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民主黨





    2025-11-19
  • 美股雷達

    美國兩名民主黨參議員週二 (18 日) 致函司法部與財政部,要求調查與川普家族高度相關的加密貨幣公司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指出該公司涉嫌將治理代幣出售給與北韓、俄羅斯等不法勢力相關的交易者,恐構成國安風險。






  • 2025-11-14
  • 美股雷達

    仍在為聯邦政府停擺「勝利」慶祝的美國共和黨人,正逐漸陷入一場始料未及的醫保「後遺症」,這場圍繞平價醫改補貼的政治博弈,恐將成為顛覆川普政府權力平衡的關鍵變數。為重啟聯邦政府,共和黨領袖斷然拒絕了民主黨「保護歐巴馬醫改到期補助」的條件,此舉雖為政府節省了數十億美元開支,也契合共和黨長期廢除該醫保項目的目標,不過卻埋下了民生隱患。






  • 國際政經

    美國政府在歷經 43 天的史上最長停擺後,於周四 (13 日) 正式恢復運作。然而,導致此次停擺的政治分歧並未消失,國會兩黨之間的僵局仍深深盤踞在華府,使得政府重啟後的運作前景依舊面臨不確定性。此次停擺期間,超過百萬名聯邦員工遭遇薪資中斷、全國航班大規模取消、數千萬名低收入家庭的食物補助也受到衝擊,再度凸顯政府停擺對國家運作和民生安全的深遠影響。






  • 2025-11-13
  • 《路透》周四 (13 日) 報導,美國民主黨重量級參議員日前集體抨擊川普政府,原因是白宮在最新一輪與北京的談判中,同意將一項限制中國企業取得美國技術的規定延後一年。這群參議員警告,延宕政策恐削弱美國阻止中國取得先進技術的能力,形容此舉是「拱手讓出關鍵國安工具」。






  • 2025-11-11
  • 隨著美國政府停擺刷新史上最長紀錄,參議院近日終於通過一項初步法案,為化解僵局帶來一線曙光。然而,導致這場危機的根本癥結,即 2026 年聯邦政府預算討論仍未達成共識,而談判的核心依舊是棘手的醫療保險(Medicare)和醫療補助(Medicaid)支出問題。






  • 2025-11-10
  • 美國參議院周日 (9 日) 晚間就結束政府停擺邁出關鍵一步,一項旨在重啟聯邦政府運作的撥款法案在程序性投票中以 60 票贊成、40 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打破了兩黨持續 40 天的僵局。部分溫和派民主黨人在此次投票中倒戈,為法案推進提供了關鍵支持。






  • 從上週二的選舉失利到最高法院對關稅政策的質詢,一連串的政治困境都顯示川普政府正經歷一個轉折時期。這位曾憑藉個人力量頻繁左右金融市場的總統,突然發現自己的權力受到了更多限制。根據《巴隆周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政治影響力似乎正在減弱。在最近的週二選舉中,民主黨在多個關鍵州和城市大獲全勝,促使川普罕見地承認,「政府停擺是一個重要因素,對共和黨不利。






  • 2025-11-08
  •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已持續 38 天,對經濟和民生造成廣泛影響,川普政府的一位高階經濟學家週五(7 日)對創紀錄的政府停擺可能造成的損害發出新的警告。此時,參議院仍在努力達成結束停擺的協議,而各地機場也開始減少航班。根據《MarketWatch》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指出:「因為停擺時間太長,那些暫時可以解決的問題開始遇到阻礙,我們已經在航空管制和許可審批上看到這種情況。






  • 美股雷達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邁入第 38 天。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 (John Thune) 週五 (7 日) 否決民主黨提出的重啟政府及延長醫療補貼方案,稱該提議為「無從談起」,朝野僵局未見突破。民主黨領袖舒默 (Chuck Schumer) 週五提出折衷版本,內容包括同步對結束政府關門與延長到期醫療補貼進行表決,並成立跨黨派委員會商議《平價醫療法》(ACA) 相關修法。






  • 2025-11-06
  •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前眾議院議長、民主黨重量級政治人物裴洛西 (Nancy Pelosi) 周四 (6 日) 表示,將不再尋求 2026 年國會連任,結束長達近 40 年的國會生涯。現年 85 歲的裴洛西為史上首位女性眾議院議長,以強大立法動員能力與鮮明執政風格聞名,是美國政壇近代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 美股雷達

    美國地方選舉結果周二 (4 日) 揭曉,民主黨在維吉尼亞州、新澤西州、紐約市長選舉及加州選區重劃中取得突破性勝利,共和黨遭遇全面潰敗。這場被視為 2026 期中選舉前哨戰的較量,不僅改寫了地方政治版圖,更令川普面臨執政以來最嚴峻的政治危機。在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候選人阿比蓋爾 · 斯潘伯格以 15 個百分點優勢當選該州首位女性州長;紐澤西州同樣由民主黨人米基 · 謝裡爾以 13 個百分點差距勝出,成為該州首位女州長。






  • 美國政府關門已成為政治常態,由國會兩黨長期在預算協商上的對立引發。最新的政府停擺始於 10 月 1 日,國會未能在財政年度開端前通過臨時支出法案,使聯邦資金中斷。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兩任期間的第三度停擺,也是近七年來首次。截至周三 (5 日) 已持續 36 天,正式寫下美國史上最長政府關門紀錄。






  • 2025-11-05
  • 國際政經

    紐約市新當選市長曼達尼(Zohran Mamdani)上任便毫不掩飾地點名美國總統川普,宣告他將在市長任內與川普展開對決。根據《路透》報導,曼達尼在當選後的支持者演說中表示:「川普,我知道你正在看,我只想對你說四個字:調大音量!」在週二舉行的選舉中,民主黨席捲三場關鍵選舉,這是川普九個月前重返權力舞台以來的首次重大選舉,不但為陷入低迷的民主黨注入新一代領導人與動力,也為明年的國會選舉鋪路。






  • 美股雷達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周二 (4 日) 進入第 35 天,追平史上最長紀錄。逾 4,000 萬依賴糧食券的美國人面臨斷炊危機,機場因航管人員短缺陷入混亂。為低收入美國人提供食品援助的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資金於 11 月 1 日中斷,這是該計畫 60 多年歷史上的頭一遭。






  • 2025-11-04
  • 國際政經

    在多年激烈的中美對抗後,美國社會的風向正在悄然轉變。根據美國獨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最新報告,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態度出現明顯「逆轉」:更多人開始支持合作而非對抗,對「中國威脅論」的警惕也逐漸降溫。






  • 美股雷達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持續 34 天,已創下美國歷史上第二長的政府停擺紀錄,高盛集團 (Goldman Sachs) 押注,由於要求兩黨打破僵局的壓力愈來愈大,押注政府將在 11 月中旬重啟。由於美國國會兩黨未能就支出法案達成共識,大多數聯邦機構從 10 月 1 日起因資金斷炊而停擺至今。






  • 2025-11-03
  • 國際政經

    美國政府停擺已進入第 33 天,逼近第六周,兩黨之間的僵局導致這次停擺恐將成為史上最長的一次。上次的停擺紀錄發生在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 月,當時是川普總統要求國會提供美墨邊境築牆資金所致,持續了 35 天。隨著停擺進入新月份,數百萬美國人可能失去糧食援助福利,健保補貼也即將到期,然而兩黨之間結束僵局的實質談判卻寥寥無幾。






  •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 33 天,距離史上最長紀錄(2018-2019 年的 35 天)僅一步之遙,國會政治僵局持續,同時一場嚴重的民生危機正因食品援助資金中斷而迅速發酵。自 10 月 1 日以來,美國政府因撥款法案談判破裂而陷入停擺。目前的僵局核心在於民主黨在預算談判中的強硬立場,而最初川普政府及其共和黨盟友顯然誤判了民主黨的決心,預計停擺不會超過 10 天。






  • 2025-11-02
  • 國際政經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週六(1 日)在美國兩個州的競選集會上,力挺民主黨州長候選人,並呼籲選民在下週的選舉中拒絕川普政府的「無法無天與魯莽行徑」。根據《路透》報導,歐巴馬在支持維吉尼亞州州長候選人 Abigail Spanberger 及紐澤西州候選人 Mikie Sherrill 的集會上,對川普政府提出嚴厲批評。






  • 2025-10-27
  • 國際政經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贏得選舉近一年後,正利用其「至上地位」,在國內展開一場「復仇之旅」,同時在國際上鋪設新的世界秩序。報導形容,川普的第二任期讓其反對者四分五裂,昔日盟友紛紛歸隊,支持者則如痴如醉。《金融時報》指出,與第一任期相比,川普此次壓倒了國會,內閣成員爭相頌揚,最高法院也幾乎不再構成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