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
歐亞股
根據《華爾街日報》週六(4 日)報導,人工智慧公司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Altman)近期展開一場橫跨東亞與中東的全球募資與合作行動,尋求資金與製造夥伴,以滿足公司對運算能力日益增長的需求。據悉,自 9 月下旬以來,奧特曼已在台灣、南韓及日本展開一系列會談,與台積電 (2330-TW) 、鴻海 (2317-TW) 、三星及 SK 海力士等主要供應商討論,爭取優先生產及供應 AI 晶片。
台灣房市
根據統計,2025 年第一季全台平均房貸期數達 319 期,較前一季增加 2 期,等於平均貸款又多了兩個月,房貸期數再刷新紀錄,2023 同期全台平均房貸期數還在 300 期以下,最新統計六都平均房貸期數都超過 26 年,顯示 30 年房貸已逐漸取代 20 年房貸,成為市場第一主流。
專家觀點
你知道嗎?原本熱絡的美國市場優勢正在逐漸消散,投資人開始「移情別戀」。2025 年上半年,台幣與韓元同步升值,讓更多人意識到匯率避險已成為資產配置的必要條件。這種變化,甚至驅動大型養老基金與主權基金減碼美元部位,轉向新興市場與替代資產。不僅讓投資人意識到匯率避險的重要性,更引發養老基金與主權基金減碼美元資產的行動。
科技
人工智慧 (AI) 熱潮推動 OpenAI 提出龐大的「星際之門」(Stargate)基礎建設計畫,目標在未來十年投入數千億美元打造資料中心與運算能力。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近日宣布,與輝達 (NVDA-US)、軟銀、甲骨文(ORCL-US) 等合作的規模已遠超初版構想。
A股港股
香港金融市場周二 (23 日) 顯著波動,港元匯率以 20 多年來罕見的速度走強,同時銀行同業拆息 (HIBOR) 全面抽升,其中與房屋貸款利率密切相關的 1 個月拆息更連續 4 日上漲,創下 4 個月新高。市場分析指出,此番異動主要受惠於強勁的股票資金流入,尤其是大陸投資者的積極佈局,然而當日香港股市走勢偏弱,引發市場對後續行情的廣泛討論。
台股盤勢
隨著 AI 需求不斷墊高,台股今 (23) 日跳空開高,尾盤台積電更直接攻上 1340 元,續創新天價,上漲 45 點作收,獨家貢獻大盤指數 368 點;盤中指數最高達 26307 點,終場仍大漲 366.77 點,收在 26247.37 點,改寫收盤紀錄,成交量也明顯放大至 5290 億元。
美股雷達
日本軟銀集團近日宣布將裁減全球願景基金團隊約 20% 的員工,涉及人數可能達 60 人,以將資源集中轉向創始人孫正義在美國的大規模人工智慧(AI)投資。然而,專家指出,孫正義的 AI 投資仍面臨巨大挑戰。事實上,軟銀裁員的決策令人矛盾:截至今年 6 月底的第一財季,集團淨利潤約 29 億美元,連續第二季實現盈利,其中願景基金貢獻最大,價值增長達 48 億美元。
美股雷達
在全球金融市場中,一股強大的「流動性敘事」正成為主導一切的力量,其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傳統的經濟基本面。高盛首席宏觀研究員 Paolo Schiavone 指出,當前市場的核心判斷是「流動性勝過基本面」。在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大量閒置資金準備在市場回檔時逢低買入,這種預期心理正不斷延長當前的經濟週期,並為風險資產注入了強勁的上漲動力。
國際政經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週五(5 日)裁定,不阻止下級法院判決,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無權單方面削減數十億美元的對外援助資金,並要求政府必須迅速動用這些資金,用於國會授權的項目。根據《路透》報導,上訴法院裁決發布於下級法院作出判決僅數天之後。下級法院曾裁定,政府應在國會授權於九月到期前,將約 110 億美元的外援資金投入相關項目。
美股雷達
《路透》引述《The Information》週五(5 日)報導指出,人工智慧(AI)公司 OpenAI 大幅上調預計資金消耗量,至 2029 年將達 1,150 億美元,比公司先前預估高出約 800 億美元,以支撐其熱門聊天機器人 ChatGPT 背後的 AI 運算需求。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致信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宣布將動用「口袋撤銷權」(pocket rescission)。此權力允許總統在財政年度結束前,向國會提交請求,阻止已獲批准的撥款啟用。川普此舉等於繞過國會,挑戰了三權分立的基本原則,如果被常態化,美國總統可能變相掌握財政大權,削弱國會角色。
中國股市正經歷一波強勁的牛市,本月成交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凸顯了市場的熱烈氛圍,正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根據《彭博》彙編數據,本月截至目前,中國股市的日均成交量已達 2.2 兆元人民幣,超越了政府刺激方案後去年 10 月創下的 2 兆人民幣的前高點。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哥倫比亞特區 (DC) 巡迴上訴法院周三 (13 日) 以 2 比 1 裁定,川普政府可繼續凍結國會本財年批准的數十億美元對外援助資金,推翻先前地方法院的禁令。這場翻盤不僅替川普削減外援政策亮起綠燈,也讓他推動弱化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甚至併入國務院的計畫再下一城。
七月份,全球除美國以外的股票型基金,迎來超過四年半以來最大資金流入,顯示投資人因擔憂美國經濟前景、股市估值偏高以及美元走弱,將資金轉向海外市場。根據《路透》報導,倫敦證券交易所理柏基金數據顯示,七月份全球非美股股票型基金共吸引資金流入 136 億美元,創 2021 年 12 月以來的新高。
全球美國以外股權基金,在 7 月份迎來逾 4 年半以來最大的資金流入。投資人正因對美國經濟的擔憂、股市估值過高以及美元走弱等因素,將資金從美國市場轉移。此類基金早於今年初便見資金流入,主因是當時美國總統川普的經濟政策已影響美國市場的吸引力。7 月份的顯著增長,則暗示著持續性的多元化轉向,特別是流向受益於更寬鬆貨幣條件和改善增長前景的歐洲及新興市場。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隨著美國財政部加快發行國庫券以補充現金庫存,市場對資金市場流動性收緊的疑慮升溫。自國會上月解除債務上限以來,財政部已發行約 3,280 億美元短天期政府債券,等於把這筆錢從整個金融市場抽走,增加市場對突發事件的脆弱性。根據聯準會最新數據,目前銀行準備金仍維持在約 3.33 兆美元的充裕水準。
美股雷達
儘管美股在 8 月份持續走高,但市場內部關鍵支撐力量恐已顯著減弱。Citadel Securities 知名策略師 Scott Rubner 本周發出嚴峻警告,支撐美股近期漲勢的兩大支柱——散戶投資者的持續買入與系統性基金的龐大購買力——正瀕臨轉折點,這可能導致市場在 9 月份「極易受到下行衝擊」。
國際政經
隨著聯合國最大的贊助國美國撤回了對聯合國的支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正在削減超過 7 億美元的支出,並制定改革聯合國的計畫。根據《彭博》報導,古特雷斯的計畫要求削減 20% 的支出和就業崗位,並裁撤約 3,000 個工作崗位,將使聯合國目前 37 億美元的預算降至 2018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歐亞股
印度主要股指 SENSEX 指數周二 (15 日) 小幅反彈 0.4%,終止近日跌勢,而受惠於印度央行 (RBI) 持續降息刺激以及股市需求的強勁增長,今年以來印度股市 IPO 活動異常活躍,融資金額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水準。根據 Dealogic 近日公佈的數據,今年迄今,印度 IPO 融資總額已達 6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54 億美元顯著成長。
據《彭博》報導,川普政府誓言擴大對大學校園的調查範圍,從常春藤盟校延伸至其他高校,包括加州大學系統等多所大學。司法部反猶主義特別小組負責人 Leo Terrell 表示,加州大學應該對面臨「大規模訴訟」有所預期,並補充說,美國東岸、西岸與中西部的多所大學也可能成為法律行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