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基金
隨著 7 月初關稅 90 天寬限期即將到來,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似乎停滯了下來,加上美債被降評、Fed 6 月可能不降息等消息,都令投資人觀望,因此美股反彈漲多後陷入僵局,台股開始呈現箱型整理格局。目前經濟基本面處在重要的分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軟性數據(如企業預期與消費者信心等調查指標)明顯轉弱,另一方面硬性數據(如就業成長與消費支出)卻依然穩健。
台股新聞
據《路透》報導,台積電 (2330-TW)(TSM-US) 宣布在德國慕尼黑設立歐洲晶片設計中心,預計 2025 年第三季啟用。據報導,台積電歐洲總裁 Paul de Bot 在公司 2025 年技術研討會上表示,公司計畫在德國慕尼黑設立一個晶片設計中心,並將於 2025 年第三季啟用。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 (TSLA-US) 2025 年 4 月在歐洲市場銷量大跌 49%,不僅落後整體電動車成長趨勢,更被中國比亞迪 (002594-CN) 超車。馬斯克政治爭議及產品老化問題,引發投資人與消費者雙重疑慮。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 最新數據顯示,儘管歐洲 4 月電動車整體銷量年增 34.1%,但同月特斯拉在歐洲僅售出 7,261 輛電動車,較去年同期暴跌 49%。
基金
市場持續響應中美互降關稅後的利好消息,加上本周 Computex 展會開幕以及 520 行情,投資氣氛偏向樂觀。外資近期持續回補台股,近四周累積買超逾新台幣 2400 億元,推動大盤量能回溫,有利短線多頭格局。然而,投資者仍需注意半導體晶片關稅細節公布的風險,以及此波反彈幅度已逾兩成,隨著指數接近台股年線,獲利調整賣壓預期將加大,區間震盪行情機率高。
歐亞股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23 日) 宣布,擬自 6 月 1 日起對歐盟商品課徵 50% 關稅,引爆歐洲高檔精品股重挫。市場憂心高度仰賴美國消費者的精品產業恐遭受重大衝擊。精品股應聲重跌 主要品牌跌幅達 3% 以上川普當天透過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宣布,建議對歐盟商品全面加徵 50% 關稅。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升高貿易衝突火力,威脅對歐盟商品加徵 50% 關稅,並警告蘋果若不將 iPhone 生產線遷回美國,將面臨至少 25% 進口稅。此舉震撼全球市場,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23 日) 早盤大幅下挫,道瓊指數一度跌逾 400 點,科技股與歐股同步走弱,資金湧入公債與黃金等避險資產,美元也走軟,反映市場對新一輪關稅戰的高度警覺。
基金
美國 4 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 17.7 萬人,高於長期安全值 10 萬,勞動參與率維持在疫情前的區間,顯示勞動市場健康。台灣與美國於 5 月初完成首次「實質性」關稅談判,美中關稅戰降溫,台股已回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前的位階。弱勢美元與川普即將推出的減稅措施對美國企業獲利有正面助益,但川普的貿易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對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構成壓力。
港股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4 月在歐洲市場電動車銷售量首度超越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SLA-US),創下歷史里程碑,顯示歐洲市場格局出現顯著變化。根據市調機構 Jato Dynamics 最新數據,比亞迪 4 月在歐洲共登記 7,231 輛純電動車 (BEV),年增高達 169%,首次躍升進入歐洲電動車銷售前十大品牌,並擊敗特斯拉排名其前一位。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05/21)野村腳勤觀點:經濟數據「軟弱硬強」給支撐市場有一種說法,川普暫緩關稅 90 天是因為美國經濟已經衰退,他不得不為之,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太過偏頗,因為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是軟數據(調查與預期)轉弱,但硬數據(實際經濟活動)仍維持強勢,證據就是 5 月密大通膨預期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但 4 月非農就業人數 17 萬人、家庭消費支出維持動能,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穩定。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巨頭 KKR & Co. 警告,政府公債不再能如過往般在市場波動時提供保護作用,迫使全球投資人重新思考資產配置策略,尋求更有效的避險與多元化手段。KKR 全球宏觀與資產配置主管 Henry McVey 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受到美國財政赤字擴張與通膨持續黏著的影響,債券與股票之間的傳統負相關關係已出現明顯破裂。
國際政經
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IF) 宣布將不再投資瑞士金融市場,原因是對瑞士 2023 年瑞信 (Credit Suisse) 危機處理方式感到不滿。據《彭博》報導,PIF 負責人魯馬揚 (Yasir al-Rumayyan) 上周六 (17 日) 在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 (FII Institute) 舉辦的一場對談中表示:「我們將不再投資瑞士的金融市場。
基金
美國通膨低於預期,但關稅效果待觀察美國 4 月 CPI 數據連續第三個月低於市場預期,物價下滑主因來自非必需消費需求放緩;耐久財部分,反映進口商品在部分品項的供應鏈壓力,數據發佈後美債殖利率下滑、美股上揚,美元走貶。通膨雖低於預期,但經濟學者認為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可能從 5 月開始逐步顯現,通膨壓力是否真正受控,仍需觀察接下來的數據表現,市場對降息預期緩和,目前預期可能於 9 月開始降息,全年降息兩碼。
基金
台股強彈由電子領軍,五二○總統就職演出即將到來,軍工、能源、電機及航運等政策概念股表現佳,加上 Computex 展即將於 5/20 開展,AI 供應鏈亦有表現機會,台股收復季線大關,市場信心回升,資金積極進場布局,多頭格局續航力道可望持續。
國際政經
德國總理默茨 (Friedrich Merz)14 日 在聯邦議會承諾,德國將致力於建設 「歐洲最強大的常規軍隊」,以應對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對美國軍事保護的不確定性。他指出,加強聯邦國防軍是德國的首要任務,並強調這是作為歐洲最大國家的責任,同時也是其他國家對德國的期待。
基金
美國聯準會於 5 月 FOMC 會議中,連續第三次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但也坦言未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升高,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明確表示,當前並無意進行預防性降息,主因是通膨率仍高於 2% 的政策目標,這也反映出聯準會持續採取「停看聽」策略,傾向在前景更明朗之前維持現行政策基調。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5/14)野村腳勤觀點:美中關稅戰還有一波三折?5/12 美中雙方同意將 4/2 以來所有報復性關稅取消,雙方僅保留 10% 基本關稅,以及美國額外課徵 20% 的芬太尼關稅。
台股新聞
泓德能源 (6873-TW) 全力衝刺海外市場,除了已布局的澳洲、日本與菲律賓,總經理周仕昌預計,今年底前將再插旗歐洲市場,尤其瞄準歐洲電力較成熟與自由化較高的市場,如德國、義大利,看好明年海外營收佔比將從今年的個位數百分比提升到 30%。周仕昌說,澳洲今年取得開工許可的容量有 261MW,其中,最大宗的 Solar River 為 256MW,其設備採購金額約 58 億元,最快將自今年底開始陸續貢獻營收,是整體海外市場成長的最大動能。
台股新聞
LED 廠湯石照明 (4972-TW) 今 (8) 日召開法說會,湯石照明表示,第一季稅後虧損 1.9 億元,每股虧損 0.33 元,主因受到兩岸內銷市場表現不佳,尤其中國房地產衰退嚴重影響照明業務,導致整體營運承壓,但湯石照明發展歐洲市場,目前已有兩位數成長。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在貿易與關稅政策上的反覆與強硬作風,正成為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這一情勢籠罩著本週於加州比佛利山莊舉行的「2025 年米爾肯研究所全球會議」(Milken Institute Global Conference),也迫使眾多資產管理者重新思考其資本配置策略,尋求非美國市場的穩定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二(6 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經雙方商定,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中方期待隨著中歐全面恢復立法機構交往,雙方的交流和理解能夠更加深入。據《央視》報導,林劍說,過去幾年中歐立法機構交往,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出現了一些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