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O
台股新聞
保瑞 (6472-TW) 今 (13) 日公告最新財報,今年前三季營收 141.54 億元,稅後純益 26.5 億元,年減超過 2 成,每股純益 21.34 元。另外,保瑞也宣布於每股價格 450 至 900 元執行庫藏股,預計買回 200 張。
台股新聞
保瑞 (6472-TW) 今 (10) 日公告 10 月營收 17.21 億元,年月雙衰退,保瑞今天早盤以 625 元開高後,翻黑走低,最低跌至 600 元,跌逾 300 元。不過保瑞指出,旗下馬里蘭州針劑廠預計在第四季持續扮演領頭羊角色,可望擴充 CDMO 業務。
台股新聞
保瑞 (6472-TW) 近日宣布,位於美國馬里蘭州的針劑製造廠,完成 Groninger FlexPro 50 隔離式注射瓶與預充填注射器產線的建置,並開始接單量產,激勵保瑞今 (4) 日走揚,漲逾半根停板。 保瑞近日股價持續修正,不過早盤以 620 元開高走高,盤中最高漲至 651 元,漲逾半根停板,截至 10 點 10 分,股價暫報 636 元,漲幅超過 3%,站回 5 日線及月線,成交量超過 1000 張。
台股新聞
保瑞 (6472-TW) 今 (27) 日宣布,位於美國馬里蘭州的針劑製造廠,已完成 Groninger FlexPro 50 隔離式注射瓶與預充填注射器 (Vial & Pre-filled Syringe Isolator Line) 生產線的建置並正式啟用,且投入商業量產。
台股新聞
泰福 - KY(6541-TW) 隨著生物相似藥 TX-01 在美國上市銷售,加上 CDMO 營收持續貢獻,第三季營收首度突破 1 億元關卡,達 1.25 億元,年增 10 倍,營運進入加速成長期,激勵泰福今 (14) 日價量齊揚,漲逾半根停板。
台股新聞
泰福 (6541-TW) 今 (8) 日公告 9 月營收 8486 萬元,年月雙成長,第三季營收首度突破 1 億元,達 1.25 億元,年增 10 倍。泰福指出,受惠旗下生物相似藥 TX-01 在美國上市銷售,加上 CDMO 營收持續成長,帶動第三季營收表現。
台股新聞
樂迦再生 (6891-TW) 竹北新廠將於 2026 年完工,今 (30) 日宣布與澳洲 Cambium 簽署合作備忘錄 (MOU),Cambium 將在樂迦完成美國 FDA 查廠與 GMP 認證後,委託樂迦進行旗下在台灣、美國、澳洲等三地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乾眼症新藥 Elate Ocular 相關的 CDMO 業務。
台股新聞
泰福 - KY(6541-TW) 今 (25) 日宣布,旗下生物相似藥 NYPOZI 已透過美國市場銷售夥伴 Cipla,正式在美國市場上市銷售。泰福指出,NYPOZI 在美上市銷售,代表公司首項商業化量產項目正式啟動,將進一步升級 CDMO 業務。
台股新聞
保瑞 (6472-TW) 今 (10) 日公告 8 月營收 13.72 億元,年月雙衰退,主要受到調整出貨以及訂單遞延影響營收表現。不過保瑞強調,旗下 CDMO 業務今年前 8 月營收年增近 6 成,加上新客戶需求升溫,仍樂觀看待今年展望。 保瑞 8 月營收 13.72 億元,月減 23.68%,年減 26.63%;累計今年前 8 月營收 131.76 億元,年增 14.82%。
台股新聞
保瑞 (6472-TW) 今 (8) 日公告最新財報,累計上半年營收達 93.47 億元,年增近 3 成,稅後純益 20.16 億元,年增逾 1 成,每股純益 19.5 元,賺進近 2 個股本。保瑞董事長盛保熙指出,今年以來 CDMO 業務已新增 8 家客戶,新增在手訂單達 1.38 億美元創高,重啟高速成長動能。
台股新聞
國光生技 (4142-TW) 今 (8) 日召開法說會,指出在 CDMO 業務帶動下,自有產品進一步拓展至南半球市場,加上腸病毒 71 型即將進入東協市場,可望帶動 2026 年營收雙位數成長,目標 2026 年由虧轉盈,且至 2028 年都將高度成長。
台股新聞
在關稅政策未明、AI 高估值風險釋放下,台股今日盤中重挫逾 300 點,看似突如其來的劇烈震盪,其實早有預警,台股創高後進入預期修正區間,國安基金仍穩守,籌碼並未鬆動,此次回檔反成為中小型股與輝達台積供應鏈「輝積股」的布局轉機。〈關稅未定釋放市場壓力,利空出盡或帶來轉機〉台股今日盤中重挫逾 300 點,本次回檔的主因,來自市場對美國擬對台灣半導體課徵關稅的預期反應,傳出稅率可能高達 22%,導致權值股如台積電 (2330-TW)、聯發科 (2454-TW)、鴻海 (2317-TW) 同步回落,成為壓抑指數的主因,但智霖老師在週六直播中已提醒,政策尚未落地,市場先行反應,過去我們多次提到,股市最擔憂的是不確定性,一旦政策落地,即便條件並不理想,市場反而可能視為利空出盡的契機,若最終關稅落在 15~20%,反而有助釋放情緒壓力,並帶動短線反彈動能。
台股新聞
全球關稅政策漸趨明朗,台股在利多催化下雖創下波段新高,卻也因關稅政策尚未拍板,導致市場追價力道不足、盤勢震盪加劇,面對成交量縮、資金輪動加快的市場環境,投資人該如何調整策略?是守,是攻,還是布局即將啟動的「補漲主流」?〈關稅仍待明朗,量縮震盪為主旋律〉美歐近日正式達成 15% 對等關稅協議,在關稅協議利多激勵下美股續創新高,帶動台股順勢走強,開盤一度大漲逾 200 點,不過由於台灣自身的關稅政策仍未揭示,市場投資人追價意願保守、漲勢無法延續,成交量 3128 億元,呈現高檔震盪、量縮盤堅格局,整體資金仍偏向觀望。
台股新聞
泰福 - KY(6541-TW) 今年首度以 Bora Biologics 品牌參與亞洲生技大會,董事長盛保熙今 (25) 日指出,啟動旗下聖地牙哥廠擴產計劃,預計將擴充 2000 升產能,預計 2026 年第一季啟用。 執行長 Steve Lam 指出,旗下聖地牙哥廠 2000 升的產能擴建計劃正在進行中,預計將在 2026 年第一季啟用,規劃在既有的 4 個 1000 升產能上,再擴增 2 個 2000 升產能,待產能擴建完成後,可滿足業界約 40% 的商業量產需求。
台股新聞
台股持續呈現量縮震盪格局,短線追價意願疲弱,顯示市場進入觀望期,在此環境中,操作關鍵轉向「估值與產業趨勢」雙軌並重,尋找基本面穩健、評價合理的族群,將是提高勝率的核心策略。〈量能未見放大,短線動能明顯轉弱〉台股開高震盪走低,終場小跌 9 點,表面上變動幅度不大,但成交量再度量縮低於月均量,顯示買盤觀望、追價意願偏弱,指數雖守穩高檔,但盤面結構已有明顯轉變,近期 AI 概念股陸續出現破線或整理走勢,這類過去支撐指數的族群,如今人氣退潮,成為壓抑市場動能的主因,在這樣的環境下,市場操作難度明顯提高,過度進出不僅難以取得超額報酬,反而更易陷入高檔震盪的套牢風險。
台股新聞
台股在國際股市續強的正面氛圍中開高震盪,量價背離現象再度浮現,但日 K 線收十字線暗示轉折訊號,盤面個股結構已出現明顯矛盾,部分族群估值偏高、資金輪動快速,投資人該積極卡位還是謹慎觀望?〈技術面轉折訊號浮現,指數穩中藏隱憂〉台股今日開高震盪收紅,終場收在 23373 點,成交量 3407 億元,看似行情穩定,實則潛藏轉折跡象,日 K 棒收十字線、伴隨明顯的量價背離,進一步強化轉折氛圍,讓市場陷入兩難,是要力拚創高?還是該順勢退場、保住獲利?這種衝關卻縮量的格局,從技術面看是一種警訊,連續兩日反彈後,市場追價力道未見放大,大盤在高檔位置,需特別留意後續如果缺乏買盤支撐,容易形成技術轉折壓力。
台股
「2025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於 7 月 23 日至 27 日舉行,今年大會主題為「Next Wave of Biotech Opportunities 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主題聚焦 CDMO、醫藥醫材、細胞治療三大議題。
台股新聞
保瑞 (6472-TW) 今 (23) 日指出,愛荷華州州長 Kim Reynolds 訪問保瑞位於明尼蘇達州的 Maple Grove 製造基地與美國藥品銷售子公司 USL,共同討論製藥供應鏈回美、強化中西部供應鏈整合,攜手擴大委託開發製造 (CDMO) 業務。
台股新聞
當前台股雖出現反彈,但盤面資金明顯轉向,顯示修正尚未結束,高估值的 AI 與電子股持續面臨調節壓力,盤面資金明顯轉向防禦型族群,重電、生技等個股獲得青睞,短線應留意風格切換,策略上應「調節高估值、布局低基期」,選股比追指數更關鍵。〈高估值電子股持續承壓,資金加速汰弱換強〉台北股市今天強彈,收復昨日黑 K 棒,順利站回 23000 整數關卡,成交量 3522 億元略高於月均量,整體氣氛看似樂觀,但若深入觀察盤面結構,不難發現資金實際上已呈現轉向而非齊漲的態勢,昨天智霖老師在直播中就已提醒,只要量未急縮,就不會出現系統性大修正,但行情重點不在指數,而在資金的流動方向,昨天大盤重挫後,市場出現明顯恐慌,單日融資大減 60 億元,內資中實戶也逢高調節電子持股比重,今天的強彈主要是由權值股與部分低基期族群所帶動,高估值 AI 科技類股則持續修正。
台股新聞
台股出現攻擊量反轉向下,成交量放大卻未能支撐漲勢,顯示補漲行情已進入估值修正階段,電子族群失守均線、投機氣氛轉濃,資金開始尋找防禦型避風港,補漲走完、資金撤出,該怎麼操作?本篇帶你看懂結構、掌握節奏。〈攻擊量向下修正,市場進入防禦期〉台北股市今天出現明顯回檔,指數開高走低,終場跌破 23000 點,跌幅達 1.51%,成交量雖然放大到攻擊量 4353 億元,但方向卻是向下修正,這代表市場資金雖然活躍,卻是用在調節與獲利了結,這也驗證了智霖老師在週六直播與 LINE 上提前示警的,補漲結束後就會進入估值修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