈與激增。根據多家航運公司及產業追蹤機構的數據顯示,貨櫃預訂量在短時間內飆升,企業緊急恢復下單並要求加速出貨,港口貨運活動也異常繁忙,相關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上表現搶眼。
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 (SCA) 主席 Osama Rabie 周一 (12 日) 表示,該局正考慮提供 12% 至 15% 的通行費折扣,以協助恢復這條重要水道的交通運量。Rabie 在接受私人電視台 Sada al-Balad 採訪時表示,這些折扣在獲得埃及總統塞西 (Abdel Fattah al-Sisi) 批准後,有望在數日內實施。
台股新聞
星宇航空 (2646-TW) 今 (13) 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 9.15 億元,年增 47%,創單季歷史新高,每股純益 (EPS) 0.3 元。星宇航空表示,第一季合併營收 111.95 億元,年增 40%,其中,客運收入 96.73 億元,年增 34%,主要是因春節連假和寒假旺季期間,出國旅遊需求強勁,帶動票價和載客率同步提升。
台股新聞
長榮航 (2618-TW) 今 (13) 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為 59.3 億元,年增 25.84%,創同期新高紀錄,每股純益 (EPS) 達 1.1 元,而長榮航董事會也決議將增購 1 具 TrentXWB97 備份發動機,以滿足機隊發動機周轉需求。
美股雷達
美國和中國周一 (12 日) 同意互相免除大部分的加徵關稅,14 日生效、為時 90 天,象徵兩大經濟體間的貿易戰暫時休兵,海運業者為之一振,預期將可從美中訂單復甦中受益。根據周一的聯合聲明,美國對中國的加徵關稅將從 145% 降到 30%,中國對美國加徵的關稅則從 125% 降到 10%。
台股新聞
華航董事長高星潢今 (31) 日指出,機票價格還是取決於供需,若需求旺盛,價格就不容易掉,再加上航空公司開始使用永續燃油後,進一步墊高成本,票價要向下修正的可能性不是很高,而貨運方面,雖有關稅不確定政策,但電商需求方興未艾,樂觀看全年客貨雙旺。
台股新聞
華航 (2610-TW) 公布去年財報,稅後純益 143.83 億元,年增幅高達 109.8%,每股純益 (EPS)2.38 元,再次刷新獲利新高紀錄。華航表示,去年旅遊市場暢旺,積極拓展航網、新增航點並加密重點航線,包括開啟直飛西雅圖、復飛鹿兒島,並再引進 4 架 A321neo 和 1 架 A350 客機提升運能,使全年客運收入達 1279.19 億元,年增 10.54%。
台股新聞
長榮航 (2618-TW) 攜手長榮空運倉儲和關貿網路公司,成功完成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 ONE Record 標準的試行,成為國內首家導入此標準的航空公司。ONE Record 是 IATA 推動的新一代貨運數位標準,透過應用程式介面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技術,使貨運資訊在全球供應鏈內即時並安全的流通,不僅提升物流透明度和營運效率,更能有效減少紙本文件、降低碳排放,為航空貨運的數位轉型和永續發展奠定基礎。
台股新聞
貨攬業者台驊控股 (2636-TW) 今 (24) 日召開董事會,通過總經理人事異動案,原總經理侯倬倫將於 2 月底退休,由公司創辦人暨台驊物流董事長顏益財接任總經理一職。台驊表示,顏益財作為公司創辦人,長年致力海運和物流產業的經營管理,成功打造了公司目前的發展格局,在當前市場變化迅速的環境下,回歸將進一步鞏固並有效執行公司的長期策略,並憑藉過去的經驗,帶領公司持續成長、應對市場挑戰,為未來發展提供穩固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