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基金
在全球經濟政策受到人為高度干預、股債市場經歷顯著修正後,投資人正面臨全新投資週期的起點。施羅德台美雙利多重資產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擬定經理人葉獻文指出,當前市場雖仍籠罩不確定性,但正是中長期投資人重新佈局的關鍵時機。
歐洲伊比利半島在當地 4 月 28 日中午時間,突然爆發大規模停電事件,包含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與法國部分地區陷入黑暗。地鐵癱瘓、機場停擺、醫院緊急切換備用電力,關鍵通訊系統也一度全面中斷。雖然目前電力已恢復供應,但這一場近年來歐洲最嚴重的大規模停電,傳遞了一個強烈訊息,即「能源安全不僅息息相關,亦常遭低估。
金融時報 (FT) 報導,歐盟貿易委員 Maros Sefcovic 表示,歐美關稅談判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歐盟打算向美國提議以 500 億歐元 (564.6 億美元) 採購美國貨品的方式,解決歐美貿易關係的「問題」,但前提是美國放棄繼續 10% 的基準關稅。
國際政經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在美國軍事援助減少之際,歐洲正尋求增強烏克蘭的自我防衛能力,旨在將其轉變為一個「鋼鐵豪豬」——即一個武裝程度極高、不易受攻擊的國家。支持者認為,全副武裝是烏克蘭持久安全的最佳途徑,無論是否停火。此為歐盟委員會由愛沙尼亞前總理、現任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 · 卡拉斯主導的兩部分新戰略核心。
美股雷達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永續發展基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拋售潮,就連向來力挺 ESG 基金的歐洲投資人也有所動搖。根據晨星最新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投資者對 ESG 可持續基金的淨流出額高達 86 億美元,遠超歷史上任何時期的記錄。
歐亞股
西班牙六天前才慶祝平日時段首次實現「100% 再生能源供電」,卻在當地時間週一 (28 日) 中午 12 點 35 分,發生全國性大規模停電,葡萄牙及部分法國、安道爾地區亦受到波及,成為近年來歐洲最嚴重停電事故。停電發生時,馬德里正舉行的 Mutua Madrid Open 網球賽場內一片黑暗,球迷在無燈光的走道中摸黑行走。
台股新聞
全台最大密封元件廠茂順 (9942-TW) 在 2024 年歐洲市場恢復成長,3 月營收改寫 14 個月來新高,茂順的 2025 年營收法人估將較去年營收 39.23 億元成長在 5-10%。股價今 (25) 日最高上漲 3 元報 116 元,回補清明節的跳空缺口,並登上季線。
港股
小米集團 (01810-HK) 正在加速推進歐洲市場佈局。多家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小米汽車已在德國慕尼黑設立專注於高性能汽車研發的歐洲中心,初期團隊規模約 50 人,由前 BMW 底盤技術主管 Rudolf Dittrich 領銜,成員涵蓋從 F1 車隊轉型的空氣動力學專家 Ricard Aiguabella Macau 到資深汽車工程師等多元背景人才。
鉅亨新視界
川普抨擊聯準會主席鮑爾 (Powell),企圖干預貨幣政策,但近日又再度拋出溫和態度,表達對中國的善意,顯見川普態度反覆無常,加上美國科技財報登場,市場焦點轉向財報,即便 4/23 台股隨之反彈,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選股主軸可將資金轉往較不受關稅影響的利基產業,趁勢逢低分批布局低基期優勢兼具高殖利率的潛力股,AI 長線趨勢不變,內需、高股息短線有機會。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4/23)野村腳勤觀點:關稅懸而不決帶來嚴峻挑戰野村投信台股研究團隊從近期實際走訪企業了解到的現況,許多廠商想要加大東南亞產能以規避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高額關稅,但卻發現不知該選哪一國增產、面臨各國關稅仍有變數的難題,另外也有傳產企業未來一季訂單被取消,因為客戶考量高關稅及需求放緩,不敢大力拉貨。
歐亞股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周三 (23 日) 表示,美國對中國與歐洲加徵高關稅雖然在美國本土可能推升通膨,但對歐元區來說,若歐洲不採取反制措施,這些關稅可能反而具有「通膨降溫」(Disinflationary) 的效果。
港股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1211-HK) 正全面重整其歐洲業務版圖,試圖扭轉在當地市場初期佈局失誤的局勢。路透周三 (23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比亞迪過去在經銷網路布局、當地高層任用與產品策略方面錯判情勢,如今正透過擴大通路、延攬歐洲汽車高管並加重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PHEV) 布局,重新搶攻歐洲這一關鍵出口市場。
國際政經
知名投顧公司 Yardeni Research 最新評論強調,美國川普總統激進的關稅政策擾亂傳統全球秩序,導致所謂的「新世界失序」,引起普遍不安,目前尚不確定其經濟影響,讓全球投資者和貿易夥伴保持高度警覺。該投顧公司創辦人、素有華爾街「大多頭」之稱的 Ed Yardeni 表示:「川普的關稅風暴讓世界陷入緊張,最終可能創造出新的世界秩序,但目前我們面臨的是『新世界失序』,每個人都在忙於適應川普難以預測的政策轉向,其經濟後果尚不確定。
國際政經
彭博周一 (21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預計將於周三 (24 日) 在倫敦與烏克蘭及歐洲盟國舉行會談,商討停火與和平協議的可能方案,顯示川普政府加快推動結束俄烏戰爭的進程。據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 (Marco Rubio)、川普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 與凱洛格(Keith Kellogg),將與來自法國、德國、英國與烏克蘭的外交與國安高層會面。
鉅亨新視界
川普關稅措施髮夾彎不斷,但顯然後續發展仍有較大不確定性,除了持續觀察美國實際關稅實施狀況,以及其他國家相對反應外,野村投信表示,目前台股本益比回落至低檔區,已大致反應關稅戰的利空,未來回彈空間可期,可留意基本面穩健族群。而主動式 ETF 透過基金經理人操盤以更積極的方式追求績效表現,此時碰到台股回檔之際有利低檔布局,加上訴求主動靈活選股、因應市況隨時動態調整,又兼享 ETF 交易便利性與透明投資組合等優勢,可望成為台股投資人當前市況中的投資新選擇。
台股新聞
螺絲廠世豐 (2065-TW) 表示,目前歐洲地區客戶庫存已趨於健康水位以下,首季接單明顯成長,並持續增加下單力道;而世豐雖然未受對等關稅新政雖然未受影響,但公司強盜,密切與美洲地區客戶掌握訂單及出貨排程。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世豐及關聯企業世鎧公司旗下螺絲扣件產品,仍適用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所課徵 25% 關稅;世豐表示,公司長期與國際知名品牌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居家 DIY 應用領域、建築工業領域客戶需求穩定。
歐亞股
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影響,西班牙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超越瑞士銀行(UBS),成為歐洲市值最大的銀行。根據 FactSet 的數據,在 4 月 2 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瑞銀的股價大幅下跌。截至週三收盤,瑞銀的市值為 79.5 瑞士法郎(972.3 億美元),桑坦德銀行的市值為 913 億歐元(1,037.8 億美元)。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4/16)野村腳勤觀點:AI 伺服器或能避免產業關稅對抗中國一直是川普政策的目的之一,無論是 H20 晶片出口中國受到管制,亦或是啟動半導體產業的 232 調查,川普都極力避免中國發展高科技,從這個角度出發,AI 伺服器作為戰略性物資,川普也很清楚它的重要性,從美墨加協定 (USMCA) 豁免伺服器關稅,再到 4/11 發布對等關稅豁免清單也包含伺服器,川普積極地想把 AI 伺服器留在美國,這樣一來美國才能在科技領域保持領先,而無論接下來的半導體關稅稅率是高是低、認定範圍如何,樂觀來看 AI 伺服器應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彈性,最終 USMCA 的綠色通道也可能還是會持續,而台灣多數業者在 2018 美中貿易戰後早已分散佈局,L10 產品線多已遷至美墨設廠,預期受到產業關稅的影響可降至最低。
美股雷達
美國叫車平台 Lyft 周三 (16 日) 宣布,將以約 1.75 億歐元 (約 1.97 億美元) 現金,收購歐洲知名同業 Free Now,正式啟動其首度跨足北美以外市場的全球擴張計畫。這筆交易預計於 2025 年下半年完成。截稿前,Lyft(LYFT-US) 周三盤中股價上漲 1.26%,每股暫報 11.03 美元。
基金
近期全球市場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一連串劇烈震盪。目前事件仍在進行中,M&G 入息基金投資團隊針對近期關注焦點及未來發展發表看法如下:M&G 團隊認為現階段,美國以外股市及多數政府公債的估值高,認為現階段 60/40 投資組合 (債券與股票) 的潛在報酬率具吸引力,即時不久的將來市場出現疲軟,也可趁機利用較低評價累積資產。