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
- 一手情報 -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9)野村腳勤觀點:外資回流台灣的結構性趨勢自 4 月解放日以來,外資買超台股已逾 6,000 億新台幣,推升台股屢創新高。若進一步觀察外資淨匯入金額,自 2023 年以來已累積超過 3 兆元,顯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 
 
 
 
 
- 美債殖利率週四 (30 日) 續揚,投資人持續消化聯準會今年第二度降息的影響,並將目光轉向 12 月政策會議的不確定性。10 年期美債殖利率攀升逾 3 個基點至 4.093%;2 年期美債殖利率上揚逾 2 個基點至 3.608%;30 年期美債殖利率則升逾 4 個基點至 4.644%。 
 
 
 
 
- 美股雷達 - 在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即將召開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之際,市場普遍預期決策官員將於美國時間周三 (29 日) 宣布再降息 1 碼(25 個基點),推動美債殖利率小幅走高,同時促使部分債券投資人重新調整持倉,減碼長天期公債部位。根據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約 97% 的交易員預期 Fed 將把基準利率區間下調至 3.75% 至 4.00%,這將是今年第二次降息。 
 
 
 
 
- 基金 -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2)野村腳勤觀點 :No data, No Problem儘管美國政府關門導致通膨與就業數據的公布延遲,使政策制定面臨更高不確定性,但從過去 CPI 與 PCE 的表現來看,通膨受控的趨勢已相當明確,相較之下,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才是影響政策走向的關鍵。 
 
 
 
 
- 美股雷達 - 《Marketwatch》報導,在全球央行持續寬鬆的政策浪潮下,市場資金充裕推動資產價格上漲,美銀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警告,全球市場正處於「繁榮、泡沫與貨幣貶值」交織的時代。根據統計,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兩年間,全球央行合計降息 313 次;而在過去兩年中,又進行了 312 次降息,且主要央行預料將於下週再度降息。 
 
 
 
 
- 美股雷達 - 美國周五 (23 日) 將公布 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雖然晚於原定時程,但在政府停擺、官方統計資料停發的情況下,仍是少見的數據「明燈」,可能影響對聯準會 (Fed) 連續降息的押注,以及股債雙漲的格局。即使政府關門讓原本能幫助交易員判斷前景的重要官方統計數據紛紛延後發布,美國公債在 10 月大部分時間依然呈現上漲走勢,這讓基準的 10 年期殖利率跌破 4%,達到 4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 美股雷達 - 《彭博》周四 (23 日) 報導,美國公債連三日走高後回檔,殖利率上升,主因油價大漲再度引發市場對通膨升溫的疑慮。投資人正關注本週即將公布的美國通膨數據,以研判聯準會 (Fed) 後續的降息步調。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本周三上揚 4 個基點至 3.99%,2 年期殖利率則升 2 個基點,顯示市場對貨幣政策前景的敏感反應。 
 
 
 
 
- 美股雷達 - 澳洲麥格理銀行 (Macquarie) 週二 (21 日) 警告,投資人對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審理的關稅訴訟反應過於平靜,忽視一項可能動搖美國貿易與財政基礎的重大法律風險。若裁決不利於川普當局,恐推高長期美債殖利率並壓縮股市估值。麥格理經濟學家指出,市場未充分意識到最高法院可能限制川普總統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 單方面加徵關稅的權力。 
 
 
 
 
- 美股雷達 - 根據《彭博》報導,雅迪尼研究公司 (Yardeni Research Inc.) 總裁雅迪尼 (Ed Yardeni) 表示,隨著國際油價持續走跌,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可能回落至 3.75%,創下逾一年來新低。雅迪尼指出,油價下滑與公債殖利率長期呈現高度連動,主因油價變化直接影響通膨走勢。 
 
 
 
 
- 基金 -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15)野村腳勤觀點:稀土議題升溫,供應鏈具韌性過去一週,美中貿易緊張再度升溫,稀土議題重新成為市場焦點。誠然,稀土對美國科技產業至關重要,從半導體上游材料到晶圓製造,供應鏈多個環節都可能受到影響。 
 
 
 
 
- 美股 - 美股主要指數周一 (20 日) 開高,投資人迎來本周密集的財報與通膨數據,市場情緒轉趨樂觀。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指數開盤走揚,隨著企業財報普遍優於預期、貿易緊張降溫及美國政府關門有望結束,風險偏好回升。約 85% 的標普 500 成分企業獲利超出市場預估,激勵投資人對後續財報與經濟表現的信心。 
 
 
 
 
- 美股雷達 - 美國公債殖利率周一 (20 日) 變化不大,投資人持續評估經濟狀況與政府關門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同時也在關注美中貿易談判進展與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報 4.011%,2 年期報 3.47%,30 年期則維持在 4.603%,幾乎持平。 
 
 
 
 
- 國際政經 - 近日,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對黃金的深入思考,顛覆多數人對這項資產的傳統認知。達利歐指出,多數人的誤解在於將黃金視為普通金屬,卻把法定貨幣當作「真實貨幣」,實則法定貨幣本質是債務,而黃金才是最古老、最成熟的貨幣形式。黃金像現金一樣具備購買力,長期實際回報率約 1.2%,卻不會被央行無限印刷貶值。 
 
 
 
 
- 美股雷達 - 美國區域銀行本周因詐貸疑雲出現壞帳、引發銀行股暴跌之際,投資人避險資金帶動美債新一波漲勢,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連續四個交易日盤中跌破 4%。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周五 (17 日) 盤中一度跌到 3.93%,為六個月低點,隨後因小幅拋售壓力而回升至略高於 4%(債券殖利率與價格走勢相反)。 
 
 
 
 
- 國際政經 - 國際金價今 (17) 日持續走高,現貨黃金(XAUUSDOZ) 在亞洲早盤交易時段漲高至每盎司 4380.99 美元,連 5 個交易日再創歷史新高,續朝 4400 美元大關邁進,專家最新認為,無論未來金市面臨的是通膨衝擊還是通縮危機,黃金的需求都可能持續高漲。 
 
 
 
 
- 國際政經 - 自上週五 (10 日) 以來,美國利率市場的基準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一直徘徊在 4% 左右,此水平被市場視為一條「紅線」。週四 (16 日) 下午,該殖利率最終跌破這一門檻,收於 3.976%,達到 2025 年的最低水準,也是自 2024 年以來的最低收盤價位。 
 
 
 
 
- 美股雷達 - 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公債殖利率周三 (15 日) 持續下滑,因市場預期聯準會 (Fed) 將持續降息,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升溫,引發投資人轉向避險資產。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2 個基點至 4.01%,若進一步跌破 4%,將創下自 4 月初以來新低;2 年期公債殖利率微降 1 個基點至 3.47%,逼近 2022 年以來最低水準。 
 
 
 
 
- 台股 - 中國擴大對稀土等關鍵技術的出口管制,立即引發美國強力反制,宣布將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徵 100% 報復性關稅,使美中貿易衝突在原定 11 月談判前夕迅速升溫,震盪全球市場,台股今 (13) 日早盤亦下殺 800 餘點,後因川普釋出善意跌幅收至 378 點。 
 
 
 
 
- 基金 -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08)野村腳勤觀點:美國 AI 國家隊成形?台灣供應鏈持續受惠黃仁勳曾說:「除了輝達,其他 AI 晶片就算免費也不值得使用」(意指效率遠不及輝達)。但如今 OpenAI 宣布以入股方式投資 AMD,更加證明了 AI 的藍海有多大,不只是訓練晶片,還有更廣泛、需求量更大的推理晶片市場,商機不會只被輝達一家獨佔。 
 
 
 
 
- 國際政經 - 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各國央行正積極調整資產配置,黃金持有量首次超越 美國國債,凸顯美債的風險上升。從美國利用黃金穩定國債市值,到中國系統性推動黃金與人民幣國際化,全球金融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投資者與國家都在尋求新的避險與盈利策略。統計顯示,今年 9 月,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占比首次超過美國國債,為 1996 年以來首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