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
美股雷達
美國政府關門、官方經濟數據缺席之際,聯準會 (Fed) 利率前景備受矚目。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爾斯比 (Austan Goolsbee) 表示,從該行最新的統計資料來看,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穩定,整體經濟依然相當穩健成長。Goolsbee 周四 (2 日) 接受 Fox News 訪問時說:「我認為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穩定,我也認為,整體經濟依然相當穩健成長。
美股雷達
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爾斯比 (Austan Goolsbee) 表示,川普政府最新宣布一波關稅,可能導致他的區域再度延後投資決策,以觀察關稅發展。針對政府關門可能導致經濟數據暫停發布,古爾斯比說,這將讓聯準會 (Fed) 不得不尋找替代數據來源,作為 10 月決策會議的參考。
美股雷達
美國 8 月職缺數變動有限,勞動市場持續降溫,失業人口已經超過職缺數,顯示新冠疫情後首度出現勞動需求不足。雖然企業對人力需求仍存在,但招聘與辭職人數同步下滑,反映勞工信心減弱,就業市場逐步失去動能,這將影響聯準會 (Fed) 後續政策判斷。招聘疲軟 失業人口反超職缺根據美國勞工部 (DOL) 周二 (30 日) 公布的職位空缺與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8 月全美職缺小幅增加 1.9 萬個,至 722.7 萬個,高於市場預期的 718.5 萬個。
黃金
黃金周五 (26 日) 上漲,白銀、白金、鈀金也全面收高,美國最新通膨數據與市場預期相符,強化了聯準會 (Fed) 接下來到今年年底前繼續降息的可能性。黃金現貨價上漲 0.8%,報每盎司 3778.62 美元。金價周二盤中曾觸及 3790.82 美元的歷史紀錄。
國際政經
傑富瑞 (Jefferies) 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勞動市場顯示出越來越深的裂痕,周五 (5 日) 的就業數據預示著更廣泛的疲軟即將到來。該報告提出三大警訊:永久性失業人數上升、退出勞動市場的年輕人數量激增以及居高不下的就業不足率。綜合來看,這些趨勢表明,美國聯準會 (Fed) 恐得考慮更激進的降息措施,類似於去年 50 個基點的「大幅降息」。
科技
綜合外媒周四 (4 日) 報導,紐約聯邦準備銀行 (NY Fed) 最新研究指出,過去一年企業採用人工智慧 (AI) 的比例明顯上升,但至今對就業市場的衝擊仍然有限,裁員案例相當少見,更多是帶來員工再訓練。這份報告顯示,AI 的普及雖然加快,卻尚未造成大規模失業,未來影響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國際政經
聯準會近期已將勞動市場做為核心關注點,其脆弱性及對經濟的潛在風險,也因而愈發凸顯。儘管失業率維持低點且雇主不熱衷於裁員,但同時,企業也缺乏招聘新員工的意願。聯準會主席鮑爾將當前市場描述為「詭異」,指出勞動力供應縮減抵銷了需求減少,使得失業率相對較低。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五 (22 日) 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可能需要降息以支撐勞動力市場,交易員押注 9 月降息的機率衝上 85%,美股也報以漲聲,但美國總統川普卻再度抨擊鮑爾慢半拍。 鮑爾周五表示,目前的貨幣政策可能正在抑制經濟活動,這番話似乎為川普總統第二任期內的首次降息打開大門。
美股雷達
美股周五 (22 日) 大漲並創新高,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暗示,勞動力市場可能已經減弱到需要以 9 月降息的形式提供支撐。鮑爾的話激勵投資人重返股市,但分析師警告,這可能只是一場夏末狂歡派對,進入 9 月和 10 月之後,美股依然面臨各種風險。
台股新聞
主計總處今 (22) 日公布 7 月我國失業率為 3.40%,月增 0.04 個百分點,年減 0.05 個百分點,創近 9 個月新高,反應畢業求職潮,但仍是 25 年來同期新低,主計總處認為,目前國內勞動市場整體仍屬穩定,尚未看到美國祭出對等關稅對就業面的衝擊。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Fed)周三(20 日)公布 7 月 29-30 日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儘管經濟成長在上半年放緩,但委員會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 4.25% 至 4.5% 區間不變。值得注意的是,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和華勒(Christopher Waller)投票反對這項決議,主張應降息一碼,這是 30 多年來首次有多位理事同時反對利率決議。
科技
當每一個電腦科學專業的學生都夢想著用程式碼改變世界時,他們未曾料到,世界先被 AI 改變了,還順便帶走了他們進入職場的第一個機會。如,GPA 近滿分的應屆畢業生 Kenneth Kang,就在投出超過 2500 份履歷後,僅獲得 10 次面試機會,他的遭遇並非個案,而是全球嚴峻就業形勢下的一個縮影。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一 (11 日) 報導,摩根大通 (JPM-US) 經濟學家 Murat Tasci 警告,AI 將取代大量白領知識工作者,可能出現經濟復甦但就業機會沒有相應增加、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現象。Tasci 認為,AI 將取代大批白領知識工作者——也就是從事「非例行性認知職業」的辦公室工作者。
根據《商業內幕》周一(4 日)報導,前 Google X 商務長 (CBO)Mo Gawdat 警告,AI 將在未來十年取代大多數知識工作者,包括軟體工程師、CEO 甚至播客主持人。他預測 2027 年將出現「短期黑暗時代」,但也認為 AI 最終可能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大力推動全球關稅新秩序,宣稱將振興美國製造業、保護本土勞工,實現其「美國優先」經濟願景。然而,《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最新釋出的美國經濟與就業數據卻與川普的承諾背道而馳,反映出經濟成長陷入停滯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嚴峻挑戰。根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7 月新增就業人數僅為 7.3 萬人,遠低於預期。
美股雷達
全球頂尖晶片製造商輝達 (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近日接受 CNN 節目專訪時表示,雖然人工智慧 (AI) 將大幅提升職場生產力,但若產業缺乏創新,仍可能導致失業。在被問及 Anthropic 執行長 Dario Amodei 先前指出 AI 將對就業市場造成嚴重衝擊一事時,黃仁勳表示,「如果這個世界已經想不出新點子,那麼生產力的提升就會轉化為失業。
科技
美國企業執行長不再迴避人工智慧是否會奪走工作這個問題,現在,他們開始預測 AI 可能奪走多少人的飯碗。福特汽車(Ford Motor)執行長吉姆 ‧ 法利(Jim Farley)上週在一場採訪中直言,「人工智慧將取代美國一半的白領工作者。AI 將讓大量白領被拋在後頭。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四 (3 日) 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經濟學教授、經濟學家 David Autor 警告,AI 重塑勞動市場的真正威脅不是失業,而是技能價值崩潰。他預測可能出現電影「瘋狂麥斯」情境,即人人都有工作但薪水微薄,為剩餘資源競爭。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三 (3 日) 報導,美國經濟正面臨多重不利因素,四大警訊包括就業市場走弱、消費支出萎縮等,都顯示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經濟放緩。美國自 2020 年疫情引發的短暫衰退後,至今尚未出現正式的經濟衰退。負責認定經濟衰退的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強調,衰退是指「經濟活動出現重大且廣泛的下滑,並持續數月以上」。
科技
為因應生成式人工智慧(AI)對全球勞動市場可能帶來的劇烈衝擊,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於週五(28 日)正式啟動「經濟未來計畫」(Economic Futures Program),旨在支持針對 AI 導致的失業、就業轉型與經濟影響的實證研究,並推動具體政策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