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
台股新聞
聯準會降息預期與川習會登場塵埃落定後,該反應的利多幾乎都反應完了,今天的台股雖一度延續 AI 與半導體熱度,但利多反應告一段落,市場開始進入冷靜期,資金輪動速度加快,短線籌碼躁動,許多原本的強勢股出現獲利了結跡象,在節奏變快、方向切換的階段,投資人更需要專業判斷與精準節奏。
美股雷達
摩根大通 (JP Morgsn) 分析師預測,即使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可能結束縮減資產負債,但為了緩解資金市場的壓力,可能仍須採取額外的措施。即使華爾街大銀行普遍預期,Fed 本周即將停止縮減規模 6.6 兆美元的美國公債與抵押擔保證券 (MBS),也就是所謂的「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但摩根大通策略師 Jay Barry 與 Teresa Ho 指出,在重要付款期間,市場波動仍將持續。
科技
AI 應用領域再傳重磅融資消息,中國 AI 應用公司 LiblibAI 近日宣布完成 1.3 億美元 B 輪融資,創下今年來國內 AI 應用領域單筆最大融資紀錄。本輪融資由紅杉中國、CMC 資本及一家策略投資方聯合領投,老股東順為資本、源碼資本、明勢創投、渶策資本均超額增持,遠識資本則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科技
《The Information》周二 (21 日)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日本 AI 新創企業 Sakana AI 正與美國及日本投資者洽談新一輪 1 億美元融資,此輪完成後其估值將從去年 9 月的 15 億美元躍升至 25 億美元,增幅達 66%。
台股新聞
集保結算所今 (20) 日宣布,與票券商公會攜手合作推動票券市場永續發展,正式推出「永續發展票券」制度,以達成我國 2050 淨零排放政策,並順應國際永續浪潮。由於傳統融資性商業本票因天期短、流動性高、可循環發行之特性,目前融資性商業本票之發行人除上市櫃公司外,尚包含四、五千家之中小企業,因此,券商公會參考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和會計師研究建議,企業可建立永續金融框架,將商業本票納入,作為短期資金支持長期永續目標的金融工具。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16 日) 報導,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席捲市場、資金持續湧入晶片產業之際,原本被視為稀釋股東權益的不利行為——增發股票,如今卻成為推升股價的新動力。這波融資熱潮反映出 AI 資本市場競逐愈演愈烈,投資人不僅關注技術創新,也願意為企業籌資與轉型故事埋單。
台灣政經
行政院 9 月 11 日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經濟部編列 460 億元辦理支持產業之 4 大措施,已於 8 月 7 日先行啟動至今滿兩個月,四項措施中「金融支持」的成效最為顯著,已核保 / 申貸金額超過 40 億,解決廠商資金周轉問題,並有 845 家企業申請研發轉型及海外拓點補助。
美股雷達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全球首富馬斯克的人工智慧 (AI) 新創 xAI 準備把融資計畫規模提高一倍至 200 億美元,以推動「Colossus 2」資料中心計畫,其中,輝達 (NVDA-US) 將投資多達 20 億美元入股,而且這筆募資將與輝達的圖形處理器 (GPU) 綁定。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創投機構 (VC) 今年向 AI 新創企業的投入創歷史新高,今年迄今全球 VC 已向 AI 領域注入 1927 億美元資金,超過以往任何一年,這一趨勢預示著 2025 年或將成為首個 VC 資金半數以上流向 AI 的年份。根據 PitchBook 最新統計數據,資金高度集中於成熟 AI 企業。
科技
機器人新創公司 Dyna Robotics(達納靈動) 不久前才宣布完成 1.2 億美元 A 輪融資,此輪融資後,該公司估值突破 6 億美元。輝達 (NVDA-US) 、亞馬遜 (AMZN-US) 、三星和 LG 等行業巨頭參與了此次融資,投資者包括專注於機器人領域的投資基金 Robostrategy、CRV、First Round Capital 領投,Salesforce Venture、輝達、亞馬遜、三星和 LG Technology Ventures 參投。
美股雷達
人形機器人賽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溫。美國新創公司 Figure 本周宣布,其 C 輪融資已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承諾資金,投後估值達到驚人的 390 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 1.2 兆元)。這不僅打破了全球人形機器人公司的估值紀錄,更使其估值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飆升超過 1400%,凸顯了市場對於具身智慧 (Embodied AI) 未來的巨大信心。
港股
在全球人工智慧競賽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科技巨頭騰訊 (00700-HK) 正加入融資熱潮,睽違 4 年後首度重返債券市場。據報導,騰訊已開始推介三款離岸人民幣計價票據 (俗稱「點心債」),最快可能於周二 (16 日) 定價。此次發債計畫是騰訊自 2021 年 4 月以來的首次發債,同時也是該公司首次發行點心債券。
A股港股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蔚來集團 (NIO-US) 周三 (10 日) 晚間宣布,已成功完成總額達 10 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 71 億元) 的股權增發融資。此次美國存託憑證 (ADR) 公開發行價為每股 5.57 美元,A 類普通股發售價則為每股 43.36 港元。
綜合外媒報導,量子運算新創公司 PsiQuantum 周三 (10 日) 表示,已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籌得 10 億美元,估值達 70 億美元,並宣布與輝達 (NVDA-US) 展開合作,加速量子電腦的研發。這是 PsiQuantum 的 E 輪融資,由貝萊德 (BLK-US)、新加坡淡馬錫 (Temasek) 與 Baillie Gifford 領投,輝達旗下創投部門 NVentures、澳洲麥格理資本 (Macquarie Capital) 與 Ribbit Capital 等新投資人也參與。
美股雷達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周二 (2 日) 宣布完成 130 億美元的 F 輪融資,投後估值高達 1,830 億美元,其成長速度創科技業新紀錄。這輪融資由 ICONIQ Capital 領投,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 和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共同參與。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二 (2 日) 報導,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宣布完成 130 億美元 F 輪融資,投後估值達 1830 億美元,較今年 3 月的 615 億美元估值暴增近三倍,成為全球第四大私人企業。該輪融資由新投資人 Iconiq 與回頭客富達管理研究公司 (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和光速創投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共同領投。
科技
自 2024 年以來,中國 AI 晶片領域新創企業融資活動持續升溫,展現出資本市場對國產算力替代前景的強烈信心。這一趨勢不僅凸顯在外部環境變化和內在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中國正加速建構自主可控的 AI 算力基礎設施,也預示著國產 AI 晶片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A股
今 (2) 日早上數據顯示,中國 A 股市場融資融券餘額達 2 兆 2969.91 億元(人民幣),一舉突破 2015 年高點 2.2728 兆元,創下歷史新高。這項數據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標誌著 A 股市場兩融業務發展進入新階段。此前,A 股兩融餘額 8 月 6 日超過 2 兆元,時隔十年重新站上這一關口,之前史上最高點出現在 2015 年 6 月 18 日,當時 A 股正處於一輪上漲行情中。
台股新聞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臺灣企銀 (2834-TW) 配合財政部辦理「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方案」,提供出口廠商金融支持措施,針對受美國關稅影響、具備出口美國外銷實績或其關連產業廠商,推出貿易融資貸款的貸放年利率減碼 1%,每家廠商利息減收上限新台幣 100 萬元;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的廠商,年利率減碼 1.5%,每家廠商利息減收上限 120 萬元,協助客戶減輕財務負擔、拓展外銷市場。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四 (28 日) 報導,645 Venture 創辦合夥人警告 AI 泡沫即將破裂,指出高估值、頻繁融資和投資人忽視商業模式品質等跡象,與過往網路泡沫和加密貨幣狂潮相似。該創投專注投資種子輪到 B 輪新創,今年 6 月領投 AI 金融平台 Meridian 的 700 萬美元種子輪,去年也主導借貸基礎設施公司 Setpoint 的 3100 萬美元 B 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